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资金 你看到的北上资金是错误的本周五,3月20日,富时罗素调整a股比例1.5%,从投资者最广的东财“沪深港通资金流向”看,北上资金尾盘抄底,一度大买超80亿,收盘净流入34.02亿。 东财北上资金分时流向 在通达信、同花顺等软件中显示的金额也是34.02亿元: 通达信北上资金分时流向 但很可惜,你看到的这些数据是错误的,一度大买超80亿是错误的,净流入34.02亿也是错误的,真正的流入金额是16.87亿。 从港交所(https://sc./TuniS/www./?sc_lang=zh-cn)的“沪港通及深港通成交金额”中能获取真实的流入资金: 沪港通及深港通成交金额 绿色代表买,红色代表卖 什么原因产生这种误差,导致股民大众们用的是错误数据?这就要说到沪深港通的额度。 沪深港通额度外资通过港股通道与A股市场的交易买卖并非无限制地任意买,而是有限制额度的。2018年5月之前,陆股通(北上资金)与港股通(南下资金)的额度分别为130亿和105亿,比如北上资金买入了130亿之后,就无法继续买入了,为了更好地开放外资互通,以及后续纳入明晟、富时罗素等指数的承接,2018年5月后每日额度进行4倍扩容,扩大到520亿与420亿。 港交所每日交易时段会公开一个数据:每日余额。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产生了:当天一共有520亿的额度,现在余下500亿,请问现在用掉(流入)了多少亿? 加减法很简单:520-500=20,当天流入20亿。 市场主流的北上资金就是这样的算法。 流入资金≠使用的额度但真正的北上资金流入额,并不等于当日使用掉的额度。先看下官方每日额度全额的公式:
关键字在于:微调 微调包括: 看着挺复杂的,简化成一句话就是:每日用掉的额度包括了还没成交的委托单,这个金额是虚的,非真实流入金额。这也是为什么周五尾盘出现所谓的外资大幅流入,这些是委托单,并没有真实成交。 再感觉复杂,看个极端的案例就明白了。
按额度计算的净流入与真实净流入的对比第一个指标是北上资金的真实流入数据,第二个指标是按额度计算的流入数据
本文介绍到这里,如果你对北上资金的算法有看法与疑问,欢迎评论留言。 下周,我会继续北上资金系列:北上资金的数据模型与投资策略,从投资实战角度运用好北上资金,欢迎各位点赞加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