想不到,很多人有朝一日,能如此接近巴菲特。 因为股市。 他老人家活了89岁,才见过五次股市大熔断(对上一次是98年全球金融风暴)。 而2020年3月里的10天,我们与他共同见证4次。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被叫得最多的是“股神”。 但总有前赴后继的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神。 好像,他们都没看过一部剧。 或者看过,却总以为只是一部剧。 而它。 就在不远处,带着一种仿佛看穿前生今世的苍凉—— 《大时代》 豆瓣评分最高的港剧,9.3,至今无剧超过。 经典中的经典,巧合中的必然。 哪怕不炒股,非股民,也能被该剧强烈震荡。 丁蟹与股灾,虚实捆绑的背后,实则说出一个无奈的事实—— 有关欲望的智慧,来自于悲剧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幸运的,只在于差别。 01 绝 “呢个系咩时代?大时代!”是这部剧的台词。 当时,也正是TVB的大时代。 阵容顶配。 几乎云集最传奇、最能演的电视港星。 “秋官”郑少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演反派; “靓绝五台山”的蓝洁瑛,出演主演刘青云的继母(现实中她只比刘青云大两岁); “玉女掌门人”周慧敏为数不多主演的电视剧; 日后著名的“师奶杀手”,陶大宇和林保怡,在1992年还不过是配角。 …… 剧力巅峰。 今天我们所说的“名场面”都无法概括下面这场戏的“狂”劲。 第一集就敢拍,就能把你按在电视机前进行心理“揉搓”。 丁蟹(郑少秋 饰)和四个儿子(合称“五蟹”),在1994年“大奇迹日”输掉了股市,身家从50亿暴跌到负债过百亿,跑上香港联合交易所天台,相继跳楼自杀。 刚刚取胜的对手方展博(刘青云 饰),坐在办公室里,喝着香槟,看见丁家五父子相继坠下,心情复杂地数着: “一只,两只,三只,四只,还差一只。” 与之相对应的是,方展博的办公桌上有父亲、继母和三个妹妹的遗像。 他成功了,斟酒,诉说。 还有一场戏。 电视剧里原本有。 丁家四兄弟为了帮父亲丁蟹泄愤,将方展博和他两个妹妹一个个从阳台上扔下去。 方侥幸挂住障碍物没死,姐妹惨死。 与之对应,丁蟹跳楼时也被电线缠住脚,没死成。 恶性循环,冤冤相报。 冰冷锋利。 都拜他所赐。 谁? 韦家辉。 95年之后,韦家辉转战电影,和杜琪峰组成“银河映像”,开始了在黑帮电影的领域开疆拓土,成就了无数经典—— 《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真心英雄》《再见阿郎》…… △ 《暗花》剧照,《大时代》是刘青云出演的最后一部电视剧,2000年的《世纪之战》实为续篇 可以说都从《大时代》里或多或少裁剪投影。 正邪交媾、暴力横行、爱情幻灭、情义撕裂…… 年轻人火气大。 韦家辉在电视台戏剧组的外号是“韦小宝”,原因就在于不按牌理出牌。 事后回忆: 《大时代》虽然能出街,甚至变成经典,但当时绝对可能拍到一半,TVB内部审阅时叫停。如果有导演或演员投诉太残暴,亦有可能拍不下去。 艺高人胆大。 韦家辉在构思这部片的时候,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拍股票行——几个股票经纪,在交易所里高声呐喊着股票价格、买进卖出,能怎么拍得好看? 时代氛围有了,可似乎有些流俗,意料之中的场景。 突然有一天,韦家辉想到一个场景—— 一个在股市中输光钱的老爸,将自己的儿子一个一个扔下去。 他感到兴奋,无比确定这就是第一场戏。 至于,这个老爸为何扔?扔之前发生什么?等等问题,韦家辉当时的想法是。 再慢慢想。 可以说,丁蟹早于《大时代》诞生。 一个穷凶极恶的时代恶人。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是他信奉的至理名言。后来,还被黄秋生用在了《无间道2》。 这个角色在整部作品的作用至关重要,表现在: 当极致概念化的反派人物树立起来之后,就倒逼着编剧必须相匹配地创作更多高概念、个性形象突出的人物群像配合。 一个大魔王身边就有了魑魅魍魉——丁蟹坏事干绝的儿子们,甚至方展博灵魂深处的另一部分自己。 恶到极致,就必然有人间极苦极悲极美的事物产生,形成强烈对比,完成平衡——蓝洁瑛扮演的玲姐。 超越现实逻辑、高度集中的欲望生态,使得作品具备了部分寓言体质。 这就是,为何今天的观众重刷《大时代》,最重要的观感依然是震撼、揪心,而很难去追问,假不假? 当然,演员当时的状态也处在最佳状态,他们都要反套路。 最初,丁蟹的角色属于人高马大的万梓良,怎么会想到楚留香郑少秋。 而方展博之前,刘青云给人的感觉就是呆傻呆傻,怎么能演股坛奇才,复仇的“基督山伯爵”。 还有诸多TVB花瓶,也被发掘出美之外的质感,忧伤、悲苦、坚韧等。 化学效应的产生,都在于韦家辉把“不正常”的选角放在“不正常”的角色里。 再通过一连串、惊涛骇浪式的剧情去刺激观众,从而接受设定。 甚至可以说,《大时代》在拉拢观众共同创作: 要钱还是要命,人人自危。 02 狗 必须重点说说丁蟹了。 方展博固然是偏执狂,痴迷股市,置身边两个红颜知己不顾。 但在Sir看来,完成主角的复仇使命,这个角色还属于“人间产物”。 而丁蟹呢? 能够穿透剧情,在现实生活里影响股市。 那只能说,郑少秋与它互相成就,完成了一个非人间的“超体”。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角色忌讳扁平化,概念化。 简单说,要写人物的复杂性。 好人会有邪念,坏人会有恻隐之心。 但丁蟹就很不一样。 他的偏执写进每一根神经。 没文化,粗鄙暴力蛮横不必说。 嘴上说着“不是念着你是亲戚,我肯定已经还击”。 镜头一转,得罪他的人已经头破血流。 ![]() ![]() 脑子里想的都是“我觉得”,而不会对别人产生共情。 比如,他对爱情的感觉。 老婆不回家,他以为是贪慕虚荣,不肯跟她过苦日子。 ![]() 罗惠玲(蓝洁瑛 饰)明明三番四次说过不喜欢他,要离开他。 他却坚信: 你只不过是在撒娇,要我娶你。 ![]() ![]() 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 这样超纲的人物如果不介绍是郑少秋饰演的丁蟹,你一定会认为:胡编、扯淡,神经病。 但我们却不会骂编剧写得过火。 为什么? 因为他是为另一个更过火的环境所诞生,股市。 在剧中,什么是股市? 一句话概括就是,六亲不认的欲望屠场。 有丁蟹这样的人,有什么好奇怪的。 人本平庸。 膨胀的欲望,却让人恶得超凡脱俗。 丁蟹这样单线条思维的恶人,真的能在股市里大杀四方,一天赚过亿吗? 而韦家辉的老辣正在于此—— 他告诉我们。 正是这样的人,才能在股市大杀四方。 注意看韦家辉借股市大鳄陈万贤对丁蟹的“教路”——
![]() ![]() ![]() ![]() ![]() ![]() ![]() ![]() 这是一个魔幻的市场,越不懂,越能赚。 不懂,所以产生曲解。 而曲解,才是股市的王道——人弃我取,背道而驰,永远不讲逻辑。 丁蟹的“五蟹集团”上市,没业绩没资产,却想趁机在股市中捞一笔钱走人。 丁蟹央求陈万贤再指点他几句。 陈万贤敷衍了他,并且骂了他两段话。 一句是,“咁多人死,唔见你死”(这么多人死,怎么不见你死)。 另一句是,“趁地淋”(趁土壤还软,赶紧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免得丢人)。 ![]() ![]() 两句摆明是侮辱的话,被丁蟹误解成陈万贤教他的“股市圣经”。 他的理解是:在股市疯狂上涨的时候,宁愿低价抛售自己的股票,捞一笔以后,等待股市大跌。 这样的打法,明显是疯子所为——股市连创新高,根本看不到任何下跌迹象。 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盲目相信自己—— 陈万贤第一句话告诉他,哪怕所有人都死了,你也死不了; 第二句话,要挖个坑,不过不是给自己,而是给别人。 结果第一次,遇上了87年全球股灾,股市瞬间从3992点,急泄400点,万众跳楼,唯独“五蟹集团”大赚4亿; 第二次,他将自己公司股票从1.8元大手抛空至收市的1毫,趁低吸纳,结果一日狂赚20亿。 股坛老手陈万贤一听他两次股灾都赚大钱,真是憋出了严重内伤。 ![]() “丁蟹效应”,也从此打出名堂—— 凡有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一出,香港股市必然大跌。 疯狂战胜科学、欲望扼杀道德。 在丁蟹面前,所有关于发财的经验都宣布无解。 因为,韦家辉故事里的股市,其实是人心的折射,是一个扭曲无理的炼狱。 这里,只有轮回。 两次狙击都输给丁蟹的陈滔滔(陈万贤私生子),美国名校毕业,用尽各种数学、统计学手段计算股市。 最后不得不跟自己的小伙伴讲了一个故事——
![]() 寓意很明显—— 狗的“语言天赋”在叫,而不是总结归纳。 你会统计学,你会计算,有个屁用。 你让一条狗来炒股,分分钟炒赢你。 所谓美国名校毕业,炒股还不如一个目不识丁的丁蟹。 丁蟹是为股市而生的。 他完全充分地理解后者的运行规则: 唯利是图、泯灭人性。 唯一的“道理”有且只有一个:存在即合理。 而股市又是时代的缩影。 韦家辉的扣题来了,所谓大时代也是欲望生态推向极致的景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03 赢 如果《大时代》仅仅只在展示魔鬼的行径,如何碾压观众的常识甚至价值观,也只能算是,很狠的爽剧。 它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它直白而赤裸地向你展示,股市如何吞噬人性。 更在于它迂回曲折地给你希望—— 观众看完该剧,是能够感受到地狱的可怖,也能觉察到它的虚妄。 最终是走一趟黑暗,重回人间的感觉。 魔鬼因地狱而生,而地狱则因人心而生。 股市也有双面性,是把杀人刀,但同时,也是活人剑。 就像楼市,虽然疯狂,但房屋买卖的原意,只不过是希望居者有其屋。 股市诞生的初衷本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钱的好公司,能够筹到更多钱。 韦家辉没有忘掉这个起点。 ![]() ![]() ![]() ![]() ![]() 方进新(方展博父亲)和陈万贤原本是合作伙伴,但两人性格完全不同——陈万贤将股市推向炒卖边缘,不断批准垃圾股票上市,眼看股市泡沫越闹越大。 再趁机抛售,让大量散户破产。 方进新怎么破? 他设法找了当时的三大巨头——韦嘉城,贺新和郭英中(谐音李嘉诚,何鸿燊和霍英东),接住陈万贤抛售的所有股票。 稳住股市,令陈万贤损手烂脚,被迫辞去交易所主席之职。 ![]() ![]() 这段情节,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其实,它间接表达了韦家辉对疯狂股民的“劝谕”—— 股市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股市泡沫无论吹得有多大,最终都是要靠实体经济来支撑。 如果妄想一招发财,那你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赢家到底是谁。 这一层用意,韦家辉反复阐释。 这一招,方展博也用了。 大结局的最后一战。 92年波斯湾战争,丁蟹打算重施故技,大举抛售股票,做空股市。 股市无情,从来没有人有运气一直赢。 做跌能给丁蟹带来财富,也能将他推向深渊。 方展博的做法,同父亲一毛一样—— 看在方进新的面子上,韦嘉城、贺新和郭英中三巨头大举买入股票,再加上波斯湾战争只打了几个小时,香港股市逆势反弹,创造了新高。 ![]() 这才有了开头第一集,丁蟹因此输掉50亿身家,反倒欠债过百亿,被迫带着儿子跳楼。 这一次,不再是“咁多人死,唔见你死”。 而是真的“趁地淋,崛好坟”。 股市有双面性,地狱里本藏着希望。 那人呢? 股市大鳄与救市才俊真的是完全清晰的两级对立吗? 没死成的丁蟹最终入狱,跟方展博讲了一个自己的梦——
![]() 乍一看,似乎觉得丁蟹是死不悔改。 细细琢磨,不禁要为韦家辉拍案叫绝。 丁蟹和方展博实际上构成镜像关系。 第一次,方展博被扔下楼,没死,妹妹们惨死。 这一次轮到丁蟹死绝儿子,自己苟活。 富豪与奴隶的故事,就是丁蟹对方展博的讽刺: 你、我是一类人。 其实这同样是对方展博的讽刺。 方展博的师傅叶天,临终前传授了方展博一套“炒股密码”,翻译过来是这样: “股市原意,乃让集资投资有其地,社会向荣,人皆有赚,惜人性贪婪,耗尽心思,巧取豪夺,乐土成炼狱,血雨腥风,杀戮不息,无数人荡产倾家输性命,胜者则丧良知人格,余于股坛数十载,未尝见一真正赢者。” “未有真正赢者”。 是的,哪怕是方展博。 他最心爱的两个女人,阮梅和龙纪文。 阮梅心脏病发,龙纪文(郭蔼明 饰)因为父亲在股市买错方向亏了数亿,心脏病发而亡,最终和方展博反目。 ![]() ![]() ![]() 一入赌局,人人都不过是丁蟹。 急风巨浪,控制不得。 一个只论输赢的时代,Sir敢说,才让人觉得希望殆尽,难以承受。 现在的股市过山车,让网友开始挖出这段台词—— ![]() 主演还是刘青云。 2011年,《夺命金》。 背景又是大股灾。 24小时内,黑道小混混、劫匪和银行基层职员,围绕一千万的“横财”展开角力。 一千万,能救命,也能杀人。 电影中有关股市、股票有这样的“金句”: 股票是什么?以小博大,杠杆杠杆再杠杆。 谁真的见过股票啊,可人人都想买。 ![]() 不难看出,与看不见的股票而已。 这一千万摸得着、看得见的钞票倒显得温情脉脉——尽管它也烫手,也可能惹出无穷麻烦。 但就因为它实,有价,反而让几路人马在困顿、绝望中昂起头,斗智斗勇,呈现出某种人的生命力, 而“夺命金”实际上指的就是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的股票。 它只有算计、只有陷阱,也只有绝望。 里面有个细节很讽刺。 股灾来临,全民喊惨。 连黑社会的日子都很不好过。退位的大佬以前光景好的时候,寿宴是六十桌加上舞龙舞狮,现在是六桌还有吃斋。 大佬进了警察局,保释金都要靠到处化缘,东拼西凑。 小弟看不下去,辞职不干。 这才引发了要“黑吃黑”的连锁追逐。 戏剧性的黑社会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的职员、家庭主妇还有老人。 股灾的无差别碾压,由此可见一斑。 于人,管理欲望是毕生的修行。 贪恋闪出,地狱天堂就是一线之隔。 ![]() 人性在大时代里上演的,有可能是“眼看他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折子戏。 也有可能只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日常烟火。 叶天在“炒股密码”的最后一句,相信大家还记得: 智者应知此乃一处永无赢家之战场,取胜唯一法…… ‘及早离去’四字而矣! ![]() 离开,不代表失败。 只是为一段疯狂时代,做一个了断。 在那里,上演着现代社会里,最惊心动魄、却不见刀光剑影的杀戮。 钱,要人的命。 但既然是命,谁又真的能抽身离开呢? 这,也是命。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