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然间灵光乍现,原来是“开窍”了!

 小萌娃爱学习 2020-03-24

明明学过许多次的方法,却总是错在同一道题上;

明明背的滚瓜烂熟的文章/诗文件,一到老师提问或是作文霎时脑袋一片空白;

……

这样的场景同学们应该没少遇到过吧,家长们总希望孩子学习上突然开窍,考场突发奇想来了灵感。有什么办法吗?灵感和开窍,能受人控制吗?灵感来自于什么?灵感是不是只有极少数聪明的人才会有?

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个人主动激发出来的灵感

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经过深度思考,深度琢磨。已经琢磨出到80%-90%的程度,甚或是更深的程度,经过一系列深度的琢磨与思考,几乎是到了挖空心思,吃不香睡不香的地步,依然一筹莫展。

此时此刻,很可能就是一筹莫展山穷水尽的时候了,因为无路可走,要么放弃,要么沿着“回头重来、挨个排查”这一条路一竿子捅到底。当然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不得不再一次梳理思路,反复地思考、计算、分析……一圈又一圈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突然有一天,某一时刻,”意外“地发现了第10个变量,突然想到,恰恰是这个变量上有一个漏洞,或者一个疏忽,一个大意,一个误解,一个误读…这个发现,就是灵感,就是开窍。

这就是开窍的本质:深度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又一次不断梳理,突然发现了线索!这就是来灵感,突然开窍,灵光乍现。灵感来源于大量积累和深度思考后的突然发现。没有大量深度思考和脑袋里大量信息推演和积累,很难激发出来灵感。

二、旁人激发出来的灵感

别人刺激,让你很不高兴。你为了说服别人,证明自己,挖空心思聚精会神思考琢磨,也可以激发个人的灵感,这就是思辨的力量。当然,这还是体现了你的深度思考与足够的积累。

三、其他事激发灵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却激发灵感。别人的感性小动作,或者一个电影电视里的人物台词,公交、地铁或者是路上某个人的一句话,都有可能。这说明他满脑子还在深度思考琢磨。

四、灵光乍现式的灵感

这种情况在小编身上几乎没有,你身上有没有呢?记得留言告诉小编哦。当然了不管有没有,这一条都是极度不可控,不可复制的。也就没必要去讨论了。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灵感来源于深度思考,大量积累后的突然发现。离开了深度思考,离开了大量信息素材在脑袋里的积累,苹果掉在小编的头上时,只能让小编觉得脑壳疼……

另外,最好有一些“空间场所”来激发灵感。当灵感来临时,记录下来。要不然几天或者几小时之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据报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曾谈到过,她的创作灵感几乎都来源于世界各地旅行。而这也许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波兰版诠释了,但由于同学们课业较为繁忙,显然只有每年的寒暑假期才有这个机会去实践,对于平时的学习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比较有限。

因此我们给同学们建议的“灵感来源场所”就是最容易获得的草稿纸:无论是数学题的解析演算、还是是作文思维导图,或是英语的各种记忆法,灵感都可以通过草稿纸的不断反复尝试获得。

五、学习小组进行的“头脑风暴”激发灵感

最后,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踊跃地参加到讨论,这点有点类似”头脑风暴“,也是在班级小组计论的效果最易达成的效果,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小伙伴们的想法需要有人记录。

以上这期关于灵感的讨论就到这里,由于小编学识与见识的不足,遗漏或者是错误在所难免,只能在此行抛砖引玉之事,欢迎各路大神补充与斧正,以便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期待您持续关注“小萌娃爱学习”,我们定期更新探讨关于小学孩子生活及学习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与思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