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楚士祥丁 2020-03-23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很多人提起希特勒,就会想起其“战争狂人”的外号。一些“热血青年”疯狂地崇拜他们的“元首”,甚至比当初的第三帝国青年更加狂热。他们不在意为什么德国要与这么多国家开战,也不在乎为何多少人死于战事。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敢于打”就是英雄。可是,真实历史上,希特勒的战争决定完全是出于本国需求。包括他对犹太人惨无人道的屠杀、剥削,都源自于德国自身的需求。

纳粹上台的宏观背景

众所周知,纳粹党的上台与德国当时的国民经济情况脱不了干系。彼时的科技高速发展,生产能力飞速提高,紧接着就是“产能过剩”。从美国开始,各国经济都进入大萧条。

为了应对本国的萧条,美国开始收回各国的债务,尤其是欧洲的债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在劫难逃,被卷入迅速扩大的经济灾难。衰退像传染病一样越传越广。到1930年,欧洲制造业陷入了衰退。大规模失业也从大西洋彼岸传了过来。到1930年夏初,德国有190万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不堪重负。全国人均收入开始下降,1932年的人均收入仅是1929年的2/3。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从这方面看,美国确实对二战负有责任】

1932年,欧洲的经济跌至谷底,资本主义经济陷入空前的崩溃。所有欧洲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下降了,但幅度各有不同。英国、瑞典和意大利是7%,比利时刚过10%,德国和南斯拉夫则到了17%以上,波兰更是高达25%。原本作为欧洲大陆最大经济体德国1932年的工业产值与1929年相比几乎少了一半。工厂车间纷纷关门,几百万工人失去了工作,造成失业率飙升。到1932年底,英国、瑞典和比利时的工人失业率到了20%以上。德国的劳工几乎1/3没有工作。虽然,官方数字是600万,但若加上非全职工人和隐性失业者,数字就到了800万,也就是说,全国劳动人口有近一半失业或半失业。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大萧条中,倒霉的不只美国人】

在这个大背景下,纳粹粉墨登场,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操作将德国从选举制国家转变为集权国家。作为执政的交换条件,德国人民需要纳粹给出让他们满意的经济数据。纳粹也确实试图往这个方向努力,并力图将建党思想与执政责任结合起来,创建一个属于德意志人的天堂国度。

纳粹的正常经济措施

由于一战败北,德国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限制,不但莱茵成为非军事区,军队编制也只能有10万。因此,初上台的纳粹还不能通过诉诸武力的手段缓解经济危机。因此,这个阶段的纳粹政策,看上去尚算正常。(当然这里的“正常”是以纳粹的标准)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1941年的柏林】

首先,希特勒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6月1日,纳粹党出台“第一莱因哈特纲领”。1933年9月,出台了“第二莱因哈特纲领”,其中把5亿马克津贴用于维修住宅和农业用房,提供3.6亿帝国马克的利息偿付券,同时对私人经济进行资助和减税优惠,增加对铁路邮局的投资,扩大紧急救助工作。截止1934年底,该项目共创造了99万个工作岗位,这还不包含1933年4月房屋维修项目创造的75万个岗位。希特勒政权在最初两年内至少拨出了50亿帝国马克,相当于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用于促进就业的项目。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虽然手段很另类,但纳粹确实解决了失业问题】

然后,希特勒有意识地压制妇女地位,已达到降低失业的效果。现今很多人讽刺单位领导“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掉,问题就不存在了”。殊不知,几十年前的第三帝国早已干上类似的事情。彼时,经过一战的洗礼。各国缺乏男丁,资本家们不得不雇佣大量女工作业。世界各国的女权运动者们将其视为一次伟大的胜利。等到二战前夕,各国已经习惯了让女人也出去工作。女人如果没有工作也会被算进失业人口中。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第三帝国执政者眼里,妇女=生育机器,压根不能算人】

纳粹为了降低失业率便倡导让“妇女重回家庭”,鼓励妇女回家专营家务。希特勒提出,妇女的地位在厨房、教堂和床铺上(即过所谓“三K”生活)。他说:“妇女则应呆在家里,操持家务,其最大的职责就是为帝国生育后代”;“如果说男人的世界是国家和民族—他们的奋斗、他们的理想都将投入到为社会的奉献之中,那么妇女则处于一个相对较小的世界中。对于她们来说,她们的世界就是她们的丈夫、家庭、孩子和家……如果小的世界不稳固,那么大的世界也将无法存在。我们不能认为妇女侵犯男人的世界是正确的。我们认为这两个世界的互补是十分必要的。”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在国会辩论的希特勒】

当然,纳粹也知道女人不可能无条件地生育、持家。为了诱导妇女“重回家庭”,纳粹规定向年轻夫妇提供婚姻贷款,只要女方保证婚后不就业,生满四个孩子后,贷款便无须归还。鼓励妇女去过专门同儿童、厨房、教堂打交道的生活,从而减少了就业压力。据统计,在这些宣传攻势以及实际利益诱惑下,在工厂里的女工从1933年37%下降到1937年的31%。

最后,纳粹大量投资金钱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发泄多余产能。1933年,希特勒抛出了帝国高速公路建设计划(Reichsautobahn),宣布将建设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政府声称这一建设是出于战略用途,尽管军队更倾向使用铁路机动。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中,政府尽量减少使用大型机器,以此来尽可能的吸纳失业人口搬砖。到1938年公路网建设的最高峰,有12万人直接参与了建设工程,同时还有10万人参加普通公路的建设。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基建是纳粹的正常政策之一】

不管压制女权也好,大量投资也罢,纳粹的政绩很漂亮。不到一年,德国失业减少了1/3,失业人口从原本的600万减少到400万人。漂亮的经济数据,让希特勒获得了大部分德国人的拥戴。正是借助强大的民意基础,纳粹稳稳地拿下国会第一大党派的地位,最后借助国会纵火案一举完成集权化。可是,这些由政府出手,强制干预经济的政策不可避免地给国家财政带去巨大的负担。

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真正原因

希特勒利用各种透支未来的手法,成功地降低了德国的失业率。但是,此举也严重增大了德国的开支。若执政者是今天的德国政府,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提高税收或者出售国债,去维持国家财政的运转。可惜,在上世纪30年代,德国人并没有打算做一个高福利高税收国度。纳粹非但不给德国公民加税,还给予许多工薪阶层人士免税。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前去参加基础设施建设的德国工人】

纳粹的个人所得税很高,达到50%(含附加税和),但只对年收入超过2400帝国马克的德国人征收。根据1943年的统计,只有小部分德国人需要交纳高昂的赋税。公务员阶层和国企员工(主要指第三帝国国有的铁路、邮政公司)和年收入2400帝国马克以下的德国雇员,占据人口的70%。一直到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绝大部分德国人都没有缴纳一个芬尼的直接战争税。也难怪德国人如此迷恋第三帝国,对于德国本国的工人阶层而言,第三帝国确实是难得的黄金岁月。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很少有人知道,德国是最晚开始战争总动员的国度】

当然纳粹也不是傻瓜,直接的战争税得以减免,间接税收却一点不少。根据《战时条例》德国人的夜班、加班、周末工作全部免薪,企业则必须将节约的加班费无偿贡献给国家财政。但是,间接税收带给工人阶级的冲击力远远不如直接税收大。因此,一直到50年代,民调显示怀念纳粹的德国人仍然占据多数。

但是,巨大的财政支出必须得到填补,否则纳粹政府一定会破产;战争也必须有宽裕的财政支持,否则德国必然灭亡。纳粹所采取的的政策十分简单,一个字——抢。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犹太人的悲剧始源,就在于其有钱却无保护】

在纳粹执政的初期,德国还没有解除一战的制裁,抢劫对象只能是本国公民。不同于对普通高薪阶层的“高赋税政策”,纳粹针对本国犹太人的掠夺非常残酷。纳粹先是通过了特别法剥夺了犹太人参与各类公职的权利,避免出现体制内出现“犹太人同情者”。之后更是将有犹太血统的德国人也打成“国家公敌”。

早在1937年前,一些敏锐地嗅到风向不对的犹太人,便开始“用脚投票”,试图离开德国。纳粹对他们也没有客气,每个试图离开德国的犹太人,都需要缴纳一笔“移民税”,并且将他们留在德国的不动产无条件地上交国家。次年开始,没来得及跑路的犹太人,在政府要求下申报了自己的财产数额,据信这些犹太人的财产合计高达70多亿马克。如此巨额的财产自然不能一口吞下,纳粹针对这些财产的原主人下了不少功夫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带着徽章才能出门的犹太人】

由于一个法籍犹太人在巴黎对德国驻法大使行刺,纳粹党徒借机发起排犹活动,大肆抢夺犹太人的商店。这起事件,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水晶之夜”。11月12日,作为水晶之夜的延续,戈林向仍在德国国内的犹太人勒索10亿马克“罚款”,作为这次行刺事件的“赎罪金”。

到战争正式爆发,犹太人这种“国家公敌”索性被扔去了集中营。不少犹太人不但没了财产,还丢了性命。很多人看着浓烟滚滚的焚化室,不停地暗示自己“我还健康,还能干活,对他们还有用”才能勉强活下去。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犹太商店的标语,大致意思为“日耳曼人不买犹太货”】

值得一提的是,纳粹为了合法剥夺犹太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炮制了不少谎言。比如将经济危机的责任推给犹太人,声称“犹太人背后捅了德国一刀”等等,至今依旧有不少青年人信以为真。可是,只要查一查当时德国知名富商和政界人士的出身便知,大商人和大资本家以及政府部门都是传统的容克贵族的地盘——他们都是地道的日耳曼人。犹太人之所以成为替罪羊,盖因他们有钱,却又不那么有钱。虽然,犹太人有不少商店和许多银行,但是没有政治势力的庇护,其资本力量本身也没有强大到可以真正动摇德国的经济的程度。这也是欧洲排斥犹太人的根源——没有枪的资本家与绵羊无疑。只不过,纳粹这次干得特别过火。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犹太人战后疯狂地要求“建国”,根源在于只有“国家”,才能“有枪”】

纳粹对占领区的掠夺

随着德国兼并波兰,二战正式爆发,纳粹掠夺的名单除“本国犹太人”外,还增加了“战败国与战败国犹太人”。正如德军某人的知名言论:“你们清楚我们的基本观点,那就是被占领区的军事开支,完全由当地负担”。

在波兰,德国人每年都要收走大量的“防务捐赠”,还美其名曰:“总督辖区为换得军事保护而对帝国防务的捐献”。随着苏德战事的吃紧,波兰需要缴纳的“防务捐赠”也在递增,用于“保护波兰不受俄国人侵犯”。(虽然确实有不少波兰人恨俄国超过德国)1941年,苏德战争刚开始时,波兰人只需交1.5亿兹罗提;1942年,随着莫斯科战役的失利,波兰人需要缴纳13亿兹罗提;1943年,苏德战事彻底转向,德国开始处于不利态势,波兰需要缴纳的兹罗提也达到30亿之多。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唯一值得让波兰人安慰的事情——他们的血汗钱杀死了足够多的俄国人】

这些“防务捐赠”并没有用于波兰驻军。实际上,驻扎在波兰的德军,总人数不过8万,但波兰人给出的金钱足以供养5倍以上的人数。毫无疑问,这些钱不是向西输送给德国本国,就是向东输送给苏德战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人能够那么晚才进行全国动员,因为本国资源必须作为压轴出场。

同样紧挨着第三帝国的丹麦也饱受德国人剥削。1944年上半年,丹麦占领军的军费开支高达8600万帝国马克。与波兰占领区相同,丹麦人也需要供养德国人,以及为苏德战场“勒紧裤带”。除此之外,丹麦还被德国人视为粮仓。仅仅在1942年,丹麦便向占领区总司令部输送“22000头牛,17500头猪,2870吨黄油,接近500吨果酱,800000只鸡蛋,3000吨水果和蔬菜”。

在挪威,德军士兵还廉价大量购买三文鱼,连挪威傀儡政府都无法看下去了。最后,挪威政府与占领军达成协议,规定每名德国士兵只能购买10斤三文鱼。

灾难的起源:纳粹如此疯狂发动战争的理由

【德军士兵在前线很辛苦,但回后方度假时,日子非常滋润】

如此众多的盘剥,也难怪德国战败后,各国公民疯狂地报复留在当地的德国移民,并将与德国士兵谈恋爱的本国女人剃光头发。

结语

纳粹以非常规的手段恢复经济,用他国的痛苦弥补本国的财政,终归会付出代价。最后,这些国家纷纷根据各自的损失,向德国提出巨额的战争赔款。德国总理也不得不亲自给二战遇难的犹太人下跪。又一次应对了那句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