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去芍药汤治疗心悸(冠心病并窦性心动过缓)医案

 流形sbz 2020-03-23

桂枝去芍药汤主治太阳中风误用下法,出现脉促胸满者。临床证见胸满,脉促,恶风寒,发热,汗出或不汗出。方中用桂枝、生姜以宣阳解表,甘草、大枣益气调中,去芍药之酸敛恐碍胸满。刘渡舟教授认为,桂枝去芍药汤是第一张治疗心脏病的药方,它科学的记录了“脉促”

“胸满”的心病主脉、主证,是了不起的贡献。

【案】心悸(冠心病并窦性心动过缓)

患者,冯某,男,35岁。2007年5月7日诊。半个月前因头晕、乏力,劳累后心悸、胸闷到本所就诊,余弟诊为“冠心病并窦缓”。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服药半个月虽有小效但终不能控制,来我处诊治。

刻诊:面色觥白,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劳累后心悸,查:心率52次/分,律齐,舌淡苔薄,脉迟弱。辨证为心肾阳虚、胸阳不振,兼气营不足。治以温经复阳兼益气养营。方用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附细辛汤、生脉饮

桂枝15g,炙甘草12g,生姜15g,大枣10枚,麻黄10g,附子15g,细辛15g,红参15g,麦冬20g,五味子12g,炒补骨脂15g,淫羊藿10g。3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感胸闷、心悸、头晕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全身轻松,查心率64次/分。药已中病,守方再进,5剂。

三诊:全身症状消失,已能干活,查心率72次/分,用上方5剂碾粉蜜丸,每服10g,每日3次以巩固疗效。

按:本例窦缓初用麻附细辛汤加味,治疗半个月而无显效。余诊时见患者胸满气短,头晕乏力,劳累后心悸,脉迟弱,显系心肾阳虚、胸阳不振,气营不足所致。方选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附细辛汤以温经复阳;生脉散益气复脉;补骨脂、淫羊藿温补命门之火以济心火。由于药合病机,故获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