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为“蝉”而写,但古代人的诗大部分都是用来“言志”的,那这首《蝉》是在讲些什么呢?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垂緌”指的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因为蝉的头部有两根伸出的触须,形状很像下垂的冠缨。所以本首诗开头的“垂緌”一语双关。一方面用“垂緌”比作蝉,另一方面借此暗示诗人自己显赫的身份。我们用嘴吃喝,鸟儿以喙捕食,但蝉是不吃东西的,只依靠一种类似于“吸管”的器官喝汁液,这种器官叫作“刺吸式口器”,它们主要的汁液来源就是植物根部或者是树叶。诗人正是用蝉的“垂緌”“ 饮清露”的两种特性,来暗示自己的高尚品性。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传的远,是因为蝉“居高”,而不是因为凭借秋风。此时,诗人的心声已经呼之欲出:我品行高洁,不需要依仗自己的地位和别人的帮助,一样也能声名远扬。品性,是一个人的基础。特别是现在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再也不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好事和坏事都会在网络这个大酵缸里自由发酵、蒸发,水分蒸干之后,剩下的那些东西就决定着一个人的声名之好坏。 这首诗所要传达的寓意,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些“美名远扬”、那些“臭名昭著”,正是品性的产物。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她刚要准备睡觉,手机突然响起来,来电者是一位口罩生产公司的老板,他们公司急需几台口罩检测设备,如果几天之内买不到,公司将面临千万级别的罚款。疫情期间,全国的口罩生产厂家都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全国的口罩检测设备都严重缺货,要在短短几天内配齐他想要的设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这位老板的朋友向他推荐了我的这位闺蜜,说她在行业里的人脉和资源多一些,可以让她帮忙想想办法。所以电话沟通中,这位老板特别焦急,几乎是用“恳求”的语气求我闺蜜帮忙。闺蜜听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首先是安抚了这位老板的情绪,表示:既然您找到了我,我就一定会尽全力帮你。闺蜜很清楚这件事情的难度,但依然愿意去想办法。几乎一整夜的时间,她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联系全国各地的相关检测设备生产厂家,看能不能有希望突破难题;她然后联系了陆、海、空等各个领域的物流体系,以便在物流上尽可能的缩短时间……当凌晨4点,我看到她的房间还亮着灯的时候,我过去问了她一句:“这么难办的事,帮忙联系一下就好了,用不着这么拼吧?”她说:“我已经习惯把客户的事当自己的事了,如果是我的公司面临着几千万的罚款,我还能睡得着吗?” 她说:“也不算完全解决了,只是帮他公司躲过了3000万的罚款。”我瞬间变成她的小迷妹:“哇塞,3000万啊,那他拿什么感谢你啊!”她说:“拿20万,但我只要了5万,5万足够支付我这几天的付出了。”我忍不住了:“什么?你拒绝了!你帮他解决了这么个大难题,而且是他主动给你的,你为什么不要啊!”我是真想不明白,都什么时代了,怎么还有这么清高的人。她说:“他为什么会找我?是因为朋友介绍。如果没有这个朋友介绍,我连帮他解决问题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这5万块钱了。以后他还会将我介绍给更多的人的。”刚毕业那一年,一个人拖着一个行李箱来到这座城市,一无所有。从基层业务员干起,一单一单的跟进、一个公司一个公司的敲门、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跑。或许就是因为那句“客户的事就是我的事”,让她的名片从“销售专员”变成“销售经理”,从“销售经理”变成“营销总监”,可相比较于她的名片,我觉得最珍贵的是印在上边的她的名字,那是她的品牌。 她真清高,大有“垂緌饮清露”的姿态,由她的名字发出的“流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在行业圈内发出声音,为这个声音做背书的正是她的品性。 品性,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处事之本,决定着她能走到怎样的高度。 更多优质好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池中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