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复性熬夜!这种致癌物,你每天都接触!

 龙在飞op4opwes 2020-03-24

“禹医生,我最近记忆力很差过门就忘事、白天精神很差,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在浙大二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禹华良的诊室,小夏(化名)吐露了自己深深的担忧。经过详细的问诊后,禹华良医生评估,小夏的问题出在“报复性熬夜”,是睡眠不足引起的生理反应,而与小夏同样“缺觉”的人不在少数。

神兽入睡后

父母一键开启自由按钮

小夏从事的是设计行业,平时工作不算太忙,能正常上下班,但平均下来一年中也有一个月,每天需要加班到九、十点钟。在没生娃之前,小夏11点上床睡觉,每天还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生娃后,小夏的睡觉时间急剧下降,“在孩子2岁之前,经常半夜起来要照顾娃,睡眠断断续续。孩子大了后,虽然不需要起夜了,但自由的时间更可贵了。”

白天上班,下班带娃是小夏每天的日常,只有等娃睡着了,她才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有时候明明很困了,但她就是熬着不睡,也要躺在床上刷手机、看电影、玩游戏、或者佯装看书充实自己,跟流逝的表针死磕到一点,完成一天当中的最后一道仪式感。同样习惯性晚睡的还有小夏的老公,“感觉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自己的时间。”

不过当第二天闹钟响起的时候,小夏强撑开迷离的双眼,脑子里快速转过一丝念头:

禹华良医生说:

大脑中的褪黑素对睡眠有促进作用,褪黑素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当晚上光刺激减弱,松果体合成褪黑素的酶类活性增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也相应增高,在凌晨2-3点达到高峰。

熬夜影响了体内褪黑素分泌,长久‘报复性晚睡’会导致睡觉质量下降、睡眠不足,最终出现了记忆力衰退、白天精神不佳的状态。

“熬夜”是一种致癌物

“报复性晚睡”的爽来自哪?

长期熬夜容易出现上火、影响内分泌系统、伤害皮肤、造成抵抗力下降,引发多种慢性病等问题。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熬夜定义为2A类致癌因素,这个级别和油炸食物是同一等级的。熬夜伤身的道理大家都懂,纵然熬夜有万般不好,但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的在“报复性熬夜”。


根据《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在90后人群中,31%有晚睡习惯,60%以上觉得自己睡眠不足,只有5%的人,认为能享受好睡眠。

“报复性晚睡”的快感来自哪里?

禹华良医生说

这种爽感其实是一种“补偿心理”

白天我们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工作、人际关系,留给自己一个人的时间便少得可怜,只能通过熬夜弥补这一天的遗憾,维持心理的平衡。

当然除了“补偿心理”外,有些人的晚睡,纯粹因为自控能力不佳,有拖延症。“没办法控制自己学习生活的人,也很难掌控时间,睡觉拖延行为也会更严重,而自控能力相对好的人,睡觉拖延现象相对少些。”

如何早睡?

用行动管理时间、情绪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支队伍,大脑是统帅,四肢各个器官是小兵,要打好早睡这场胜仗,关键是大脑要懂一些领导和管理的智慧,带领小兵们用行动管理好时间和情绪。如何提高大脑的领导力、小兵们的执行力?

禹华良医生的建议是

多些奖励犒劳

增加独处时间

提高自控能力





1

多些奖励犒劳

当白天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就默许自己在一些小事上适当放纵,比如吃些甜点、玩会游戏,白天得到了满足,晚上就不会有强烈的“代偿”心理。

2

增加独处时间

每天有一小段时间,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可以彻底的放空。比如洗10分钟的热水澡,静坐冥想,或者只是欣赏窗外的风景,发发呆,这会让你的情绪更加健康。

3

提高自控能力

提前规划睡眠时间,如果晚上定的睡眠时间是11点,那你可以在9点钟和10点半调两个闹钟。第一个闹钟,提醒自己差不多在10点钟结束一天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个闹钟,提醒自己该准备洗漱等睡觉的事情。这样一套富有仪式感的程序下来,生理激素便会做出反应。即使我们想“报复性熬夜”,“生物节律”也会控制你不会熬太久。



(视频约5分钟)




文 / 陆雯

主编 / 郑名智

监制 / 曹漪洁 葛芳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