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在家还能做个吃货,线上资源一帖打尽

 sdulovebook 2020-03-23

抗疫宅在家的日子如何确保生活保障?

美国的疫情已经到了模型中的快速爬坡期,今天的单日新确诊数量已经将近7,000例,总确诊数量达到了33,000多例,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跃居第三(仅次于中国和意大利)

所以根据联邦、州政府和WHO的指导,宅在家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门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抗疫手段。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在家抗疫才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足不出户提升生活品质?

在这个一日三餐成了我们最大的烦恼的特殊时期,直击灵魂的三连问恐怕会让家里的主厨崩溃。

灵魂三连击

  • 刚吃完早饭,熊孩子就问:妈妈/爸爸,午饭吃什么?

  • 刚吃完午饭,熊孩子又问:妈妈/爸爸,晚饭吃什么?

  • 刚吃完晚饭,猪队友又来凑热闹:老婆/公,明天早上吃什么?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越是这个时候越发现家里的物资消耗得越快,以前一个星期买一次牛奶水果,现在还没到周三冰箱就全线告急,更不用提瓜子、冰淇淋这种完全不可控的零食消耗了,感觉家里就跟养了无数只耗子似的。确实一家人好几口,每天宅在家,除了吃,还能用什么来释放压力呢?

那我么就来看看,究竟线上有哪些资源可以帮到我们,从而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并尽量降低风险。

超市/生鲜


1

Instacart

Instacart是目前全美提供生鲜和生活用品送货上门服务最大的两个公司之一,另外一家是Shipt,覆盖商家范围广,中小城镇都有。Instacart和Shipt优势在于,雇佣真人Shopper去制定店里按照你的购物清单来买,然后再在同一天送到你的家里。过程中如果店里没有了你要的货,这些shopper也会和你沟通。Instacart的App会显示整个购买的过程,例如那些商品没货了需要被替换,那些是完全没货买不到等等,这些Shopper背后的模式其实和Uber一样,最大化的优化额外的生产力。

目前在波士顿地区,Instacart支持以下商家,其中有我们华人常去的Costco, Hmart, BJs, Market Baseket, CVS, 另外还有一些local的grocery store比如Wegmans, Stop&Shop, Star Market,在我们这还有一些大型商超比如Target。当然还有一些store只支持去店里pick up,这里就不详述了,有需要的可以下载App能具体看到。另外,需要加入会员才可以有条件免运费,当然还有Tips也是要给的。

2

Amazon Prime Now / Amazon Fresh

Amazon Prime Now 和Fresh最吸引人的应该就是对于已经是Prime会员免会员费,并且在Prime Now上能直接订购Whole Foods的产品,包括水果、蔬菜、海鲜和肉类。如果订购的是Whole Foods的产品,会有专人去local的Whole Foods实体店购买然后送到家里。满$35免Delivery fee,仍然需要一定的Tips。至于Amazon Fresh和Prime Now里的Amazon产品,都是到指定的Amazon仓库去提货发出,最近一段时间基本上没有能deliver的时间段可选(相信基本爆仓)。

3

FreshGoGo

FreshGoGo应该大家都很熟悉了,作为最全的华人超市和商铺,从生鲜果蔬到新鲜活鱼,从小吃点心到卤菜硬菜一应俱全,基本上这里能满足大部分华人的生活需求。其运营模式也是通过买手去纽约的各大超市和合作餐厅购买,然后运到华人较多的各地,有固定的储存取货点(当天送达后随时可以去取),也有临时取货点(通常货车等待30min)。另外FreshGoGo还支持送货到家配送方式,单笔运费一般是$10。

4

Shipt

跟Instacart类似,也是通过买手去相应的店铺帮你购买,但是在波士顿地区支持的店铺要比Instacart少很多,主要跟我们相关的有CVS, Start Market和Target

5

Mercato

Mercato是一家服务local店铺的购物网站,上面有一些当地中小型店铺产的特色产品,当然比较出名的是Wilson Farm和Russo's,另外有一些肉铺也不错,大家也可以自己挖掘一下。也是需要会员费,当然可以免费try。目前我们这边支持的商铺大概一共有近20家。

6

Russo's

大家很喜欢去的一家意大利超市,实体店在Watertown,现在他们自己也推出了线上预定服务,但是还是得去超市自提(当然免除了进超市选购的过程,并且你在停车场不用下车,有工作人员直接送到你车的后备箱)。现在推出的线上预定服务叫Russo Box,能选择两种不同的Box,'The Basic Box'和'The Big Box',对应的价格分别是$50和$100,Box里是一系列的蔬菜水果鸡蛋牛奶面包,据一部分订购的镇友反应不错,大家也可以试试。直接点击以下链接预定并付款即可

https:///russos-box/russos-boxes

7

99Ranch大华超市

自从大华超市在Quincy开了店以后,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可能,不过路途依然遥远,也不是每周都能抽出那么多时间单独跑一趟。现在大华也推出了线上购物送货服务,但是仅限于非生鲜类产品,如果有零食、调料和杂货需要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满$49免运费,不需要会员。

8

Costco

大名鼎鼎的Costco在华人圈绝对是一致的好评,产品质量和退货政策都是一流,Costco给我们最深的体会就是东西性价比绝对高,无脑往购物车里放就对了。只有错过,没有买错。当然,这家比较奇葩的店以前一直是不屑于什么电子付款、网上购物这种不符合他们价值观的购物方式的,而且人家店里只接受一个组织的付款方式(美国是Visa,加拿大是Mastercard)在当今社会也是一朵奇葩的存在了。所以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相信不会撑到今天。不过现在他们还是慢慢开始接受电子付款(Apple Pay)和电子会员卡了,并且也开通了网上购物渠道。当日送达服务和Instacart合作(前面已经有提到),2日送达服务主要是非生鲜类产品,可以直接在Costco官网预定,满$75免运费。

当然在疫情之下,并不是以上网站的购物渠道就能一帆风顺,随买随有,跟中国前段时间一样,大家也得早起抢菜,比如Prime now和Instacart可能就需要不同时段多刷几次才可能有deliver的时间段可选。FreshGoGo可能也需要提早计划好买什么时候的菜,目前麻州地区是一周三送(周三,周六和周日),平时提前一天即可,特殊时期现在提前一周起。

餐  饮
商家特色
Chowbus华人创立,会员每月9.99无限送餐
Ricepo华人创立,部分商家免运费
Grubhub会员9.99一个月无限送餐,并且有10%的cashback
DoorDash会员9.99一个月无限送餐,和Chase合作
Uber Eats会员9.99一个月无限送餐,疫情期间免运费
Seamless与Grubhub其实是一家
Postmate会员每月9.99无限送餐
Bitesquard主打其他家不覆盖的小城市
BringMeThat小城市亚洲饭店很少
Delivery同时支持送酒和Grocery
Caviar当前促销一个月免运费

如果是需要送一些不在附近的中餐,那么Chowbus和Ricepo无疑是首选,还有各类奶茶和小吃可以选购,另外Chowbus现在还推出了水果杂货的购物,也可以一起选购。

如果需要本地商家的服务,那么Grubhub, DoorDash, Uber Eats是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差异化服务,无非是哪个用得更顺手。当然,DoorDash和Chase合作,Chase自家旗下的个人信用卡,都提供了赠送一到两年免费DoorDash Pass,所以有Chase信用卡的可以利用起来。

另外,当地的很多餐厅也推出了无接触外卖服务,详情可以参考各餐厅官网或相关信息。还有一些微信团购群相信有人也一直在用,总之在当下填饱肚子上选择还是不少的。

防疫物资


这个小编也实在无能为力了,大部分的情况还是多刷刷Amazon, Target, Walmart, Costco, Sam's Club, BJs, CVS, Walgreens, Rite Aid这类主流网站看补货情况了,当然,alibaba, 亚米网之类的中国网站也可以不时查看一下。

总之在美国基本上是不太能买到口罩了,现在大部分货源只能通过中国买完寄过来,这个不少人还是有一些渠道的,但是渠道和货源很杂,包括各种资质和标准,大家一定要多研究,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其他物资如Hand Sanitizer和Disinfectant Wipe也是奇缺,只能希望这些大商家慢慢补货了,不过也可以去local的一些商店看看,有些货现在不少商店都是in store purchase only的,而且也有购买限制。当然,不到万不得已,尽量还是减少出门。

至于所谓的厕纸和厨房纸,这个还是能买到的,只不过暂时相对艰难一些,不少网站还是能刷到,只不过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如果真的没有厕纸的话,已经超越了小编的想象,出生到现在还真没缺过厕纸,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只能用书包里的练习册撕几页下来揉一揉凑合了(此处心疼自己5秒钟)。当然,如果实在买不到的话,还可以线上求助,放心,一定有好心人带上两卷送到你家的,小编也会穿成这样来救你的。

唯美食不可辜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