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喝酸奶舔盖,吃辣条舔袋”的资深吃货,最近这段不能外出觅食,着实让我郁郁寡欢,我算是参透了《我的快乐》这首歌的真谛,这不就是我的心路历程吗? 咳咳……对不起跑题了,都怪最近闲得慌,我都忘记自己是个科普工作者,不是个美食博主了。 那咱们就顺着吃往下说,在带娃这件事上,吃可不光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添加辅食后,奶喝多少?辅食又吃多少,怎么吃,吃啥?这可就复杂得多了。 为了解决大家的困扰,我把不同阶段奶量和辅食的分配都整理好了。 欢迎大家转发收藏在看一条龙,别客气,这都是你们……啊不是,是我应该做的。 01 6月龄以内对于6月龄以内的宝宝,鼓励大家纯母乳喂养,每天喂养6~8次,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侧大概15分钟左右。 这就是给大家个参考,大家可别当成数学公式非得往孩子身上套,最重要的还是按需喂养。 哎!别急着抢答,按需喂养≠一哭就喂。 先跟我看两个灵魂拷问。 怎么判断宝宝饿了? 早期信号:新生儿饥饿时会出现觅食反射、吸吮动作或双手舞动;婴儿会出现把手放入嘴里吸吮、做鬼脸、烦躁等表现。 最后信号:大声哭闹。 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待得好好的,突然放声大哭,多半不是饿的。 怎么判断宝宝饱了?
02满6月龄啦宝宝满6月龄,也就是宝宝出生后180天就可以添加辅食了,终于能打开“新食界”的大门了。 这可是宝宝饮食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所以我单独强调一下里面的知识点。 首先,大家要先记住下面这四个“1”:
接着,就是辅食添加的原则,我直接给大家做了图,方便保存。 最后,我们说说辅食的性状。 我又给大家做了一张图,从6月龄到2岁,适合不同月龄宝宝的食物性状,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03 7~9月龄
这个阶段,宝宝的辅食可以从刚开始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9月龄时带有小颗粒的厚粥、烂面、肉末、碎菜等。 下面我来给大家推荐一些食谱,我只写了10天的,就为给大家留足空间,尽情发挥你们美食博主的天赋。 (食谱参考自育学园用户@一一麻麻1024) (食谱参考自育学园用户@一一麻麻1024) (食谱参考自育学园用户@一一麻麻1024) 04 10~12月龄
这个阶段辅食的质地要比前期加厚、加粗,带有一定的小颗粒,可以让宝宝尝试块状的食物。 建议大家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便于用手抓捏的“手指食物”,鼓励宝宝自己拿着吃,如香蕉快、煮熟的土豆块和胡萝卜块、馒头、面包片、切片的水果和蔬菜以及撕碎的鸡肉等。 一般在宝宝10月龄时尝试香蕉、土豆等比较软的手抓食物,12月龄时可尝试黄瓜条、苹果片等较硬的块状食物。 下面依然是简单的食谱推荐。 (食谱参考自育学园用户@一一麻麻1024)
05 13~24月龄
虽然宝宝满1岁后,吃饭节奏就可以和家里的一日三餐同步了,不过要想正式吃大人的饭菜,还是等2岁以后再说吧。 大家要记得迁就孩子,少油少盐、清淡为主。
06 2~5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每天要保持300~400ml的奶量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在此基础上还至少有两次加餐,可以加点健康的小零食。 一般分别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加餐以奶类、水果为主,配以少量松软面点,晚间加餐最好不要安排甜食,预防龋齿。
好了,关于辅食和奶到底该怎么分配的知识就和大家分享到这儿了。不知道有没有帮到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