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来看,酒精性肝硬化其病因病机为纵酒日久,气、血、痰日久不化,肝脾不调,长此以往则肾、肝、脾俱损,气、血、水凝聚腹中而成洒臌。中医把酒精性肝病分为4种症型,各型及治疗方法如下: (1)肝胃不和型。 【症状】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恶心、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药方】柴胡疏肝敏加减,药取柴胡,香附、佛手、枳壳、丹参、枳实、姜黄、郁金、法半夏、陈皮、茯苓、厚朴各10g,葛花.枳棋子各20g,泽泻、山楂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 (2)肝胆湿热型 【症状】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口苦口干,或有恶心,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 【治法】清热利湿。 【药方】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药取法半夏、黄芩、大枣、泽泻、草决明、竹茹、枳壳、黄连、茯苓、陈皮、郁金、丹参、姜黄各10g,葛花、枳棂子各20g,生姜3片,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3)脾虚湿盛型。 【症状】肝区不适,乏力,纳少,餐后腹胀,或伴胸闷、恶心,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边有齿印,脉濡细。 【治法】健脾化湿。 【药方】六君子合平胃散加减,药取木香、党参、茯苓,白术、陈皮、苍术、大枣、泽渴、胆南星、山楂,扁豆各10g,葛花、枳棋子各20g,甘草、砂仁各5g,每日1剂,水煎服。 (4)瘀血内停症。 【症状】面色黎黑,肌肤甲错,肝区疼痛,舌质暗,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药方】血府逐瘀汤为主加减,药取生地、桃仁、红花、川芎、积壳、牛膝、柴胡、三棱、文术各10g,葛花、枳棋子各2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 参考文献: 1. 安秀艳,关艳秋. 试谈酒精肝的临床表现及中医治疗的几种方法和体会.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6):201-202. (图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