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例疑似白鲜皮药物致肝损伤病例分析

 爱中医2 2020-03-23

摘要:

1例58岁女性患者因嗓子疼痛服用自述为白鲜皮磨制的粉末,一天服用5-15g左右,于2016年1月1日持续服用至1月5日,并于1月10日出现乏力、纳差,伴有手麻等不适,随后出现皮肤黏膜重度黄染,大便变白,遂就诊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化验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686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5762U/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D/TBIL)112/150.9umol/L,碱性磷酸酶(ALP) 140U/L,给予保肝、退黄对症治疗,胆红素继续上升;2016年2月份就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HBsAg、HBeAg、HBeAb、HBcAb、HBsAb均为阴性、丙肝、巨细胞病毒抗体、EB病毒抗体、自身免疫抗体均为阴性,考虑药物性肝损伤,给予保肝、退黄等对症治疗,乏力、纳差症状好转,胆红素、转氨酶仍波动性上升,为进一步诊治,于2016年3月8日就诊于我院,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 3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187U/L、碱性磷酸酶(ALP) 110U/L,总胆红素(TBIL) 532.5 umol/L,给以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治疗,4月9日查肝功能示ALT 4 U/L、AST 43U/L、ALP 152U/L、TBIL 124.8U/L,肝功好转,可见治疗有效,继续当前治疗。

白鲜皮内酯成分对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

白鲜皮是临床治疗急慢性肝脏疾病的常用中药,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分离出大量具有潜在活性的成分,主要是内酯类和生物碱类,但迄今为止尚少见关于这些化合物应用于临床肝损伤治疗的报道。

白鲜皮总内酯提取物明显改善了肝纤维化。另外,它对脾脏、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这一点上优于秋水仙碱。

作者:秦宇

导师:徐强

学位信息:南京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