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 可卿阿凤和黛玉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因此而亡

 自石湾泿花飞舞 2020-03-23

因为脂砚斋这个多事的人,使得曹雪芹修改了秦可卿之死的情节,改“淫丧”为病故。秦可卿是个很健康的人,其健康之圆润的身体,不但吸引了中年大叔贾珍,还吸引了青涩少年宝玉。这样一个人,让她因什么病而快速逝去才合情合理呢?

在“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作者详细描述了秦可卿的病因。

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作者为何要给秦可卿这样一个病因?深入文本,我们会发现,有着同样心性且病致不愈的人还有王熙凤和林黛玉,此三人的病因相同,最终也都死在这个病症上。

秦可卿、王熙凤和林黛玉都是“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

从改写版来看,秦可卿的病来得突兀,死得也太快,一发病就已经是不治了。这不免让读者猜疑,这么一个在贾母眼里“温柔和平”的人,怎么会“心性高强”?

《红楼梦》| 可卿阿凤和黛玉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因此而亡

其实,从两个侧面可以看出,秦可卿的“温柔和平”只是表象,“心性高强”才是她真实的一面

第一个侧面就是与王熙凤的闺密关系。凭王熙凤的心性,能让她看上并引以为知己的人,必定和她一样不凡。无论是从出身还是从辈分论,王熙凤都没有把秦可卿引为知己的道理,唯一可解释的是:她们有惺惺相惜之感,是这豪宅里有能力而且想要有所成就的人。这份能力超越了男人,不可和男人说,说了也没人能听得懂,因此才让两个人成了交心的知己。

王熙凤的“聪明不过”和能力强是书中明写的,作者通过她与秦可卿的闺密关系,隐写秦可卿有着同样的心性。

《红楼梦》| 可卿阿凤和黛玉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因此而亡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改写部分,作者也希望读者能读出秦可卿的“心性高强聪明不过”。

第二个侧面是秦可卿“魂托王熙凤”,说出了贾府的保全之法。正如脂批所言:“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者”。这番见识,不是一朝一夕能拥有的,可知秦可卿长期处在思虑中,只是一直未显露而已。

同样“聪明不过心性高强的人”还有林黛玉,作者也是明写的:“心较比干多一窍”是“聪明不过”,“孤高自许”是“心性高强”。

《红楼梦》| 可卿阿凤和黛玉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因此而亡

这样的人,自视甚高且不愿意与庸人为伍,因此,秦王互为知己,黛玉则眼里只有一个宝玉。

秦可卿、王熙凤和林黛玉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而“思虑太过”。

从常理上来说,即便是“心性高强聪明太过”,也不至于死。正如张友士论病,“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其结果是导致“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简单来说,就是因忧虑而肝火旺。

宝钗论黛玉的病时,也提到了“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也说黛玉的肝火旺,需要平肝火。

我们平时说一个人发脾气,会说“大动肝火”,意思是肝火旺则脾气大,容易发脾气。王熙凤和林黛玉的易怒是显而易见的,秦可卿却表现得“温柔和平”,可见不怎么发脾气。

这正是秦可卿发病快也死得快的原因:她的脾气都憋着,因为要保持一个“温柔和平”的形象

《黄帝内经》中说:卧则血归于肝。良好的睡眠利于养肝,然而张友士说秦可卿的病“若是夜里睡的着觉,那时又添了二分拿手了”,可见可卿睡眠不好;黛玉的睡眠更成问题,“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王熙凤的睡眠问题书中没有明写,但从理论上来说,思虑多的人必定睡眠不好,无法安睡。

《红楼梦》| 可卿阿凤和黛玉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因此而亡

那么,她们有什么需要思虑到难以成眠的问题呢?通常来说,越是心里有鬼的人,越是睡不好。这就叫“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内心坦荡之人,容易安睡。

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都是心里有鬼的人,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秦可卿的秘密是与公爹贾珍的奸情;王熙凤的秘密是放贷、害命等;林黛玉的秘密是与宝玉的私情。因为时时担忧秘密被发现而忧虑,因此夜不成寐而伤肝,其结果是“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女性的健康信号,通常反应在行经上,尤其是像秦可卿这样“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再强壮的体格,也经不起“常长”。因此,秦可卿迅速衰弱,王熙凤也从健康走到了“血山崩”。

秦可卿的病来得快,是因为焦大的醉骂,捅破了可卿藏在心里的秘密,心理防线彻底垮了。而她死得快,则是因为她已无求生之心,只求速死。

《红楼梦》| 可卿阿凤和黛玉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因此而亡

王熙凤的身体垮掉,虽然与长期劳累有关,但最核心因素还是她在贾琏和贾母心中失去了位置,开始心灰意懒。

林黛玉的身体衰弱则与长期得不到宝玉回应且又被秘密折磨有关。以黛玉所受的教育,她当然知道与宝玉的私情不被世俗所容,是伤风败俗之举,一旦被发现,则声名扫地,成为千夫所指。所以,当紫鹃试玉闹得人仰马翻之时,她庆幸大家“不疑到别事去”,同时也感激薛姨妈用兄妹情解了围。

只要这份私情一天不被公认,黛玉的忧虑就不会停止。因此,即使她换了药方,用上了宝钗建议的平肝的燕窝,依然不能阻止她身体的衰竭。正如张友士的药方再灵,也治不了可卿的心病。

《红楼梦》| 可卿阿凤和黛玉都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并因此而亡

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秦可卿的不如意事是不能和贾珍长相厮守;王熙凤的不如意事是无法长期得到贾母的宠和贾琏的爱;黛玉的不如意事是私情得不到承认。

这三个人,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都因为“聪明太过”而自伤,把自己送上了黄泉路。因此,她们生的是同一种病,都是心病,无药可治。

孟子说:“《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黯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藏拙,不以聪明自居,让心性变得平和,才不至于被聪明所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