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就诊情况 患者基本情况: 女,82岁,既往无病毒性肝炎。 CT显示: 肝脏右后上段动脉期增强后显示直径10厘米肿块,无肝内转移或血管侵犯,但有多个肺结节。 血液检查: 甲胎蛋白(AFP) :220 ng/mL 去γ-羧基凝血酶原(DCP):44550mAU/mL。 诊断: 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 仑伐替尼降期治疗,患者病情完全好转 初始仑伐替尼使用1周因副作用停药: 确诊后患者接受仑伐替尼(12mg/天)治疗。1周后,因持续低烧和食欲减退的不良反应,停用仑伐替尼。 峰回路转,仑伐替尼疗效初显: 首次治疗后3个月,CT仕,肝脏肿瘤内血管减少。因此,继续服用仑伐替尼,剂量减小为4mg/天。 使用仑伐替尼1年,肿瘤持续减小,AFP降至1.9ng/mL 首次给药后5个月,肝脏肿瘤内的血管消失,肿瘤动脉期的平均CT值降低了初始CT值的49%(从75.4降至37.3 HU,最大CT值从288下降到70 HU),此外肿瘤大小下降13%,显示部分反应PR。 之后仑伐替尼剂量增加到6毫克/天。 首次给药后12个月,肿瘤缩小了24%,平均CT值降至33.4 HU。她的血清甲胎蛋白和二氯苯酚水平分别降1.9ng/mL和26mAU/mL,均在正常范围内,大多数双侧肺结节消失。副作用是双足水肿。 术后行仑伐替尼辅助治疗,双足水肿改善,病情完全好转 服用仑伐替尼13个月后,患者肝功能为Child-Pugh A (5分),ICG-R15值为11.8%,表明肝脏损伤最小。 之后行肝脏右后节切除和右肝静脉切除术,切除肿瘤直径为8.5厘米,病理诊断为HCC完全坏死。 患者在术后第14天出院,双足水肿情况逐渐改善。肝切除术后5个月,胸部CT检查无肺转移,之后停用仑伐替尼。 总 结 参考文献: Ryota Matsuki, Kirio Kawai, Yutaka Suzuki, Masaharu Kogure, Tetsuya Nakazato, Daisuke Naruge, Naohiro Okano, Satowa Seki, Yoshihiko Ohmori, Naohiro Kawamura, Hiroshi Kamma, Tadakazu Hisamatsu, Junji Shibahara, Toshiyuki Mori, Junji Furuse, Yoshihiro Sakamoto Published: 5 March 2020 by S. Karger AG in Liver Cancer Liver Cancer pp 1-3; doi:10.1159/000506202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国际肝胆资讯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国际肝胆资讯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文章转载、媒体合作请联系小编:ye_jing87 找药宝典已开通肿瘤医生老师交流群、肝癌患者讨论群,扫码添加管理员入群! (PS:管理员繁忙,请备注癌种、通过验证后方可入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