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报告”失守不可怕,瞒报才可怕

 轻风的起点 2020-03-24

连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多地本土确诊病例归零的连续时间则更长。这是令人欣慰的疫情防控成果,向民众传递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向世界各国传递了希望。人们当然希望各地能够守住新增确诊病例等数据“零报告”的成果,但“零报告”不意味着“零风险”,尤其是,眼下疫情境外输入的压力不断加大,在某个环节,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等数据很可能冲破零的束缚,这是正常现象。实际上,广州市卫健委3月22日就通报了一例与土耳其输入病例关联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也就意味着,广州市、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本土“零新增”数据被打破。对此,我们大可不必恐慌,大可不必为“零报告”的失守而患得患失,更不必因此抹杀、否定相关防控工作。

“零报告”失守并不可怕,只要针对病例新增情况快速反应,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找出与病例新增有关的病毒传播来源、路径和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把疫情新增情况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不发生群体聚集性传染,就不会引发疫情的较大幅度反弹,不会颠覆疫情防控的成果,不会妨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大势,也不会对复工复产、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造成实质性影响。

不仅如此,理性坦然面对并如实报告公布新增病例等信息,是防控自信的表现,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治疗经验,防疫机制也比较成熟,理应有这份自信。在发布病例新增信息的同时,辅以相关解释,也能让民众心中有数,从容应对。所以,一旦有了本土新增病例,各地各级相关部门一定要据实报告公布,千万不能对“零报告”的失守出现不应有的顾虑和犹豫,不能为了“零报告”而“零报告”,更不能为了巩固“零报告”的成果而瞒报,或者采用其他手段人为拦截一些应该确诊的病例或疑似病例。

进而言之,对已经出现的病例准确报告、公布,并不是防控失责,而是尽职尽责的表现,是履行法定义务的底线。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而且,如实准确报告公布疫情变化信息,符合疫情防控的规律,有助于发现问题、总结教训、封堵漏洞、警示公众,有助于增强防控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完善防控机制。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瞒报、谎报、漏报、缓报新增病例等疫情信息才是最可怕的,才是公众最担心、最难以接受的。我们要防止病例新增,但更要防止用瞒报去巩固“零新增”。

来源:工人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