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余氏宗支源流(2)

 温馨Wenxlng 2020-03-24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东街道下余村余姓繁衍及行辈 
 余姓和中国众多的姓氏一样,其远祖都可追溯到炎帝、黄帝,所以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轩辕氏称帝在公元前2697年,和其后裔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及帝挚合称为五帝。帝挚之后的列朝有唐、虞、夏、商、周。从黄帝至周武王灭商纣建西周,其间有1563年的漫长历史。周武王姓姬名发,在位19年卒,由周成王姬诵即帝位。武王的另一个儿子名叔虞,被成王封于唐(山西翼城),叔虞的儿子姬燮再封于晋,为晋候。姬燮的裔孙晋哀公生子名由余,在西戎入侵战乱时,曾避难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被挽留在秦国任辅政大臣。由余替秦穆公出谋划策,兴国强兵后,于周襄王28年(公元前624)灭了西戎12国。使秦国成就为西方的盟主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宏大事业,由余的功绩为最大。由余去世后,其子孙就以余为姓,以显示自己是名贤的后代,也是为了纪念先祖由余公的功德。 

 
余姓的由来另有三说:①据余氏家谱记载。春秋时,齐国有以“余丘”为复姓的姓氏,后简化为“余”姓;②中国台湾台北余姓宗亲藏有手抄的族谱,谱中记述:余姓出自大禹之后。有二支,一支是禹三子名空,封为余度王,其后代就以余为姓。③另一支是禹二子仲康的庶子少康被封为越王。少康的庶子无余也封为越王,无余的后裔就以余为姓。 
 
综合以上所说,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余姓的姓氏是把始祖名字中的 “余” 字作为姓的。 
 
2007年,江西省铅山县港东乡余源村余英忠先生寄给丹东街道河东余氏族亲一本书名为《中国余氏世系考》的资料文献,述涉余氏始祖的来历,是夏禹之裔苗,少康之三世子“罕”。这和上述③说“少康的的庶子无余也封为越王,无余的后裔就以余为姓”的论点相同。无余(即“罕”)被封越王是在公元前2061年。依此说推算,余姓产生迄今已有4068年的历史了。在《百家姓》的姓氏排名中余姓居52位。

 

 
追溯历史,大禹曾治水于会稽,由余的后裔也曾到过古越,无余被封为越王,所以浙江有余姓蕃衍,溯源久远,而且分派很多。唐、宋之期浙东的余姚地区,余氏即为望族。余姚的县名中就含有“余”字。综合现有资料考证,余姚市桐下湖是余氏分派到慈溪、鄞州,奉化、象山各县孙枝的宗基之地。 
 
余姓分派象山最早一支宗脉是丹东街道河东村的余氏宗族,其始祖乾祚公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从奉化市西坞镇白杜的余家埠迁象,迄今641年,已蕃衍了十九代。乾祚的兄弟则分迁鄞州市余家坝。清初顺治年间,余家坝的余氏裔孙伏初公迁入丹东街道上余村,成为该村余姓的始祖。

清初时期另有一支余姓孙枝直接从桐下湖迁入丹东街道河西村发祥。相隔百来年后的乾隆初期,余文公从河西迁出,来到海塘下余发迹落户,成为下余村余姓的始祖。 
 
2004年4月,鄞州区余隘村余君方先生邀请丹东街道河东村余氏族人赴奉化白杜、鄞州余家坝、余隘村与余氏宗亲相聚,晋谒了余氏先祖贤者余天锡、余有丁的墓道,了解到余氏先辈们曾是朝庭的显宦功臣。 
 
2007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初一)是慈溪市桥头镇车头村余氏大族宗祠重修峻工典礼之日,举行盛大的敬祖尊宗开光仪式。河东余氏族人一行七人应邀赴会,受到车头余姓宗亲的热情接待。瞻观了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35年,现经再次修葺焕然一新的车头余氏宗祠。见到了珍藏多年的古老宗谱,方知车头、白杜、余家坝、余隘以及迁居在象山的河东、河西、上余、下余、泗洲头、三角埭、南庄、珠溪等村的余姓族人都同出一脉,宗基都在余姚桐下湖。车头的余姓是宁波市内最大的余姓宗族,其先祖幸十一公,在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从桐下湖迁籍。迁来时,只有兄弟四人,至今已繁衍了二十七代,成为拥有三千多户,一万余口的大族。现在大都是第二十六、二十七代行辈的裔孙。 
 
依据前述宗源情况,宁波市政区内的各市、县(区)的余氏族人的行辈排字应该是统一的(少数地方除外,如象山峰北余姓是从淳安迁籍)。自从余氏分派到各县后,由于异地分散居住,或世事变迁等原因,到了近代,各地或各村的余氏世系排行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目前,有的地方,子女名讳,不按排行约束,自行取唤,所以差异就更大了。 
 
丹东街道河东村余氏宗谱已于2004年重新续订,续订后的宗谱,沿袭旧谱纪录,重申确定河东余姓世系排行次第为:“乾德怀应大,舒道日宏继,兆隆宗家绪,明新亦世昌,其之奚先达,端克耀祖功。”以始祖乾祚的字第排在首位。 
 
编者走访河东族余氏宗谱重修的主持人余增法先生,了解到增法先生是“绪”字行第,是河东余姓中的最长辈,其下子孙是“明”、“新”辈,现已发祥到“亦”、“世”之辈。 
 
编者又走访上余余氏族人长辈,得悉以余绪生(如生)兄弟三人辈分为最大。上余余氏族谱保存完好,由85岁高龄的余明厚先生珍藏。房长余明初也已85岁,其子、孙的字第是“新”、“亦”辈。 
 
之后,编者再访河西村余姓族人,该村诸姓中余姓人口占一半以上,以“明”字为最长辈。有明宏、明来(松来)、明显三兄弟在世。明宏现年75岁,其父是“绪”字辈,其子、孙是“新”、“亦”辈。 
 
通过三次走访调查,了解到河东、河西、上余三村的余氏族人,虽然始祖分别从白杜、桐下湖、余家坝迁来,但其世系排行字第仍然统一相同,证明三村余姓都同出一脉。 
但下余的余氏排行却和上述三村不尽相同了。究其原因,必有其来龙去脉。编者为搞清情况,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 
 
下余村余姓自乾隆初迁籍发祥蕃衍,到1956年“八·一”台灾前全村已有余姓126户,人丁550口。逞逛肆虐的“八·一”台风洪潮,虽吞没夺去余氏族丁344人。但在重建家园经历53年后,2009年下余村余姓仍有200余户,近600人,比灾前还要多。编者查阅户籍资料又通过与余氏族人日常接触交谈,了解到目前余姓以“善”字辈为最长,族长余善唐先生,现年91岁。其上的父辈是“作”字,都已谢世。其下的子、孙、曾孙、玄孙代分别是“述”、“光”、“宗”、“祖”、“仁”字各辈分。按照下余村余姓的现行行辈字第与河东族谱的排行字第相对照,无一字相同。由此看来,下余村余氏与河东等三村的余姓似乎不属同宗没有渊源的了,这就要和前述“宁波市政区范围内各市、县(区)的余姓,同源一脉”的观点相左了!编者决心要找出历史线索和事实证据,来阐明下余余姓和河东等三姓余姓是同源一脉的结论。 
 
编者与下余余氏族人一起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和实地察访,从四座现存的下余余氏先祖坟墓的墓主姓名中,发现余氏始祖三代的行辈字第与河东族谱排行吻合,才搞清了真相,印证四村余姓同出一脉。下面所述的是调研过程。 
 
2007年8月7日上午,编者偕同下余村老年协会负责人余光田、余光律一起,到下余门前涂一带考察故海塘老碶闸的遗址,在接近老塘岸黄金蓬地段发现了一座余氏先祖的坟墓。该墓被多株高大茂盛的乔木所遮蔽,远看犹如一处茂密的树林,过路者不留意是看不到墓之外形的。墓的座向,背东南,朝西北。蛇蟠石横墓碑,长可2米,高约0.8米,厚0.15米。上覆平石板亦较宽厚,墓碑两旁附立石栏柱,雕刻花纹。墓碑、覆石板、石栏柱组成前护墓栏栅,构筑紧密,保存完好,无被盗掘的迹象。因墓周均被荆棘所蔽,不能见到墓背的形状。经扒开了坟前树枝杈,钻入走近墓前。用桶拎来清水洗去附在墓碑上的泥污,又从桔场借来蓄电灯照明,才看清了墓碑上的刻字。墓碑正文自右至左二字一行排列,共八行楷书:“寿乾余公继闵大人故妣蒋氏孺人之域”。立碑记年直书一行:“嘉庆十九年二月。”立碑人:“曰孝子余兆□□□。”(注“□”是字剥蚀的记号) 
 
8月19日中午,编者与余光律老人去察看位于西墙弄地界以南百米田畈中的另一座余姓古墓。此墓较为高大,基本完好。墓基高出平地有0.5米,横墓碑刻“皇清故考余公兆庆大人故妣谢氏妣吴氏孺人之寿域”的碑文,但立墓年份与立碑人的姓名字迹都已剥蚀。唯有立碑人(儿辈)的排行一只“起”字,尚可端详辨认。


 
8月22日上午,编者邀请河东余氏族长辈余增法先生,由余光律老人引领,同往赤坎游仙寨公墓区,在中部的最高一级墓层找到了一座余氏先祖的移建墓。该墓顶部及四周均用现代建筑材料构筑,但墓碑、护栏、石柱、墓坑覆石板等都是原物,棕红色蛇蟠石构件均完好无损。特别是横墓碑的刻字,字迹端正清楚。墓碑正文楷书:“皇清故考余公继美大人妣史氏安人之域”。立碑年份:“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月”。立碑人:“孤哀子余兆铭、兆吉、兆行、兆庆率孙起源、起泰、起伦、起祥、起常、起盛、起泉、起龙同泣血拜立”。墓碑两旁有墓联柱,柱头各雕坐狮。墓联:“樁萱相维□□□,儿孙世代拜蒸嘗”。两墓联柱边各镶接等高的护墓石栏,饰雕如意花纹,右方刻“福”字,左方刻“禄”字。 
 
据下余村余氏族人介绍,这座余氏祖先墓,原建在松兰山旅游区大东岙柏树脚地段。2001年因建造黄金海岸大酒店征地时,被迁移于此。(注:黄金海岸大酒店所在地和东沙头海滨浴场地段都属下余村所有。) 
 
按此墓现存石构件外表状况,与下余村黄金蓬那座继闵公墓相比较,此墓:①立墓早(6年);②格局高;③立碑人多。此墓的立碑人(孤哀子)中有“兆庆”的名讳,和下余村西墙弄南墓的墓主之名相同,并且可看出兆庆是继美的第四子。继美的孙辈是“起”字,和兆庆墓墓碑立碑人(儿辈)残留的一只“起”字相符。 
 
这二座余氏祖先墓的墓主继美公、兆庆公都是下余西墙弄余氏房族系的先祖。而位于老塘岸黄金蓬的那座古墓墓主继闵公,则是东墙弄余氏房族系的先祖。所以直到现在,每年的清明节,东西墙弄余氏房族系要各按自家上代的祖宗坟墓,分别进行祭扫。即西墙弄的族系祭扫继美公墓,东墙弄的族系祭扫继闵公墓。 
 
在座谈会上,善毛、仁龙、光田、光律、宗连、宗珠等余氏各辈族人又一致认为,另有一座余氏古墓的墓主人才是下余村东、西墙弄余氏各房族系的公认总太公(注:“总太公”即始祖)。编者闻讯随即往访。 
 
这座总太公墓位于黄金蓬继闵墓的偏东南约百米处,已被杂树野棘所覆蔽。无墓碑和墓墙,整座坟墓的轮廓已难分辨。据陪同人说,旧时,墓前有一棵高大的百鸟不立刺树。今观之,替代的是两株高大的苦楝树。墓周边,地域空旷,据说曾是余姓族人亡故者棺木暂时停厝之处,也曾是夭折弃婴的乱葬场。 
 
有以上四座余氏古墓的存在,足可印证民国《象山县志》、《象山县地名志》记载的下余余姓是清乾隆间自河西迁来的论断。从继美、继闵二墓分别建立在嘉庆十三年、十九年来推断,如果始祖确是总太公墓墓主的话,则始祖来籍下余的年限还要提前,应在雍正或康熙晚期之时。 


再从继美、继闵墓的墓主人与立墓碑人的排行来看,两座墓主的行辈都是“继”字,立墓碑人,子辈是“兆”字、孙辈是“起”字。这“继”、“兆”二个行辈与河东余氏族谱中的“继”、“兆”字第相同。如果总太公是继美、继闵的父亲,则行辈应为“宏”字,按此推理,从族谱行辈概念来说,《象山县志·氏族表》记载的下余余氏始祖余文应作“余宏文”。既然下余余氏的“宏”、“继”、“兆”三代先祖的行辈字第都和河东族谱相符,为何从“起”字辈开始的排行却又都不同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编者又去请教知情者。 
 
编者拜访《“八一”台灾受损情况回忆统计表》的制表人“述”字辈老人余谒良先生,得悉谒良先生的父亲余宝林是“善”字行辈,曾是建国前海塘龙王庙的最后一任柱首,也是下余余氏族谱的藏谱人。余谒良先生年轻时常要翻阅余氏宗谱。从宗谱的记载中知道下余的余氏宗祠始建于乾隆25年岁次庚辰(1759)。又见到宗谱中定下的下余余氏宗族世系排行字第是:“文仲国孟,尚受元乐,起作善述,光宗祖仁,清望志孙”共二十字。这二十字世系排行字第与现任下余村党支部书记余宗珠抄留的排行字第字样相对照全部符合。(注:该余氏世系排行字第是原下余余氏族长余善怀留传给余述富,再转交给余宗珠的。) 
 
以这个世系字第来分析,下余村余氏自始祖宏文公迁入后,经三代繁衍,余姓已有相当多的人丁,才有可能在乾隆25年创建宗祠。在创祠的同时,也极有可能新定本宗的世系排行字第,一改河东族的行辈字第。新定的下余余氏族排行字第从“起”字辈开始应用,“起”字辈以前的列祖先宗,原有名字,另行上推追认。新世系排行延续至今,已到“祖”、“仁”之辈。这就是下余余姓现行的行辈字第与河东等三村余姓的传统字第截然不同的奥秘所在。 
 
再从下余余氏宗祠创建在乾隆25年的史事来推理,前面提到的论述“下余始祖来籍本地的时期应当在乾隆初或更前的雍正甚或上推康熙晚期”的论断是有历史事实为依据的。 
 
河东、河西、上余、下余四村均曾建有规模较大的余氏宗祠,其创建年份不尽相同,惜都于1956年遭“八一”台风洪潮所毁。下余余氏宗祠的遗址尚在,位于贤昌江老碶闸西首,祠堂河以北,袁家东侧,占地一亩多。原宗祠大门前即是赤坎、寨里通往下余龙王庙、新碶头的大路,乃是下余古村落的中心地段部位。

浙江小展余氏故事拾零(余天锡家族)
 

1.源于秦臣 
 
  余姓的起源须上溯到春秋时代。据《四明余氏世系宗谱序言》及《史记·秦纪》有关记载:春秋时有个名“由余”的人,祖先是晋人,为避乱到西戎,会晋人语言,后在西戎为官,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穆公以女乐赠戎王,戎王受而悦之。由余数谏不听,遂奔秦。秦用由余谋伐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公元前?~前621年,嬴姓,名:任好)任用由余为臣后,为西方诸侯伯,成春秋五霸之一,为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秦穆公为了嘉奖这位功臣,特许他子孙可用其名作为姓,由此“由余”后代形成两姓。余姓食邑(始居)咸阳。战国时,穆公第十五世孙秦孝公(公元前381~前338年,名:渠梁)建都咸阳,其时余氏距赐姓已280余年,繁衍了十余代。到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时代,余姓已繁衍了400多年。始皇帝先后灭六国统—天下后,实行废封建,置三十六郡。余姓封地被废止,余氏族人遂星散各地。 
 
  随着历史延伸,汉时,余氏徙居会稽郡(绍兴)。至南宋建炎元年(1127),余氏后嗣余息庵公,任明州观察判官,是年巡历昌国,雅爱观海,就谢仕隐居昌国(现定海)。这是余氏居昌国的第一人,也是余天锡祖父余涤的祖父。余天锡余息庵公第五世孙。小展余氏余天锡后裔,在舟山大遣徙前生活在现定海城北一带。 
 
2.开基小展 
 
  余氏自南宋建炎元年居昌国,至第二次舟山大遣徙(成荒岛)前已繁衍了520多年。清顺治十三年(1656)清将伊尔德卜令遣徙岛民入内陆,余氏也无一幸免。“风浪”稍平后,余天锡世孙余崇茂率家眷潜回舟山,找到原住地时自家的房屋、土地已被他人所占,无奈只好另择生存、发展之地。先居皋泄万寿寺,后迁小展。崇茂公就成余氏开基小展的先祖。 
 
3.庙产与祭祀 
 
  小展岙位处黄杨尖山西北麓,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在蝉南自然村岙口的青龙山嘴外,建有一座余氏甘溪宗庙(俗称里庙)。南宋余太师天锡公墓距宗庙约300米樟树湾鹅冢岗下小坑里,“大跃进”时掘拆。庙中高悬“甘溪宗庙”“余府内阁”匾额,殿内敬奉小展余氏先祖余天锡公和小展开基先祖余崇茂公塑像。解放前拥庙产水田约80亩,由“应”字辈后裔三柱弟子轮年经营,其时承担祭祀,称之“当办”。农历八月十八要祭,九月十六又—祭,最隆重规格最高为冬祭(冬至),要演大戏(京班)两日两夜,戏演到最后一天请三柱族长等人“酒福”。规定祭祀供品全副猪羊,酒宴菜肴十分讲究,不得偷替。 
 
  4.直竖牌匾 
 
  小展岙里窗门头(地名),曾有清朝皇帝御赐直竖牌匾一块。由于小展余氏宗谱已佚,那匾的来历,如赐匾皇帝、年号、缘何御赐均无考。据传余崇茂孙辈有位名曰余同麓,在康熙朝中做过大官,是否缘于此,不敢妄述。不过笔者认为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肯定事出有因。那匾直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其时凡过往官员,闻诏无不就范。皇帝的意思叫有品级的官员要尊敬,但实际路过小展岙里窗门头有品级的官员很少。日久,一些玩皮小孩将皇帝诏令扩大化,要人家挑杨梅篮、货郎担、换糖担等庶民亦下跪、膜拜。族长得知后认为,这不行,这会把外岙乡亲都得罪了,说不准哪天还会闯出祸来。于是下令把直竖牌匾移到祠堂内保存。事后那匾佚于何时,亦无考。 
 
5.小展红 
 
  赛会小展红,遐迩闻名,早在100多年前清光绪年间出版的《定海乡土教科书》中就有小展红会内容。定海各大岙的头头脑脑们,一旦议定要举行赛会,都是将小展红会作为赛会的龙头。至今有的老人可能还记得,说的是:“小展红进城,大小店家关门。”这话并非是贬意,是由于历次定海举行赛会,都是小展红会领头:“肃静、回避”两块黑底金字执事牌开道;后面是两扇直径80余厘米旗锣,敲得震天响;再是火铳炮队,然后有老龙、高跷、跳蚤舞、鼓杠、抬阁等吹吹打打,吆吆喝喝,浩浩荡荡。小展红来了,就是赛会来了。为啥店家要关门?首先店老板自己欲观看赛会,同时出于安全考虑,防止城内、外一些平时游手好闲之人,乘赛会进城拥街塞巷之机,混水摸鱼,所以干脆不做生意关上店门,专心观看几年一次热闹非凡的盛会。 
 
  6.“福海轮”船长 
  《舟山晚报》千岛文史版,于2008年9月6日刊登葛银水先生撰写题为“舟山渔场:清代、民国时期巡海护渔之演变”一文,记述:“光绪三十年(1904)江浙渔业公司最先从德国购进一艘蒸气机钢质拖网船,命名为‘福海轮’……不久改为‘护洋船’。民国8年(1919)1月3日,上海《新闻报》刊登鄞州、镇海和定海三地渔商的一篇题为《众渔商感谢福海渔轮保护之恩》文章。” 
 
  据传,这艘“福海渔轮”的船长就是小展人,大名:余本才,生卒年无考。年轻时在家乡教过书,当地人称他为“小教书”。当船长后又称他为 “余海万”。至今小展居民还传着一句顺口溜:“本才先生新作出,享先羹饭番薯粥。”这故事说的是,他儿子余金山结婚时,按习俗要做好羹饭(祭神)。做好后请帮衬们吃饭。他本人常年生活在轮船上,认为番薯粥又甜又香很好吃,客气点请帮衬们也吃番薯粥,殊不知,当地人对那粥吃厌了,多么想吃些米饭或年糕、团子之类。没法子,本才先生叫吃只得吃。后来不知哪个人编了这么句顺口溜。 
 
  又据传,“福海轮”航速快,船上武器杀伤力很强,海盗们闻风丧胆。余本才在位时,回家来探亲,小展族人纷纷相迎,并连连朝天鸣放火铳炮,其时相当荣耀。他曾为江、浙两省渔民渔商海上安全护卫作出了贡献。 
 
相传余本才得了“海底盘蛇”(食道病变)病,弄来一只乌龟,称其为“先生”,叫“先生”的头伸进喉咙里,将“海底盘蛇”吃掉,可是这只乌龟始终不听人指挥,后本才先生不治谢世了。其妻戴冬兰,公社时是东峰大队五保户,近90岁去世。 
 
  7.老虎之害 
 
  《舟山晚报》千岛文史版,于2008年6月7日,登载了孙和军先生撰写题为“舟山历史上曾有虎患”一文。其中记述:康熙年间,定海初展,皋泄村朱士凤妻舒氏,十八岁守寡,其继子上山打柴,在归家途中,被虎咬伤。 
 
  这位舒氏继子命真大。小展张天湾余氏“绍”字辈一位太婆可就惨了。据《余氏宗族世系传颂纪要》记述:“八份头太公坟有字碑,名曰‘余绍全’,相传太婆被虎吃了……其时人烟稀少,虎狼随时出现在山下。太婆起得早,去屋后摘茶叶,丧身虎口。”虎害之事,在笔者10来岁时也听吾父说起过。 
 
  小展张天湾余氏,“应”字辈始居,“绍”字辈太婆为第4代,根据推算,距今约290年。皋泄舒氏继子被虎咬伤年代是“定海初展”,距今约320年。这样小展虎害比舒氏继子约晚30年

 凌风而舞的鹞子静静地栖落  

                         (一)春去与春归 

      也许倾听海之一隅熟悉而久违的风声松涛,冥冥之中,会让他的心更加安宁;也许“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适合他诗意地栖息。静静地栖息了765年,没有太多的喧嚣,历史就像一堆陌上的轻尘,隐约着一只凌风而舞的鹞子,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的荣华曾经的厚重也只能在轻尘的遮掩下,剪辑成支离破碎的一弧飘摇的痕迹。 
      不妨让时光倒流到1229年,刚做好50大寿的他,策马于舟山本岛,从定海城关监桥里(现蓬莱新村一带)一路北进,过洋岙岭、塘高岭,翻沈公岭、毛竹山,越龙堂岭、杨梅岭,至北蝉小展樟树湾鹅啄岗。也许是马的嘶鸣提醒了他,原始参天的樟树林,一条山路延伸到前面的一片荒滩,荒滩之外就是苍茫大海。久别故土的京官,难得回趟家乡,零距离的与家乡的海山风光作一次心灵的倾诉,应该是对他最好的洗尘了。 
樟树湾鹅啄岗是本岛第一峰黄杨尖西北麓余脉的一个山坡,一条甘溪自黄杨尖主峰蜿蜒入海,增添了山岙的无限灵气。山脊形如鲤鱼尾,二边是深坑,后人有谚曰:“进岙金剑出岙象,对水鲤鱼望月亮”。山岙东西两边为小展岭和鹅鼻岭,夹围成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畚箕形地势。所以,小展原来称“小箕”,岙口延伸的海上,钓山、梁横二座小岛,如青龙白虎,一左一右刚好扼守住了小展岙的门户。 
      他叫余天锡,字纯父,号畏斋,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44岁的他擢进士第。此趟回家乡,一是作寿,并亲自为族人后辈排行造字;二替昌国县为已故右丞相越国忠定王史浩立祠于道隆观作记《真隐旧游》;三则准备为贫寒子弟入学择地造一书院;四则是为自己寿域选址。多想徜徉一会啊,哪怕只是多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但是,他身不由己,也无法割舍他此刻正遥望着的临安朝堂之上的空气。游动不息的空气,骚动不止的风,他别无选择,只有凌风而舞。 
      论语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作为一个以教书先生姿态走上政治舞台的他来说,论语给他的处世之道就是谨小慎微,所以,畏斋与其说是他的号,不如说是他渴望的一种精神境界。他在给自己钦佩的同朝名宦谢仕恒谢尚书的诗中赞曰:“凤阁承恩早,龙章宠锡殊。经纶辉粉署,功业炳西枢。履曳东山重,名悬北斗齐。丹青无可状,明月照江芦。”一派对尊贵显荣的艳羡和尊崇,也是自己官宦生涯的坐标。然而,毕竟官场如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有时也想出来。教书先生的本性让他在久历宦海后,又渴望一个宁静的书馆,恐怕这种情结也促使他创建了舟山历史上第一座书院——虹桥书院。尤其当他在参访侍郎陈子符的书馆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那份桃花源般的书生梦幻:“树阴分影过柴扉,马足车尘到亦稀。月下抱琴看鹤舞,阶前回首望云飞。兰边修谱香熏草,竹里搜诗翠湿衣。若坐小窗读《周易》,定忘春去与春归。” 

       正所谓“福星高照,天锡纯嘏”,虽似大器晚成,却能官运亨通。45岁监慈利县税籍田令,授起居舍人、吏部侍郎、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以宝文阁学士知婺州、知宁国府、进华文阁学士,知福州,召为吏部尚书。58岁签书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副宰相),封奉化郡公。成为古代舟山第一位官阶最高的官员。这样一位高官,他如何能再书生意气?如何能不计荣辱?如何能道士隐者般地忘记“春去与春归”呢? 
                                                                                                 

      (二)缔造与颠覆 
       依靠小人物改写皇朝历史的概率很小,若能成功,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天造地设的机遇;二要涉身政治,非政治人士始终很难轻松的改变一个皇朝的命运;三要与政治强人或帝王将相搭上钩。余天锡绝对想不到自己小小一介教书先生,会因无意中的惊鸿一瞥成了颠覆宋氏皇族命运的助手。 
       他还没做官,就成就了一件多少高官都成就不了的差使。就像一个传奇色彩特浓的魔幻小说,记载在宋元野史《东南纪闻》卷二之中,宋理宗赵昀1205年正月初五降生在绍兴府山阴县虹桥里,当夜,客居在此的余天锡见外面红光烛天,似烧起了熊熊大火。急奔到失火处,却无浓烟烈焰,只见荣王府大门敞开,灯烛明亮。天锡进门问是何事,荣文恭王回答说:“适生小儿。”天锡料想这个孩子不同寻常,就进入室内观望,只闻异香馥郁,恍惚间瞥见有两名童子举着青盖保护着小孩。明张岱的《夜航船》又为传奇增添了一笔:1221年,在临安给权相史弥远当家庭教师的余天锡回乡准备乡试,坐船途径绍兴西门外河,余天锡卧梦二龙负舟,起而视之,见二小儿在船舷边游泳。一问才知是赵宋宗室,即少年理宗(时名赵与莒)与弟赵与芮。后遇大雨,在同船僧人的引荐下,天锡避雨赵与莒的外公全保长家,又见到了赵与莒兄弟俩。

        史弥远因与太子赵竑不和,想重立太子,叫天锡注意物色皇族子弟入宫。有了赵与莒这个宋太祖的十世孙,史弥远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经过一番察言观色,秘密将他送往宁波,托天锡母朱氏教习宫廷礼节。不久与莒入宫任秉义郎,翌年封济国公。再一年,天锡中了进士。
一个皇族平民的命运就这样改变了。余天锡传奇般的机遇注定了要纠缠上这种惊世骇俗的缘分;他还不是一个笑谈政治的行家,却因为设身相府而始终脱离不了政治的阴影;他还不是一个手握权柄的官宦,却与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一代奸相挂上了钩。又或许,真实的余天锡只是有了点巧遇,却在史弥远的炮制下附上了应天命的传奇色彩。
        1224年,宋宁宗驾崩。太子赵竑踮着脚尖望穿秋水等待登基,梦想中的至尊却莫名其妙地被人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转降到了他的远房堂弟改名为赵昀的赵与莒身上。当他体验到被暗算被抛弃被侮辱的那份痛苦,他已经身不由己地被谴派到湖州。也许是史弥远的一手策划,又也许是赵竑的智商偏离了轨道,偏偏被一群太湖的水寇利用,欲北面称皇而未遂,一败涂地之中只得装病,让史弥远有了更动听的借口。于是,余天锡又粉墨登场,以治病之名往湖州,一瓶毒酒谕旨赐赵竑死。这是余天锡中进士的第二年所履行的神圣的使命,迎面袭来的这股阴风够飕够劲,他知道,自己再谨小慎微,皇上和宰相的旨意是绝不敢违逆的,也是无法违逆的,他只有张腾双翅,凌风而舞。于是,一个钦定的太子被一个平时在他面前只配低头作揖的小官,轻轻松松地丢弃在了赵宋史籍的偏远角落里。
        他在改写别人命运的同时也缔造了自己平步青云的神话,就像一只鹞子腾空而起。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却也只能靠吃“番薯干泥螺蟹浆”长大的他,更希望“立登要津,荣典乡郡”。由于余家与史门的朋亲渊源,加上他从小跟着爷爷余涤在史家听课受教,他也只能成为寄附史门的一道忠诚的影子。政治斗争从来是胜王败寇,当朝中的反史派系稍占上风时,他也遭受了不少对手的弹劾。也许心灵深处,他还是不愿与对手结仇。左司谏曹豳曾上疏论余天锡的过失,说天锡升官不宜过快,理宗视天锡为恩人,自然听不进去,要贬曹豳。余天锡不计前嫌,上书《留曹豳疏》:“……臣与豳交最久,相知最深,今观其所论,于君父有陈善之敬,友朋有责善之道……”字字诚恳,看不出丝毫虚情假意。曹豳因而复官。这篇《留曹豳疏》应该是余天锡人格和官格的一种反映,在苟安于乱世、不落井下石已属难能可贵的南宋小朝廷中,尤其难得一见其“以德报怨”的风范,所以,它当之无愧地被收入明朝黄淮、杨士奇编的《历代名臣奏议》。
                  (三)鹞子与鸱鸮



  尽管时势气候和政治环境像摆弄一只凌风而舞的鹞子一样,摆弄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尽管它飞得再高再远,任千山万壑、任海阔天空,只要心中有条牵绊的线,仍旧脱离不了流淌在血液中的根与源。 
        余天锡陷入了为官处世的尴尬之中。同朝诗人陈普《纯父家池双头莲》廖廖几句道破了他的复杂心境,“惟莲出清水,植立独奇峭。不染淤泥缁,不逐波流漂。……静中对君子,不语潜教诏。一朝出莲枝,此事非人料。”“几人超距作貔虎,三尺弱孺思蛮强。几回合眼在丹碧,讲谈帝伯辅皇王。”在《偶成呈纯父》中,陈普更把他的忐忑与显贵惴摩得天衣无缝。所以,这只凌风而舞、时不时感到空乏的鹞子,他需要在淳朴典雅的家乡,留下一串踏实的足迹,在他渴望栖息的时候,有一处心灵的靠泊。所以,他创建起了虹桥书院,和从小同衾同寝的兄弟建起了大余桥和小余桥。当敦厚朴实的乡民在定海曾经的典当路为他塑像立祠时,他心里的余悸总算得以轻轻的安抚。 
        这是一个来自隐居在小展岭东岳宫余氏第34代老人的口头传说,理宗为报答余母的教习之恩,封朱氏为周楚国夫人,在朱氏寿过九十后,将拜花甲之年的余天锡为相,可惜天锡没等到这一天,舟山的史册中也少了这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老人说,余天锡作为依附史弥远的同僚,因参与宫廷内斗这种最黑暗最无人性的争夺,可能也免不了要做点亏心事。于是在史死后,被人扣以“藏污纳垢,迫害忠良”罪名,尤其是仙居人兵部侍郎郭磊卿连奏三章,冒死弹劾:“鸱鸮入林,凤凰远去;豺狼当道,驺麟自藏……”也可能是余天锡一时疏忽,理宗曾经当着天锡的面为余家修家谱一事特颁诏书,忘了盖皇印,天锡提醒,理宗视他为信臣,就许他自己盖印。不料,“私盖皇印”后来也成为政敌弹劾他的罪莫大焉的理由,天锡可能是在一片弹劾声中吞金自尽。天锡之女、已嫁为广东台山名门望族陈温翁之妇的余玉珍,气愤不过,拿着当年的诏书,在满朝文武面前,抓起皇印,又盖了二下,其中一下有半颗盖在了御案上。这块盖有二颗半皇印的诏书带着灵异的传说,保存在余氏繁衍在双桥石礁一带的后人手中。 
        政客间的是非从来没有永恒的标准,不管怎样,这位古代舟山的第一位高官已如收线的鹞子,于1241年安静地躺进了亲自选定的墓域中了。生前是非,已随岁月流逝;身后功过,已如云烟拂走。唯青山依旧,一草一木皆包容;唯苍海不枯,一波一浪皆化解。余天赐死后被谥为“忠惠”。余氏“忠惠堂”成了江浙一带显赫的名门旺族。余天锡亲自为后代排的字辈已经延续到了第38代,他的后人自明万历年间起一直守护在他的寝墓,在周围辟园建庄,耕读渔樵,栖居繁衍,并形成了岙里岙外、一族三柱、人丁兴旺的海岛村落。1945年,族人发起重修族谱,小展余氏西里舍、樟树湾和蝉南三柱每柱抬来一笼箱,共修族谱32册,可惜在破四旧期间,族谱连同余天锡的坟墓一样被销毁。 
        “甘泉普润春山笑,溪泽频吞秋水清。”“一湾绿水当门转,几叠青山对户排。”这二副小展余氏墓旁甘溪家庙内的庙联,已经告诉了我们余天锡当年选址于此的由衷了。在宋朝365位丞相当中,余天锡的业绩至少在家乡还是可圈可点的。而且在封建王朝政治精英的游戏规则中,他的所作所为也是符合规则的。鸱鸮豺狼之说,也只是政敌们的托词。四五百年以后,小展的海口还几度放起烟火、村民们列队迎接运送康熙、嘉庆圣旨御赐“八叶衍祥”、“世德重伦”、“瑞世耆洪”等牌匾的海船。在悬挂余府内阁和钦旌匾额的古老的宗祠,族人们一年二度的祭祀,依旧延续着先祖的荣耀。在小展蝉南通往岙里岙外的村路上,原来一直矗立着一块象征余氏荣耀的牌坊,隽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字样,朴实墩厚的余氏后辈为方便过往的行人,把牌坊拆移到了岙里的宗祠边。 
         余天锡不曾忘本,所以《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载他“待宗族有义廪”;余氏后人也不曾忘本,知道祖宗的显赫离不开史家的提携,所以,在他们族居的小展,纪念性地多了一个“史家山”的地名。说不尽恩怨情仇,争不完忠奸善恶,只是星星点点散布于历史的角落。又或许,茫茫人群中总有一些起眼或不起眼的角色,驮着历史沉重的纤绳,弯曲着、抖动着、前行着……就这么晃晃悠悠、步履蹒跚地走到了今天。而他们也终于在历史的某个瞬

浙江小展余氏故事拾零(余天锡家族)


1.源于秦臣 
 
  余姓的起源须上溯到春秋时代。据《四明余氏世系宗谱序言》及《史记·秦纪》有关记载:春秋时有个名“由余”的人,祖先是晋人,为避乱到西戎,会晋人语言,后在西戎为官,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穆公以女乐赠戎王,戎王受而悦之。由余数谏不听,遂奔秦。秦用由余谋伐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公元前?~前621年,嬴姓,名:任好)任用由余为臣后,为西方诸侯伯,成春秋五霸之一,为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秦穆公为了嘉奖这位功臣,特许他子孙可用其名作为姓,由此“由余”后代形成两姓。余姓食邑(始居)咸阳。战国时,穆公第十五世孙秦孝公(公元前381~前338年,名:渠梁)建都咸阳,其时余氏距赐姓已280余年,繁衍了十余代。到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时代,余姓已繁衍了400多年。始皇帝先后灭六国统—天下后,实行废封建,置三十六郡。余姓封地被废止,余氏族人遂星散各地。 
 
  随着历史延伸,汉时,余氏徙居会稽郡(绍兴)。至南宋建炎元年(1127),余氏后嗣余息庵公,任明州观察判官,是年巡历昌国,雅爱观海,就谢仕隐居昌国(现定海)。这是余氏居昌国的第一人,也是余天锡祖父余涤的祖父。余天锡余息庵公第五世孙。小展余氏余天锡后裔,在舟山大遣徙前生活在现定海城北一带。 
 
2.开基小展 
 
  余氏自南宋建炎元年居昌国,至第二次舟山大遣徙(成荒岛)前已繁衍了520多年。清顺治十三年(1656)清将伊尔德卜令遣徙岛民入内陆,余氏也无一幸免。“风浪”稍平后,余天锡世孙余崇茂率家眷潜回舟山,找到原住地时自家的房屋、土地已被他人所占,无奈只好另择生存、发展之地。先居皋泄万寿寺,后迁小展。崇茂公就成余氏开基小展的先祖。 
 
3.庙产与祭祀 
 
  小展岙位处黄杨尖山西北麓,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在蝉南自然村岙口的青龙山嘴外,建有一座余氏甘溪宗庙(俗称里庙)。南宋余太师天锡公墓距宗庙约300米樟树湾鹅冢岗下小坑里,“大跃进”时掘拆。庙中高悬“甘溪宗庙”“余府内阁”匾额,殿内敬奉小展余氏先祖余天锡公和小展开基先祖余崇茂公塑像。解放前拥庙产水田约80亩,由“应”字辈后裔三柱弟子轮年经营,其时承担祭祀,称之“当办”。农历八月十八要祭,九月十六又—祭,最隆重规格最高为冬祭(冬至),要演大戏(京班)两日两夜,戏演到最后一天请三柱族长等人“酒福”。规定祭祀供品全副猪羊,酒宴菜肴十分讲究,不得偷替。 
 
  4.直竖牌匾 
 
  小展岙里窗门头(地名),曾有清朝皇帝御赐直竖牌匾一块。由于小展余氏宗谱已佚,那匾的来历,如赐匾皇帝、年号、缘何御赐均无考。据传余崇茂孙辈有位名曰余同麓,在康熙朝中做过大官,是否缘于此,不敢妄述。不过笔者认为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肯定事出有因。那匾直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其时凡过往官员,闻诏无不就范。皇帝的意思叫有品级的官员要尊敬,但实际路过小展岙里窗门头有品级的官员很少。日久,一些玩皮小孩将皇帝诏令扩大化,要人家挑杨梅篮、货郎担、换糖担等庶民亦下跪、膜拜。族长得知后认为,这不行,这会把外岙乡亲都得罪了,说不准哪天还会闯出祸来。于是下令把直竖牌匾移到祠堂内保存。事后那匾佚于何时,亦无考。 
 
5.小展红 

 赛会小展红,遐迩闻名,早在100多年前清光绪年间出版的《定海乡土教科书》中就有小展红会内容。定海各大岙的头头脑脑们,一旦议定要举行赛会,都是将小展红会作为赛会的龙头。至今有的老人可能还记得,说的是:“小展红进城,大小店家关门。”这话并非是贬意,是由于历次定海举行赛会,都是小展红会领头:“肃静、回避”两块黑底金字执事牌开道;后面是两扇直径80余厘米旗锣,敲得震天响;再是火铳炮队,然后有老龙、高跷、跳蚤舞、鼓杠、抬阁等吹吹打打,吆吆喝喝,浩浩荡荡。小展红来了,就是赛会来了。为啥店家要关门?首先店老板自己欲观看赛会,同时出于安全考虑,防止城内、外一些平时游手好闲之人,乘赛会进城拥街塞巷之机,混水摸鱼,所以干脆不做生意关上店门,专心观看几年一次热闹非凡的盛会。 
 
  6.“福海轮”船长 
  《舟山晚报》千岛文史版,于2008年9月6日刊登葛银水先生撰写题为“舟山渔场:清代、民国时期巡海护渔之演变”一文,记述:“光绪三十年(1904)江浙渔业公司最先从德国购进一艘蒸气机钢质拖网船,命名为‘福海轮’……不久改为‘护洋船’。民国8年(1919)1月3日,上海《新闻报》刊登鄞州、镇海和定海三地渔商的一篇题为《众渔商感谢福海渔轮保护之恩》文章。” 
 
  据传,这艘“福海渔轮”的船长就是小展人,大名:余本才,生卒年无考。年轻时在家乡教过书,当地人称他为“小教书”。当船长后又称他为 “余海万”。至今小展居民还传着一句顺口溜:“本才先生新作出,享先羹饭番薯粥。”这故事说的是,他儿子余金山结婚时,按习俗要做好羹饭(祭神)。做好后请帮衬们吃饭。他本人常年生活在轮船上,认为番薯粥又甜又香很好吃,客气点请帮衬们也吃番薯粥,殊不知,当地人对那粥吃厌了,多么想吃些米饭或年糕、团子之类。没法子,本才先生叫吃只得吃。后来不知哪个人编了这么句顺口溜。 
 
  又据传,“福海轮”航速快,船上武器杀伤力很强,海盗们闻风丧胆。余本才在位时,回家来探亲,小展族人纷纷相迎,并连连朝天鸣放火铳炮,其时相当荣耀。他曾为江、浙两省渔民渔商海上安全护卫作出了贡献。 
 
相传余本才得了“海底盘蛇”(食道病变)病,弄来一只乌龟,称其为“先生”,叫“先生”的头伸进喉咙里,将“海底盘蛇”吃掉,可是这只乌龟始终不听人指挥,后本才先生不治谢世了。其妻戴冬兰,公社时是东峰大队五保户,近90岁去世。 
 
  7.老虎之害 
 
  《舟山晚报》千岛文史版,于2008年6月7日,登载了孙和军先生撰写题为“舟山历史上曾有虎患”一文。其中记述:康熙年间,定海初展,皋泄村朱士凤妻舒氏,十八岁守寡,其继子上山打柴,在归家途中,被虎咬伤。 
 
  这位舒氏继子命真大。小展张天湾余氏“绍”字辈一位太婆可就惨了。据《余氏宗族世系传颂纪要》记述:“八份头太公坟有字碑,名曰‘余绍全’,相传太婆被虎吃了……其时人烟稀少,虎狼随时出现在山下。太婆起得早,去屋后摘茶叶,丧身虎口。”虎害之事,在笔者10来岁时也听吾父说起过。 
 
  小展张天湾余氏,“应”字辈始居,“绍”字辈太婆为第4代,根据推算,距今约290年。皋泄舒氏继子被虎咬伤年代是“定海初展”,距今约320年。这样小展虎害比舒氏继子约晚30年。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东街道下余村余姓繁衍及行辈
 

余姓和中国众多的姓氏一样,其远祖都可追溯到炎帝、黄帝,所以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轩辕氏称帝在公元前2697年,和其后裔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及帝挚合称为五帝。帝挚之后的列朝有唐、虞、夏、商、周。从黄帝至周武王灭商纣建西周,其间有1563年的漫长历史。周武王姓姬名发,在位19年卒,由周成王姬诵即帝位。武王的另一个儿子名叔虞,被成王封于唐(山西翼城),叔虞的儿子姬燮再封于晋,为晋候。姬燮的裔孙晋哀公生子名由余,在西戎入侵战乱时,曾避难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被挽留在秦国任辅政大臣。由余替秦穆公出谋划策,兴国强兵后,于周襄王28年(公元前624)灭了西戎12国。使秦国成就为西方的盟主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宏大事业,由余的功绩为最大。由余去世后,其子孙就以余为姓,以显示自己是名贤的后代,也是为了纪念先祖由余公的功德。 
 
余姓的由来另有三说:①据余氏家谱记载。春秋时,齐国有以“余丘”为复姓的姓氏,后简化为“余”姓;②中国台湾台北余姓宗亲藏有手抄的族谱,谱中记述:余姓出自大禹之后。有二支,一支是禹三子名空,封为余度王,其后代就以余为姓。③另一支是禹二子仲康的庶子少康被封为越王。少康的庶子无余也封为越王,无余的后裔就以余为姓。 
 
综合以上所说,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余姓的姓氏是把始祖名字中的 “余” 字作为姓的。 
 
2007年,江西省铅山县港东乡余源村余英忠先生寄给丹东街道河东余氏族亲一本书名为《中国余氏世系考》的资料文献,述涉余氏始祖的来历,是夏禹之裔苗,少康之三世子“罕”。这和上述③说“少康的的庶子无余也封为越王,无余的后裔就以余为姓”的论点相同。无余(即“罕”)被封越王是在公元前2061年。依此说推算,余姓产生迄今已有4068年的历史了。在《百家姓》的姓氏排名中余姓居52位。 
 
追溯历史,大禹曾治水于会稽,由余的后裔也曾到过古越,无余被封为越王,所以浙江有余姓蕃衍,溯源久远,而且分派很多。唐、宋之期浙东的余姚地区,余氏即为望族。余姚的县名中就含有“余”字。综合现有资料考证,余姚市桐下湖是余氏分派到慈溪、鄞州,奉化、象山各县孙枝的宗基之地。 
 
余姓分派象山最早一支宗脉是丹东街道河东村的余氏宗族,其始祖乾祚公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从奉化市西坞镇白杜的余家埠迁象,迄今641年,已蕃衍了十九代。乾祚的兄弟则分迁鄞州市余家坝。清初顺治年间,余家坝的余氏裔孙伏初公迁入丹东街道上余村,成为该村余姓的始祖。 
 
清初时期另有一支余姓孙枝直接从桐下湖迁入丹东街道河西村发祥。相隔百来年后的乾隆初期,余文公从河西迁出,来到海塘下余发迹落户,成为下余村余姓的始祖。 

2004年4月,鄞州区余隘村余君方先生邀请丹东街道河东村余氏族人赴奉化白杜、鄞州余家坝、余隘村与余氏宗亲相聚,晋谒了余氏先祖贤者余天锡、余有丁的墓道,了解到余氏先辈们曾是朝庭的显宦功臣。 
 
2007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初一)是慈溪市桥头镇车头村余氏大族宗祠重修峻工典礼之日,举行盛大的敬祖尊宗开光仪式。河东余氏族人一行七人应邀赴会,受到车头余姓宗亲的热情接待。瞻观了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35年,现经再次修葺焕然一新的车头余氏宗祠。见到了珍藏多年的古老宗谱,方知车头、白杜、余家坝、余隘以及迁居在象山的河东、河西、上余、下余、泗洲头、三角埭、南庄、珠溪等村的余姓族人都同出一脉,宗基都在余姚桐下湖。车头的余姓是宁波市内最大的余姓宗族,其先祖幸十一公,在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从桐下湖迁籍。迁来时,只有兄弟四人,至今已繁衍了二十七代,成为拥有三千多户,一万余口的大族。现在大都是第二十六、二十七代行辈的裔孙。 
 
依据前述宗源情况,宁波市政区内的各市、县(区)的余氏族人的行辈排字应该是统一的(少数地方除外,如象山峰北余姓是从淳安迁籍)。自从余氏分派到各县后,由于异地分散居住,或世事变迁等原因,到了近代,各地或各村的余氏世系排行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目前,有的地方,子女名讳,不按排行约束,自行取唤,所以差异就更大了。 
 
丹东街道河东村余氏宗谱已于2004年重新续订,续订后的宗谱,沿袭旧谱纪录,重申确定河东余姓世系排行次第为:“乾德怀应大,舒道日宏继,兆隆宗家绪,明新亦世昌,其之奚先达,端克耀祖功。”以始祖乾祚的字第排在首位。 
 
编者走访河东族余氏宗谱重修的主持人余增法先生,了解到增法先生是“绪”字行第,是河东余姓中的最长辈,其下子孙是“明”、“新”辈,现已发祥到“亦”、“世”之辈。 
 
编者又走访上余余氏族人长辈,得悉以余绪生(如生)兄弟三人辈分为最大。上余余氏族谱保存完好,由85岁高龄的余明厚先生珍藏。房长余明初也已85岁,其子、孙的字第是“新”、“亦”辈。 
 
之后,编者再访河西村余姓族人,该村诸姓中余姓人口占一半以上,以“明”字为最长辈。有明宏、明来(松来)、明显三兄弟在世。明宏现年75岁,其父是“绪”字辈,其子、孙是“新”、“亦”辈。 
 
通过三次走访调查,了解到河东、河西、上余三村的余氏族人,虽然始祖分别从白杜、桐下湖、余家坝迁来,但其世系排行字第仍然统一相同,证明三村余姓都同出一脉。 
 
但下余的余氏排行却和上述三村不尽相同了。究其原因,必有其来龙去脉。编者为搞清情况,开展一系列调查研究。 

下余村余姓自乾隆初迁籍发祥蕃衍,到1956年“八·一”台灾前全村已有余姓126户,人丁550口。逞逛肆虐的“八·一”台风洪潮,虽吞没夺去余氏族丁344人。但在重建家园经历53年后,2009年下余村余姓仍有200余户,近600人,比灾前还要多。编者查阅户籍资料又通过与余氏族人日常接触交谈,了解到目前余姓以“善”字辈为最长,族长余善唐先生,现年91岁。其上的父辈是“作”字,都已谢世。其下的子、孙、曾孙、玄孙代分别是“述”、“光”、“宗”、“祖”、“仁”字各辈分。按照下余村余姓的现行行辈字第与河东族谱的排行字第相对照,无一字相同。由此看来,下余村余氏与河东等三村的余姓似乎不属同宗没有渊源的了,这就要和前述“宁波市政区范围内各市、县(区)的余姓,同源一脉”的观点相左了!编者决心要找出历史线索和事实证据,来阐明下余余姓和河东等三姓余姓是同源一脉的结论。 
 
编者与下余余氏族人一起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和实地察访,从四座现存的下余余氏先祖坟墓的墓主姓名中,发现余氏始祖三代的行辈字第与河东族谱排行吻合,才搞清了真相,印证四村余姓同出一脉。下面所述的是调研过程。 
 
2007年8月7日上午,编者偕同下余村老年协会负责人余光田、余光律一起,到下余门前涂一带考察故海塘老碶闸的遗址,在接近老塘岸黄金蓬地段发现了一座余氏先祖的坟墓。该墓被多株高大茂盛的乔木所遮蔽,远看犹如一处茂密的树林,过路者不留意是看不到墓之外形的。墓的座向,背东南,朝西北。蛇蟠石横墓碑,长可2米,高约0.8米,厚0.15米。上覆平石板亦较宽厚,墓碑两旁附立石栏柱,雕刻花纹。墓碑、覆石板、石栏柱组成前护墓栏栅,构筑紧密,保存完好,无被盗掘的迹象。因墓周均被荆棘所蔽,不能见到墓背的形状。经扒开了坟前树枝杈,钻入走近墓前。用桶拎来清水洗去附在墓碑上的泥污,又从桔场借来蓄电灯照明,才看清了墓碑上的刻字。墓碑正文自右至左二字一行排列,共八行楷书:“寿乾余公继闵大人故妣蒋氏孺人之域”。立碑记年直书一行:“嘉庆十九年二月。”立碑人:“曰孝子余兆□□□。”(注“□”是字剥蚀的记号) 
 
8月19日中午,编者与余光律老人去察看位于西墙弄地界以南百米田畈中的另一座余姓古墓。此墓较为高大,基本完好。墓基高出平地有0.5米,横墓碑刻“皇清故考余公兆庆大人故妣谢氏妣吴氏孺人之寿域”的碑文,但立墓年份与立碑人的姓名字迹都已剥蚀。唯有立碑人(儿辈)的排行一只“起”字,尚可端详辨认

8月22日上午,编者邀请河东余氏族长辈余增法先生,由余光律老人引领,同往赤坎游仙寨公墓区,在中部的最高一级墓层找到了一座余氏先祖的移建墓。该墓顶部及四周均用现代建筑材料构筑,但墓碑、护栏、石柱、墓坑覆石板等都是原物,棕红色蛇蟠石构件均完好无损。特别是横墓碑的刻字,字迹端正清楚。墓碑正文楷书:“皇清故考余公继美大人妣史氏安人之域”。立碑年份:“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月”。立碑人:“孤哀子余兆铭、兆吉、兆行、兆庆率孙起源、起泰、起伦、起祥、起常、起盛、起泉、起龙同泣血拜立”。墓碑两旁有墓联柱,柱头各雕坐狮。墓联:“樁萱相维□□□,儿孙世代拜蒸嘗”。两墓联柱边各镶接等高的护墓石栏,饰雕如意花纹,右方刻“福”字,左方刻“禄”字。 
 
据下余村余氏族人介绍,这座余氏祖先墓,原建在松兰山旅游区大东岙柏树脚地段。2001年因建造黄金海岸大酒店征地时,被迁移于此。(注:黄金海岸大酒店所在地和东沙头海滨浴场地段都属下余村所有。) 
 
按此墓现存石构件外表状况,与下余村黄金蓬那座继闵公墓相比较,此墓:①立墓早(6年);②格局高;③立碑人多。此墓的立碑人(孤哀子)中有“兆庆”的名讳,和下余村西墙弄南墓的墓主之名相同,并且可看出兆庆是继美的第四子。继美的孙辈是“起”字,和兆庆墓墓碑立碑人(儿辈)残留的一只“起”字相符。 
 
这二座余氏祖先墓的墓主继美公、兆庆公都是下余西墙弄余氏房族系的先祖。而位于老塘岸黄金蓬的那座古墓墓主继闵公,则是东墙弄余氏房族系的先祖。所以直到现在,每年的清明节,东西墙弄余氏房族系要各按自家上代的祖宗坟墓,分别进行祭扫。即西墙弄的族系祭扫继美公墓,东墙弄的族系祭扫继闵公墓。 
 
在座谈会上,善毛、仁龙、光田、光律、宗连、宗珠等余氏各辈族人又一致认为,另有一座余氏古墓的墓主人才是下余村东、西墙弄余氏各房族系的公认总太公(注:“总太公”即始祖)。编者闻讯随即往访。 
 
这座总太公墓位于黄金蓬继闵墓的偏东南约百米处,已被杂树野棘所覆蔽。无墓碑和墓墙,整座坟墓的轮廓已难分辨。据陪同人说,旧时,墓前有一棵高大的百鸟不立刺树。今观之,替代的是两株高大的苦楝树。墓周边,地域空旷,据说曾是余姓族人亡故者棺木暂时停厝之处,也曾是夭折弃婴的乱葬场。 
 
有以上四座余氏古墓的存在,足可印证民国《象山县志》、《象山县地名志》记载的下余余姓是清乾隆间自河西迁来的论断。从继美、继闵二墓分别建立在嘉庆十三年、十九年来推断,如果始祖确是总太公墓墓主的话,则始祖来籍下余的年限还要提前,应在雍正或康熙晚期之时。 
 
再从继美、继闵墓的墓主人与立墓碑人的排行来看,两座墓主的行辈都是“继”字,立墓碑人,子辈是“兆”字、孙辈是“起”字。这“继”、“兆”二个行辈与河东余氏族谱中的“继”、“兆”字第相同。如果总太公是继美、继闵的父亲,则行辈应为“宏”字,按此推理,从族谱行辈概念来说,《象山县志·氏族表》记载的下余余氏始祖余文应作“余宏文”。既然下余余氏的“宏”、“继”、“兆”三代先祖的行辈字第都和河东族谱相符,为何从“起”字辈开始的排行却又都不同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编者又去请教知情者。 
再从继美、继闵墓的墓主人与立墓碑人的排行来看,两座墓主的行辈都是“继”字,立墓碑人,子辈是“兆”字、孙辈是“起”字。这“继”、“兆”二个行辈与河东余氏族谱中的“继”、“兆”字第相同。如果总太公是继美、继闵的父亲,则行辈应为“宏”字,按此推理,从族谱行辈概念来说,《象山县志·氏族表》记载的下余余氏始祖余文应作“余宏文”。既然下余余氏的“宏”、“继”、“兆”三代先祖的行辈字第都和河东族谱相符,为何从“起”字辈开始的排行却又都不同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编者又去请教知情者。 
 
编者拜访《“八一”台灾受损情况回忆统计表》的制表人“述”字辈老人余谒良先生,得悉谒良先生的父亲余宝林是“善”字行辈,曾是建国前海塘龙王庙的最后一任柱首,也是下余余氏族谱的藏谱人。余谒良先生年轻时常要翻阅余氏宗谱。从宗谱的记载中知道下余的余氏宗祠始建于乾隆25年岁次庚辰(1759)。又见到宗谱中定下的下余余氏宗族世系排行字第是:“文仲国孟,尚受元乐,起作善述,光宗祖仁,清望志孙”共二十字。这二十字世系排行字第与现任下余村党支部书记余宗珠抄留的排行字第字样相对照全部符合。(注:该余氏世系排行字第是原下余余氏族长余善怀留传给余述富,再转交给余宗珠的。) 
 
以这个世系字第来分析,下余村余氏自始祖宏文公迁入后,经三代繁衍,余姓已有相当多的人丁,才有可能在乾隆25年创建宗祠。在创祠的同时,也极有可能新定本宗的世系排行字第,一改河东族的行辈字第。新定的下余余氏族排行字第从“起”字辈开始应用,“起”字辈以前的列祖先宗,原有名字,另行上推追认。新世系排行延续至今,已到“祖”、“仁”之辈。这就是下余余姓现行的行辈字第与河东等三村余姓的传统字第截然不同的奥秘所在。 
 
再从下余余氏宗祠创建在乾隆25年的史事来推理,前面提到的论述“下余始祖来籍本地的时期应当在乾隆初或更前的雍正甚或上推康熙晚期”的论断是有历史事实为依据的。 
 
河东、河西、上余、下余四村均曾建有规模较大的余氏宗祠,其创建年份不尽相同,惜都于1956年遭“八一”台风洪潮所毁。下余余氏宗祠的遗址尚在,位于贤昌江老碶闸西首,祠堂河以北,袁家东侧,占地一亩多。原宗祠大门前即是赤坎、寨里通往下余龙王庙、新碶头的大路,乃是下余古村落的中心地段部位。
 

宁波的余氏家族的由来


宁波的余氏最早发源于唐朝时期,距今1000多年,而在中华民族的百家姓中,“余”姓已存在2600多年之久。据2006年1月27日的《中国人口报》资料介绍,余姓目前在中国姓氏排行中列第四十位,约有630万人口。关于余姓的起源说法很多,记载较多的说法是:余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功臣———由余。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夺取了十二个西戎小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秦穆公为了嘉奖这位功臣,不但把下邳(今江苏、安徽交界一带)作为由余的封地,还特许他的后代子孙可以用其名字为姓,因此由余的后代有的姓由,有的姓余,余姓就此慢慢发展起来。 
    自古以来最高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意志,经常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美其名曰“赐姓”,其实其中蕴含的统治者个人的褒贬观念十分强烈。前面这一桩算是褒的,下面来说贬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余姓也曾经历过不少变化,就拿和余姓很相近的“佘”姓来说,它们之间还有一段割不断的渊源。据在余姚发现的《桐下湖余氏遗谱》记载,东晋明帝时,一个名叫余讽的殿前都尉常与明帝议论朝政。一次,余讽又直言进谏,让明帝十分不爽,大喝一声:“余讽啊余讽,你真有能耐。看看你那名字,余就是我的意思,讽就是讥讽,你取这个名字就是天生和朕作对的吧?”明帝随即将其“余”姓出头的一竖抽掉,赐姓“佘”,音同“蛇”。一来示意余讽及其后代永不出头,二来谐音其舌如蛇,祸从口出。余讽回家后,想到自己竟为皇上所忌,内心十分忐忑,干脆改名“佘顽”,从此变成一块不出头的“顽石”。从这以后,余讽的后人都改为佘姓了。 
    到了唐朝,佘姓后人被准予恢复余姓,余姓后代又人丁兴旺起来,并且为了显示自己家族终于盼到出头的一天,许多地方余氏祠堂的匾额和余氏宗谱上,都将“余”字的中间一竖的笔画又向上延伸出一截,比一横更高,表示余氏已真正出头,直到现在许多余氏后人还保持着“出头余”的书写习惯。 
    分散于民间的余氏宗谱合在一起,从一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宁波古代人民从山区迁往平原,又从平原迁往沿海的人口迁移方向,是一幅从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历史画卷。 
    一套家谱  一部地方史 
 

 余氏迁入宁波,大约是在余氏复姓以后。目前余氏在市区及各县市都有分布,据余君方先生从民间现存的一些宗谱分析,传承脉络比较清晰的主要有: 
    一、余姚“桐下湖余氏”。这一脉是自唐朝迁入的,可以说是有记载的最早迁到宁波境内的余姓家族,以后的其他余氏分支都与这一脉有所关联。桐下湖大约在今日余姚东南街道殷家湾一带,余君方先生在这里发现了一本珍贵的《桐下湖余氏遗谱》,其中记录了许多唐前旧事,包括前面所述的“余姓改佘姓”事件,在其中就有所记载。在这本家谱上,还有许多名人题字,比如北宋范仲淹就题有“余氏遗谱,子孙保之”8个字,署名留言题字的还有文天祥、王十朋、赵孟頫、方孝孺、朱熹、史嵩之等,可谓名人荟萃。 
    二、奉化“金峨余氏”和“泰桥余氏”。其中,金峨余氏堂名为“树德堂”, 泰桥余氏堂名为“报本堂”,后者是前者的分支。金峨余氏现在的聚居地是奉化余家坝,目前当地余姓人口仍占90%以上,且保存有族谱。金峨余氏是唐朝会昌年间从余姚桐下湖迁到奉化余家坝的,桐下湖的第三代传人“百四公”为金峨余氏先祖,最难得的是百四公的墓现在还保留在余家坝,是极为珍贵的一处历史遗迹。金峨余氏从唐朝末年开始,繁衍几代之后就进入了兴旺期,目前大多数的宁波余姓人口均为这一支的后人。 
    三、鄞州“岐阳余氏”和“梅湖余氏”。 岐阳余氏曾出过余有丁一门望族,明朝万历年间在宁波市区紫薇巷一带比较兴旺。这一支余氏家族现存500多户。梅湖余氏的族谱尚存,其中可以看到这支余氏的始祖被尊为“五妹公”,迁居于鄞州梅湖一带的时间是明朝洪武初。但明代以前的族谱都已散失,现存的族谱历经清代康熙、乾隆、咸丰、光绪年间历代后人的修缮,遗存至今,里面的内容完整翔实、脉络清晰。梅湖余氏家谱上的堂名是“四本堂”,“四本”的含义是“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这些祖训蕴含着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价值取向,到现在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慈溪“上林车头余氏”。现该族人口主要居住于慈溪,堂名“文萃堂”。这一支的族谱可谓图文并茂,内藏几幅精细的余姓名人画像,这些人均曾担任过朝廷重臣。虽然这本族谱修编年代较晚,对这一族余氏家族的来历并未交代清楚,对宋朝以前的记载也语焉不详,但其中有这样的一副对子:浙水家声远,桐湖族派长。对宁波余氏最早由余姚桐下湖繁衍发展而来的记载作了肯定。 
    五、宁波“余隘冰厂跟余氏”。这一支余姓后人传说是南宋余天锡望族的一支后裔,碑记先祖即为鲁国公余天锡。
 

   余君方先生意味深长地说,一本宗谱既是家族演变史,也是地方史。读懂了那些厚重的宗谱,就能掌握一个地方的人文脉络、历史沿革,甚至地理地貌的变迁。这些分散于民间的余氏宗谱合在一起,从一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宁波古代人民从山区迁往平原,又从平原迁往沿海的人口迁移方向,是一幅从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历史画卷。 
    ■链接 
    今日宁波余氏主要聚居地 
    宁波市区江东、余隘、南余;余姚桐下湖(现名殷家湾);奉化白杜、余家坝、泰桥,慈溪(原余姚)桥头余氏、新浦;梅湖余氏、岙底余余氏;霞浦胜利村、通山村;梅墟、小港、陆埠;九龙湖河头余氏;镇河沿江、余严(又称“余氏十八耷”);象山河西、河东、上余、下余、珠溪东乡、泗洲头及三角地。
 

宁波北仑区镇海区余氏人口及源流

余姓   2595人,贵驷庙隔河余家,清康熙年间由福建迁入衍族,分支有大市堰余、骆驼火?路头余、爱登余、港塘余、白墙余、万嘉桥余等六房,后又分支禾丰村假山头余、大市堰余、汉塘沈余周等。河头余家,南宋淳熙年间徙自徽州。霞浦通山余家,南宋时由鄞西集士港迁入。澥浦余严余家,明中叶由余姚逍路头余家迁此。贺驾桥余家,明末迁自奉化

一,余学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