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140亿年宇宙形成 距今约46亿年地球形成。 距今约45~24亿年地球太古代。晚期出现生命,存在菌类和低等蓝藻。太古代是最古的地质时代。一般指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普遍出现这段地质时期。“太古代”一词1872年由美国地质学家达纳(J.D.Dana)所创用。当时形成的地层叫“太古界”,代表符号为“Ar”。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等组成,富含金、银、铁等矿产,构成各大陆地壳的核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非洲、南美的东北部、加拿大、芬兰、斯堪的那维亚等地;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内蒙古和山西等地,亦有太古代地层露出。1970~1980年,一批科学家连续报道了在澳大利亚西部诺恩·波尔(NorthPole)地区35亿年前的瓦拉乌纳群(Warrawoonagroup)地层中,发现了一些丝状微化石。这是迄今在太古代地层中发现的、比较可信的最早化石记录。在太古代的最初期,地球上尚无生命出现。也有把38亿年以前称为冥古代,25-38亿年前称太古代。 太古代是冥古代之后的地质时代,也是得到官方承认的第一个时代。它从38亿年前开始,在25亿年前结束,让位于原生代。在太古代时期,地球的地壳大致成型,板块构造运动开始。在距今35亿年前,原始的生命形式:细菌和藻类第一次在地球上出现。和冥古代一样,太古代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Eoarchean(始太古代),距今38亿年前到36亿年前。最早的生物,原核生物被认为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Eoarchean的起点并未得到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的承认。Eoarchean一词来源于希腊文eos(黎明)和archios(古老)。 第二个阶段叫Paleoarchean(古太古代),距今36亿年前到32亿年前。最古老的生物化石,西澳大利亚出土的34亿6000万年前的细菌化石产生于此时。 第三个阶段叫Mesoarchean(中太古代),从距今32亿年前到28亿年前。最古老的沉积岩化石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出土于澳大利亚)。最后一个阶段叫Neoarchean(新太古代),从距今28亿年前到25亿年前。 太古代时期的火山和板块运动非常活跃,而且那个时候地球的地壳比现今的要来得薄,因此在很多地方可能都存在断层、开裂等现象。大块的大陆直到太古代晚期才出现,大部分时候,大陆以小块原始大陆的形式存在而剧烈的地质运动使得它们无法整合。大气层在太古代已经形成,温度应该和现今差不多,但是浓度要高很多。大气层刚刚形成的时候主要成分应该是氦气和氢气。但是随着地球不断从内部释放出高温气体,大气层的主要成分逐渐变为二氧化碳,兼有甲烷、氮气和水。这一推测得到了化石证据的支持。这些温室气体防止了地球随着地质活动的减缓而逐渐冷却,因此是产生生命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大部分金属矿藏(铁、铜、锌、镍和金)都源于太古代。 距今约24~5.7亿年地球元古代。蓝藻和细菌开始繁衍,末期出现原始腔肠、软体和节肢等无脊椎动物。元古代(Proterozoic Era,Proterozoic)紧接在太古代之后的一个地质年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元古界,代表符号为“Pt”。元古代一词的英文“Proterozoic'指的是”早期的生命“。'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时代。从距今25.0亿~8.0亿年(2500~850Ma)的漫长时期内,生物界由原核生物演变为真核生物,占主导地位的是菌类、藻类,因此元古代也称作菌藻时代。元古代与太古代相比,岩浆作用明显减少,硅铝质陆壳的范围扩大,地壳的厚度增加,说明地壳活动性明显减弱,形成华北板块、扬子板块的原型-----原地台。元古代晚期在我国被称为震旦纪(Sinian Period),时间为大约从距今8亿年以前到元古代结束,震旦是古代印度对我国的称呼。在震旦纪,出现了全球性的大冰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是地球发展史上的三大冰期之一。冰川最盛时覆盖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地区,有的地方冰层厚达千米。 距今约5.7~2.3亿年地球古生代。出现无叶植物和昆虫,海中鱼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繁盛。古生代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持续约3亿年。对动物界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时期。它以一场至今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进化拉开了寒武纪的序幕。寒武纪动物的活动范围只限于海洋,但在古生代的延续下,有些动物的活动转向干燥的陆地。古生代后期,爬行动物和类似哺乳动物的动物出现,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绝灭宣告完结。早古生代称为无脊椎动物时代。晚古生代称为鱼类及两栖类时代。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以海生藻类为主。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 距今约2.3亿~6700万年地球中生代。爬行类动物繁盛,恐龙发展,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出现。中生代(Mesozoic)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中生代最早是由意大利地质学家Giovanni Arduino所建立,当时名为第二纪(Secondary),以相对于现代的第三纪。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中生代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也是板块、气候、生物演化改变极大的时代。在中生代开始时,各大陆连接为一块超大陆-盘古大陆。盘古大陆后来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进一步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南部大陆分裂为南美、非洲、印度与马达加斯加、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气候非常温暖,对动物的演化产生影响。在中生代末期,已见现代类型生物群的雏形。中生代的年代为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始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结束于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前后横跨1.8亿年。中生代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纪:三叠纪:2.5亿年前到2亿年前侏罗纪:2亿年前到1.45亿年前白垩纪:1.45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中生代的下界限是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的90%到96%的海大洋生物,与70%的陆生生物,也是生物演化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中生代的上界限是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可能是由犹加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造成,此次灭绝事件造成当时50%物种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鸟类恐龙。 距今约6700~250万年地球新生代第三纪植物与动物逐渐接近现代,哺乳类动物繁盛距今约6000万年。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动物。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Cenozoic Era)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被分为2个纪:第三和第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新生代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又可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 第三纪(TertiaryPeriod)可划分为古新世(Palaeocence Epoch),始新世(Eocene Epoch),渐新世(Oligocene Epoch),中新世(Miocene Epoch)和上新世(pliocene Epoch)。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合称老第三纪,老第三纪一直延续到二千五百万年前,那时的植被以森林为主,大地上漫步着一类巨大的食肉鸟类-不飞鸟,海洋中则以巨大的有孔虫为特征。踝节目,钝脚目,恐角目,裂齿目,肉齿目和奇蹄目的早期种类雷兽,古兽,跑犀和两栖犀等,新大陆有焦兽目,异蹄目和闪兽目等。还有很多现存哺乳动物的祖先类型也可以追溯到这时,如始祖马,始祖象等。新第三纪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当时海洋中大型的有孔虫已经灭绝,六射珊瑚大量发展,形成大型珊瑚礁。陆地上则开始出现大草原,适应以禾草为食的新型食草动物开始繁盛,大地的面貌更加接近如今。新第三纪时的动物种类是历史上最多的,各种犀牛和古象等在这时候达到全盛,森林中还有各种古猿。 第四纪(QuatrernaryPeriod)可划分为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和全新世(Holocene Epoch),开始于大约二百万或三百万年前,具体时间并未确定,如今也是第四纪。第四纪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发生大规模的冰期,一件是人类和现代动物的出现。更新世大约就是全球范围出现冰川作用的时期,又有“冰川时代”之称,冰期和间冰期不断交替,对应气候寒冷和温暖时期的交替。没有冰川的地区,则有潮湿和干旱时期的交替,称为“洪积期”和“间洪积期”,更新世又称“洪积世”。亚马孙广袤的热带雨林在干旱时期曾经退缩成岛状。更新世时动植物受到巨大的影响,许多如今的动物地理和植物地理现象皆源于此,而在我国南方动物群则一直比较稳定,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大约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川消退之后,就进入了全新世,或称“冰后期”,又称“冲积世”。全新世开始时人类进入农业文明时期,对自然的影响日趋扩大,进入工业文明以后,更是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生物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重。 新生代开始时,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繁盛的裸子植物迅速衰退,为哺乳动物大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所取代。因此,新生代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适应于各种生态环境,分化为许多门类。到第三纪后期出现了最高等动物——原始人类。原始人类起源于亚洲或非洲。 距今约3500~3000万年原上猿生活在今埃及法雍等地区,为迄今所知最早的古猿。 距今约1400~700万年腊玛古猿生活在今肯尼亚特南堡、南亚西瓦立克山地、中国开远和禄丰以及土耳其、匈牙利等地,为迄今所知最早的正在形成中的人。 距今约300、400万年人类在地球上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