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拍荷时,拍荷已成为夏日里影友们必不可少的一道作业。即便是被称为拍“标准照”,依然吸引着无数摄影人的目光和镜头。如何拍,还要不要拍?今天策划的“荷”之专题,让我们一起在拍荷、赏荷中,来聊一聊各自的感受与想法! 郭正平 年年拍荷花,技法不出新,难免使人失去新鲜感,缺少创作激情。而如今,大多数相机都设有多重曝光功能,这就为拍摄荷花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技术支持。 虚实结合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荷花周边增加一圈虚化的边沿,从而实现传统国画一样温润柔和的效果。另一种是以虚衬实,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朦胧感。 如果想拍一张带有雨丝的雨中荷花,难度虽然很大,但运用相机的多重曝光功能,即使在艳阳高照的晴天也能轻松实现。夏季公园每天都要用旋转的喷水龙头给花浇水,或者有人造喷泉、瀑布等设施。可以利用这些设施拍摄一张带有雨丝照片。然后移动相机拍摄带有荷花的图片——一定要寻找处于逆光或侧逆光,有较为干净的深色背景的荷花,将其安排在图片的下方,拍下即可。 多重曝光技法可以使荷花与多种素材结合,例如,可以与莲蓬、芦苇、小鱼、白鹅、夜空等结合,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美丽画面。但是多重曝光绝对不是两种或多种事物的简单叠加,需要在拍摄之前规划好画面的整体布局,使荷花和其它素材结合后,色彩和谐、比例适当、虚实有度。荷花和与之结合的素材周围最好是干净且较暗的场景,以免合成后的画面杂乱无章。光线最好一致或相似,也可在阴天散射光下拍摄,避免画面整体看起来不协调。 现在有些相机的多重曝光功能可以实现2-9张图片的叠加。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拍出一幅从大到小,两端实、中间虚、斜向排列的荷花。每拍一张后,要调整焦距,把荷花拉大一点,就可以得到一张别具一格荷花作品了。 陈云海 荷花年年开,花开年年拍,总想拍上一些与众不同的画面。可时常都是“事与愿违”,漂亮的荷花“标准像”居多。回家浏览荷花图片时,感觉有几幅可以再进行后期创作。于是在自己的“图片库”中翻找到前段时间拍摄的圆月、阳光云层等图片素材,从中挑选光照一致、适合后期创作的照片备用。 在PS中打开有阳光云层的图片作为基底,再根据荷花上光线照射的方向,预留好月亮的位置,将图片尺寸裁剪好备用。将满月照片中的月亮“偷梁换柱”,用魔棒工具将月亮圈上,然后再用移动工具移动月亮到图中,替代阳光的部位。最后将荷花图片中也用魔棒工具圈上天空白色部分,点击“选择”——“反选”,然后用移动工具移动荷花,再粘贴到图下方合成,初稿便完成了。最后再进行细致得画面修饰,调整色彩亮度和对比度即可。在制作过程,一定要注意光照角度的一致性,这是特别重要的! 韩加君 不少人问我:就这么大点的荷花园,您天天来拍,能拍到啥呀?面对提问,我认真地回答:我是在用哲学观点捕捉荷花之美,记录荷花之美! 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循着这样的观点来理解和拍摄荷花,就会感觉常拍常新:我们每一天走进的荷花园,实际上都是变化了的荷花园,比如:荷花园池水的增长与减少;荷花的绽放与消损;荷叶的蓬勃与萎靡……具体来说,同样是一朵盛开的荷花,阳光明媚时散发着光泽,而遇到阴天或者雨天,她又会雨滴悠然;还是这朵荷花,过了盛花期,一夜之间,花瓣脱落,只剩下花核,让人感慨于生命易逝。 摄影艺术的魅力就是记录荷花瞬间的变化,只有抓住这些变化,镜头下的荷花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会感染我们的生活。 摄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多学点哲学,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在摄影创作中就会不留痕迹,拍摄出给人思考启迪、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拍摄荷花如此,拍其它题材也是如此。 邱海鹰 自从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迷上了荷花。月夜里的荷被朱先生描写得那么美,那么纯,那么神圣! 月夜中的荷固然漂亮,但阳光下的荷,更是轻盈多姿、妩媚动人。 你瞧,那粉色的花膛,流露出天生的凝聚力,其坚强、执著,是月夜中的荷无法比拟的。 远望荷塘,无数荷叶层层叠叠,疏密有致;耀眼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在荷盘上似珍珠般流淌。 荷塘中央,是一朵朵粉嫩的荷花,在微风吹拂下,有的律动炫舞,有的蹁跹如蝶。 风中渗着的是荷花的香,水中映着的是荷花的美。 在绿茵茵的荷叶映衬下,荷花好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夺你目光,让你痴迷,使你沉醉。 阳光映照下的荷塘,哪怕是一朵花蕾、一片残叶、一只莲蓬、一滴水珠……皆是那么富有诗情,那么充满画意。 映日荷花别样美。面对荷塘星星点点的润红,我只有一个选择——把这美丽的景致定格在镜头中,镌刻在心头上。 闫焕宝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拍摄的素材创作数码影像水墨画,这也是画艺摄影的一种形式。摄影和绘画虽是不同的艺术门类,但艺术都有其相通之处。绘画强调“意在笔先”,数码影像创作也是如此。 所谓朦胧,就是主题以外的元素要尽量去掉摄影的味道。至于采用什么手段并不重要,特别是新版的PS增加了“模糊画廊”工具,实现朦胧和模糊更为方便。将画面素材模糊、朦胧有利于凸显主题,因为朦胧本身就是一种美。 艺术本身离不开夸张,我在创作这幅《连年有余》的作品时就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段。连年的“连”是“莲”的谐音,画面中的鸟儿是鹬类中常见的一种,“余”是“鹬”的谐音。荷叶是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PS中的减淡工具夸张地加粗加大荷叶的脉络,使荷叶处于似与不似之间,但观者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荷叶,但又别于拍摄的真实荷叶,这就是夸张的目的。 利用朦胧与夸张的艺术手法,我尝试性地创作出了这幅意境悠然,充满和谐氛围的影像水墨画。 数码影像水墨画就是要借鉴绘画的理念,画幅长宽比例、提款盖章、加边框等都是为了营造绘画的氛围。影像水墨画之所以备受爱好者的青睐,主要是因为使不会绘画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做出形式独特、别具一格“水墨画”,这不仅对摄影爱好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爱好者有了更高的追求。 荷花,已被诗人吟诵了数千年,被画家描摹到如今,又被摄影人拍了一遍又一遍,拍了一年又一年,以至于有人惊呼,千万不要再拍荷了! 但为什么还有如此众多的人在荷塘边摆开了阵势?数不清的摄影利器,亮不尽的十八般武艺! 是为了以荷言志? 还是为了捕捉荷的美? 是为了研习摄影技艺? 还是为了以花喻人与荷媲美? 荷花,还要不要拍? 您有什么想法? 不妨一起来留言讨论↙↙↙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八水中芙蓉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