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豹王春秋纪事之十四《话说华阴华山》

 zzm1008图书馆 2020-03-23

老豹王春秋纪事之十四《话说华阴华山》

从小生活在老孟塬火车站,虽说一生天南海北'瓟食吃“,但是对华阴华山还是有满满的感情的。一思:为什么华阴的知名度一直在全国不那么响?国人对华阴的一问三不知是为什么?一问华山,国人无人不知?。一句话概括,管理者在宣传上没有抓住要害。怎么解决?很简单。把华阴每块宣传牌上,宣传多样广告的华山前面加上华阴二字。即,华阴华山。即可。二思:守着一座名山,为什么华阴在客流上去了的同时,华阴人还没有那么富裕?宋代时,华阴做为京城长安的东大门户,其繁华程度在名著《水浒传》中可窥一毛见全豹。其实,华阴在历史上是一座名县,多可朝代轮回中知名度都是很高的。那时的人们,没有游山玩水的习性,那时的华阴知名度是一靠地域优势,二道商贾云集形成的。那时的华山在人们眼中是'穷山辟岭',人们在生活压力下那有什么上山意愿?只是到了'华山会'时节,有些香客'上山许愿还愿'而已,热闹也就月余,随之回归寂静。加之,'占山为王'之流盘恒,确切说游客是很少的。如今的华阴缺少'一条龙服务后续基地',游客哄哄来,上完山后又哄哄走掉,留不住下山客人,也就是'三六效应“即少留三天,多留六天。当然,缺了留人的'硬件',你'软件'再强,也是在做'无用功“。这就是华阴人抱一块宝而还富不起来的原因。

比如,对比华阴相邻县城潼关,这个是小县城。其'关'名声也是很高,但仅打'历史牌',除了虚拟外,没有用处。可这个小县城的'人工景观”借助黄河之势发力,就做成功了,一年吸引不少游客,开创了'县域经济'亮点和收入。税收也随之升高。再比如华阴相邻的华卅区(华县),抓住一个古少华山亮点,人工又修了不少景观,拉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提升。其实,这两个县的规模比起有一座名山提振的华阴,只是'小巫见大巫',根本没有可比性。可是,两边的两个邻居县,旅游经济真还是红红火火,见真效见奇功的。

造景观是个大工程。里面水很深。一个要把握个'度',即延续性,长远性,可增长性。因为,华阴比起一些'财大气粗'的地方,如省会西安,在财政上还是不可比的。固然,有上面下拨资金,做好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做'砸“了,那就难说了。所以,慎之又慎,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西安有两个例子可以参考。一,“寒窑遗址'。投入了1.3个亿,最后免费去参观旅游的游客少之又少。这就是仓促上馬景点的教训。还有一例。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造就了西安一个花费3亿多元的'白鹿塬'超级景点。现正在拆除中。由此可见,旅游经济运作,不是谁都能“胜任的“。'钱花在刀刃上“,确实是有讲究,有专业知识'支撑'的非常专业的“门内人运作的'。

五岳之一的华山,以险著称。实属'聚宝盆'级的大自然为华阴人厚德之爱'。做为父母官,就要抓住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即为国家创税,又为华阴人造福。这样,你才能真正做到'做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古训,成为真正带领华阴人致富的'华阴娘家人'。

有疆土九百六十万的堂堂大中华,也是'五岳震神卅'。即然“西岳居华阴',就力争把华阴打造成“国富民小富,靠山做文章'的一个天祈华阴有福地的富裕县级市吧。“为民造福'永远是党的宗旨和终极目标。绿水青山铸幸福,名山有道创幸福。

作者简介

     老豹王,原名刘义东,资深媒体人。雀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军工雀梅科技研发集团董事长。华山文学院院长。



8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