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腾云阁主校对电子版)

 手提书斋 2020-03-23

《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腾云阁主校对电子版)

《汉书》卷五·景帝纪第五  

  孝景皇帝,【一】文帝太子也。母曰窦皇后。后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一】荀悦曰:“讳启之字,曰开。”应劭曰:“礼谥法‘布义行刚,曰景’。”

  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一】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二】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三】孝惠廟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四】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五】减耆欲,不受献,【六】罪人不帑,【七】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朕既不敏,弗能胜识。【八】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九】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十】靡不获福。明象乎日月,而廟乐不称,朕甚惧焉。【十一】其为孝文皇帝廟为《昭德》这舞,【十二】以明休德。【十三】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礼仪奏。”丞相臣嘉等奏曰:【十四】“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孝文皇帝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臣谨议: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廟宜为帝者太祖之廟,孝文皇帝廟宜为帝者太宗之廟。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廟。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廟。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献祖宗之廟。【十五】请宣布天下。”制曰“可”。

【一】应劭曰:“始取天下者为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师古曰:“应说非也。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

【二】张晏曰:“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酎之言纯也。至武帝时,因八月尝酎会诸侯廟中,出金助祭,所谓酎金也。”师古曰:“酎,三重酿,醇酒也,味厚,故以荐宗廟。酎音直救反。”

【三】孟康曰:“《武德》,高祖所作也。《文始》,舜舞也。《五行》,周舞也。《武德》者,其舞人执干戚。《文始舞》执羽籥。《五行舞》冠冕,衣服法五行色。见《礼乐志》。”

【四】张晏曰:“孝文十二年,除关不用传,令远近若一。”

【五】师古曰:“遂,成也,达也。”

【六】师古曰:“耆读曰嗜。”

【七】苏林曰:“刑不及妻子。”师古曰:“帑读与孥同。”

【八】师古曰:“敏,材智速疾也。胜识,尽知之。”

【九】师古曰:“上世,谓古昔之帝王也。”

【十】师古曰:“侔,等也,音牟。”

【十一】师古曰:“称,副也,音尺孕反。”

【十二】师古曰:“昭,明也。”

【十三】师古曰:“休,美也。”

【十四】师古曰:“申屠嘉。”

【十五】张晏曰:“王及列侯岁时遣使诣京师侍祠助祭。”如淳曰:“若光武廟在章陵,南阳太守称使者往祭是也。不使侯王祭者,诸侯不得祖天子。凡临祭宗廟皆为侍祭。”师古曰:“张说是也。既云天子所献祖宗之廟,非谓郡国之廟也。”

春正月,诏曰:“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绝天年,朕甚痛之。郡国或硗陿,无所农桑系畜;【一】或地饶广,荐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徙。【二】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

【一】师古曰:“硗谓硗埆瘠薄也。陿谓褊隘也。毄谓食养之。畜谓牧放也。硗音苦交反。陿音狭。毄古系字。”

【二】如淳曰:“庄周云麋鹿食曰荐。一曰草稠曰荐,深曰莽。”

  夏四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遣御史大夫青翟至代下与匈奴和亲。【一】

【一】文颖曰:“姓严,讳青翟。”臣瓒曰:“此陶青也。庄青翟乃自武帝时人,此纪误。”师古曰:“后人传习不晓,妄增翟字耳,非本作纪之误。”

  五月,令田半租。

  秋七月,诏曰:“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一】廷尉与丞相更议著令。”【二】廷尉信谨与丞相议曰:【三“吏及诸有秩受其官属所监、所治、所行、所将,【四】其与饮食计偿费,勿论。【五】它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没入臧县官。【六】吏迁徙兔罢,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夺爵为士伍,免之。【七】无爵,罚金二斤,令没入所受。有能捕告,畀其所受臧。”【八】

【一】师古曰:“帝以为当时律条吏受所监临赂遗饮食,即坐免官爵,于法太重,而受所监临财物及贱买贵卖者,论决太轻,故令更议改之。”

【二】苏林曰:“著音著帻之著。”师古曰:“苏音非也。著音著作之著,音竹筯反。”

【三】师古曰:“丞相申屠嘉。”

【四】师古曰:“行谓按察也,音下更反。”

【五】师古曰:“计其所费,而偿其直,勿论罪也。”

【六】师古曰:“它物,谓非饮食者。”

【七】李奇曰:“有爵者夺之,使为士伍,有位者免官也。”师古曰:“此说非也。谓夺其爵,令为士伍,又免其官职,即今律所谓除名也。谓之士伍者,言从士卒之伍也。”

【八】师古曰:“畀,与也,以所受之臧与捕告者也。畀音必寐反。”

  二年冬十二月,有星孛于西南。

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一】

【一】师古曰:“旧法二十三,今此二十,更为异制也。傅读曰附。解在《高纪》。”

春三月,立皇子德为河间王,阏为临江王,【一】馀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彭祖为广川王,发为长沙王。

【一】师古曰:“阏音一曷反。”

夏四月壬午,太皇太后崩。【一】

【一】服虔曰:“文帝母薄太后也。”

  六月,丞相嘉薨。

封故相国萧何孙系为列侯。【一】

【一】师古曰:“系音胡计反。”

  秋,与匈奴和亲。

三年冬十二月,诏曰:“襄平侯嘉【一】子恢说不孝,谋反,欲以杀嘉,大逆无道。【二】其赦嘉为襄平侯,及妻子当坐者复故爵。【三】论恢说及妻子如法。”

【一】晋灼曰:“纪通子也。《功臣表》:襄平侯纪通以父功侯,孝景三年,康侯相夫嗣。推其封薨,正与此合,岂更名嘉乎?”

【二】晋灼曰:“恢说言嘉知反情,而实不知也。”师古曰:“此解非也。恢说有私怨于其父,而自谋反,欲令其父坐死也。说读曰悦。”

【三】如淳曰:“律,大逆不道,父母妻子同产皆弃市。今赦其余子不与恢说谋者,复其故爵。”

  春正月,淮阳王宫正殿灾。

  吴王濞、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一】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举兵反。大赦天下。遣太尉亚夫、【二】大将军窦婴将兵击之。斩御史大夫晁错以谢七国。【三】

【一】师古曰:“辟音壁,又音闢,其义两通。”

【二】师古曰:“周亚夫。”

【三】晋灼曰:“错音错置之错。”师古曰:“晁,古朝字。”

  二月壬子晦,日有蚀之。

  诸将破七国,斩首十余万级。追斩吴王濞于丹徒。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自杀。夏六月,诏曰:“乃者吴王濞等为逆,起兵相胁,诖误吏民,吏民不得已。【一】今濞等已灭,吏民当坐濞等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楚元王子等与濞等为逆,【二】朕不忍加法,除其籍,毋令污宗室。”立平陆侯刘礼为楚王,续元王后。【三】立皇子端为胶西王,胜为中山王。赐民爵一级。

【一】师古曰:“已,止也,言不得止而从之,非本心也。”

【二】师古曰:“蓺音藝。”

【三】孟康曰:“礼,元王子也。”

  四年春,复置诸关用传出入。【一】

【一】应劭曰:“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至此复用传。以七国新反,备非常。”

  夏四月己巳,立皇子荣为皇太子,彻为胶东王。

  六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秋七月,临江王阏薨。

  十月戊戌晦,日有蚀之。

  五年春正月,作阳陵邑。【一】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

【一】张晏曰:“景帝作寿陵,起邑。”

  遣公主嫁匈奴单于。

  六年冬十二月,雷,霖雨。

  秋九月,皇后薄氏废。

  七年冬十一月庚寅晦,日有蚀之。

  春正月,废皇太子荣为临江王。

  二月,罢太尉官。

  夏四月乙巳,立皇后王氏。

  丁巳,立胶东王彻为皇太子。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

  中元年夏四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一】

【一】师古曰:“封苛之孙及昌之子也。苛、昌皆尝为御史大夫而从昆弟也,故总言之。”

  二年春二月,令诸侯王薨、列侯初封及之国,大鸿胪奏谥、诔、策。【一】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谥、诔、策。【二】王薨,遣光禄大夫吊襚祠赗,【三】视丧事,因立嗣子。列侯薨,遣大中大夫吊祠,视丧事,因立嗣。其(薨)葬,国得发民挽丧,穿复土,治坟无过三百人毕事。【四】

【一】应劭曰:“皇帝延诸侯王,宾王诸侯,皆属大鸿胪。故其薨,奏其行迹,赐与谥及哀策诔文也。”臣瓒曰:“景帝此年已置大鸿胪,而《百官表》云:武帝太初元年更以大行为大鸿胪,与此错。”师古曰:“诔者,述累德行之文,音力水反。”

【二】如淳曰:“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晋灼曰:“《礼》有大行人、小行人,主谥官,故以此名之。”臣瓒曰:“大行是官名,掌九仪之制以宾诸侯者。”师古曰:“大鸿胪者,本名典客,后改曰大鸿胪。大行令者,本名行人,即典客之属官也,后改曰大行令。故事之尊重者遣大鸿胪,而轻贱者遣大行也。据此纪文,则景帝已改典客为大鸿胪,改行人为大行矣。而《百官公卿表》乃云:景帝中六年更名典客为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行令为大鸿胪,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当是表误。”

【三】应劭曰:“衣服曰襚。祠,饮食也。车马曰賵。”师古曰:“襚,音遂。賵,音芳凤反。”

【四】师古曰:“輓,谓引车也。毕事,毕葬事也。輓,音晚。”

  匈奴入燕。

  改磔曰弃市,【一】勿复磔。

【一】应劭曰:“先此诸死刑皆磔于市,今改曰弃市,自非妖逆不复磔也。”师古曰:“磔谓张其尸也。弃市,杀之于市也。谓之弃市者,取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也。磔音竹客反。”

  三月,临江王荣坐侵太宗廟地,征诣中尉,自杀。

  夏四月,有星孛于西北。

  立皇子越为广川王,寄为胶东王。

  秋七月,更郡守为太守,郡尉为都尉。【一】

【一】师古曰:“更谓改其号。”

  九月,封故楚、赵傅相内史前死事者四人子【一】皆为列侯。

【一】文颖曰:“楚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赵相建德,内史王悍。此四人各谏其王无使反,不听,皆杀之,故封其子。”

  甲戌晦,日有蚀之。

  三年冬十一月,罢诸侯御史大夫官。【一】

【一】师古曰:“所以抑损其权。”

  春正月,皇太后崩。【一】

【一】文颖曰:“景帝母窦太后,以帝崩后六年乃亡。凡立五十一年,武帝建元六年崩。今此言皇太后崩,误耳。”孟康曰:“此太后崩,《史记》无也。”臣瓒曰:“王楙云:景帝薄后以此年死,疑是也。当言废后,而言太后,误也。”师古曰:“孟说是也。废后死不书,又不言崩。瓒解为谬。”

  夏旱,禁酤酒。【一】秋九月,蝗。有星孛于西北。戊戌晦,日有蚀之。

【一】师古曰:“酤谓卖酒也,音工护反。”

  立皇子乘为清河王。

  四年春三月,起德阳宫。【一】

【一】臣瓒曰:“是景帝廟也。帝自作之,讳不言廟,故言宫。《西京故事》云:景帝廟为德阳。”

  御史大夫绾奏禁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一】

【一】服虔曰:“绾,卫绾也。马十岁,齿下平。”

  夏,蝗。

  秋,赦徒作阳陵者死罪;欲腐者,许之。【一】

【一】苏林曰:“宫刑,其创腐臭,故曰腐也。”如淳曰:“腐,宫刑也。丈夫割势,不能复生子,如腐木不生实。”师古曰:“如说是。腐,音辅。”

  十月戊午,日有蚀之。

  五年夏,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六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

  秋八月己酉,未央宫东阙灾。

  更名诸侯丞相为相。【一】

【一】师古曰:“亦所以抑黜之,令异于汉朝。”

  九月,诏曰:“法令度量,所以禁暴止邪也。狱,人之大命,死者不可复生。吏或不奉法令,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一】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令亡罪者失职,朕甚怜之。【二】有罪者不伏罪,奸法为暴,甚亡谓也。诸狱疑,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三】

【一】师古曰:“比音频寐反。”

【二】师古曰:“职,常也。失其常理也。”

【三】师古曰:“厌,服也,音一赡反。讞,平议也,音鱼列反。”

  六年冬十月,行幸雍,郊五畤。

  十二月,改诸官名。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一】

【一】应劭曰:“文帝五年,听民放铸,律尚未除。先时多作伪金,伪金终不可成,而徒损费,转相诳耀,穷则起为盗贼,故定其律也。”孟康曰:“民先时多作伪金,故其语曰‘金可作,世可度’。费损甚多而终不成。民亦稍知其意,犯者希,因此定律也。”师古曰:“应说是。”

  春三月,雨雪。【一】

【一】师古曰:“雨音于具反。”

  夏四月,梁王薨。分梁为五国,立孝王子五人皆为王。

  五月,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一】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二】亡度者或不吏服,出入闾里,与民亡异。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轓;【三】千石至六百石朱左轓。车骑从者不称其官衣服,下吏出入闾巷亡吏体者,二千石上其官属,三辅举不如法令者,【四】皆上丞相御史请之。”先是吏多军功,车服尚轻,故为设禁,又惟酷吏奉宪失中,乃诏有司减笞法,定箠令。语在《刑法志》。【五】

【一】师古曰:“称其官也,称音尺孕反。”

【二】张晏曰:“长,大也。六百石,位大夫。”

【三】应劭曰:“车耳反出,所以为之藩屏,翳尘泥也。二千石双朱,其次乃偏其左。䡊以簟为之,或用革。”如淳曰:“轓音反,小车两屏也。”师古曰:“据许慎、李登说,轓,车之蔽也。《左氏传》云‘以藩载栾盈’,即是有鄣蔽之车也。言车耳反出,非矣。轓音甫元反。䡊音方远反。”

【四】应劭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共治长安城中,是为三辅。”师古曰:“时未有京兆、冯翊、扶风之名。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应说失之。”

【五】师古曰:“箠音止蕊反。”

  六月,匈奴入雁门,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马。【一】吏卒战死者二千人。

【一】如淳曰:“《汉仪注》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师古曰:“武泉,云中之县也。养鸟兽者通名为苑,故谓牧马处为苑。”

  秋七月,辛亥晦,日有蚀之。

  后元年春正月,诏曰:“狱,重事也。人有智愚,官有上下。狱疑者谳有司,有司所不能决,移廷尉。有令谳而后不当,谳者不为失。【一】欲令治狱者务先宽。”三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中二千石诸侯相爵右庶长。【二】夏,大酺五日,民得酤酒。

【一】师古曰:“假令讞讫,其理不当,所讞之人不为罪失。”

【二】如淳曰:“虽有尊官未必有高爵,故数有赐爵。”师古曰:“右庶长,第十一爵也。”

  五月,地震。秋七月乙巳晦,日有蚀之。

  条侯周亚夫下狱死。

  二年冬十月,省彻侯之国。【一】

【一】晋灼曰:“《文纪》遣列侯之国,今省之。”师古曰:“省音所领反。”

  春,匈奴入雁门,太守冯敬与战死。发车骑材官屯。【一】

【一】师古曰:“屯雁门。”

  春,以岁不登,禁内郡食马粟,没入之。【一】

【一】师古曰:“食读曰飤。没入者,没入其马。”

  夏四月,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一】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廟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徭赋,【二】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三】强毋攘弱,众毋暴寡;【四】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五】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六】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七】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八】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九】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一】应劭曰:“纂,今五采属綷是也。组者,今绶纷绦是也。”臣瓒曰:“许慎云‘纂,赤组也’。”师古曰:“瓒说是也。綷,会也。会五彩者,今谓之错彩,非纂也。红读曰功。綷音子内反。绦音它牢反。”

【二】师古曰:“省音所领反。繇读曰傜。”

【三】师古曰:“畜读曰蓄。”

【四】师古曰:“攘,取也,音人羊反。”

【五】师古曰:“遂,成也。”

【六】张晏曰:“以诈伪人为吏也。”臣瓒曰:“律所谓矫枉以为吏者也。”师古曰:“二说并非也。直谓诈自称吏耳。”

【七】李奇曰:“牟,食苗根虫也。侵牟食民,比之蛑贼也。”师古曰:“渔言若渔猎之为也。”

【八】李斐曰:“奸法,因法作奸也。”文颖曰:“与盗,谓盗者当治,而知情反佐与之,是则共盗无异也。”师古曰:“与盗盗者,共盗为盗耳。”

【九】师古曰:“耗,不明也,读与眊同,音莫报反。”

  五月,诏曰:“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其唯廉士,寡欲易足。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官,【一】廉士算不必众。有市籍不得官,无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职,贪夫长利。”【二】

【一】服虔曰:“訾万钱,算百二十七也。”应劭曰:“古者疾吏之贪,衣食足知荣辱,限訾十算乃得为吏。十算,十万也。贾人有财不得为吏,廉士无訾又不得官,故减訾四算得官矣。”师古曰:“訾读与赀同。他皆类此。”

【二】师古曰:“长利,长获其利。”

  秋,大旱。

  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一】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二】吏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臧为盗。【三】二千石听者,与同罪。”

【一】师古曰:“币者,所以通有无,易贵贱也。”

【二】师古曰:“树,殖也。”

【三】韦昭曰:“发民,用其民。取庸,用其资以顾庸。”

  皇太子冠,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

  甲子,帝崩于未央宫。【一】遗诏赐诸侯王列侯马二驷,【二】吏二千石黄金二斤,吏民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终身。【三】二月癸酉,葬阳陵。【四】

【一】臣瓒曰:“帝年三十二即位,即位十六年,寿四十八。”

【二】师古曰:“八匹也。”

【三】师古曰:“复音方目反。”

【四】臣瓒曰:“自崩及葬凡十日。阳陵在长安东北四十五里。”

  赞曰:孔子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一】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三】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一】师古曰:“此《论语》载孔子之辞也。言此今时之人,亦夏、殷、周之所驭,以政化淳壹,故能直道而行。伤今不然。”

【二】师古曰:“不可胜。”

【三】师古曰:“黎,众也。醇,不浇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