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与流程

 网际飞音 2020-03-24
一种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花卉繁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蟹爪兰繁育技术。



背景技术:

蟹爪兰(Zygocactus trurncatus)原产南美巴西。仙人掌科,蟹爪兰属的多年生肉质观赏植物。由于蟹爪兰开花正逢元旦,其花朵娇柔婀娜,光艳若倜,明丽动人,特别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成为冬季室内的主要盆花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精品年宵花之一。

蟹爪兰产品类型丰富,可塑性强,产品有无根种片、生根种苗、9cm速生小盆栽,12cm中等盆栽,又可以做成15cm精品大型盆栽。目前产区主要分布于江浙沪、北京、天津、西昌、成都、青州、吉林、广州、昆明和福建等地。国内年产蟹爪兰成品盆花达500万余盆,年产值过亿元。

随着家庭园艺深入人心,小盆栽、小品种迅速崛起。国外蟹爪兰种苗在国际市场上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欧洲、日本、韩国等生产商的竟相征订,进入我国市场的品种资源非常有限。从近两年蟹爪兰盆花消费市场的动态来看,蟹爪兰盆花种苗销量持续增长,专业化生产商的出现也让种植者更加注重品质,专业化周年生产将成为今后蟹爪兰盆花市场的发展趋势。

花卉产业价值链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欧美的种苗、种子、种球公司在盆花产业价值链的顶端,赚取大部分产业利润,国内盆花企业在生产时离不开种苗供应商,国内各类花卉产品中有品种权的产品很少,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国内花卉企事业单位需要重视技术研发,培育自有品种,向产业价值链的顶端转型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蟹爪兰种苗市场的需求,提供一种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用做种苗进行扦插繁殖的单茎节成熟蟹爪兰种片放于方盘内;

(2)将穴盘填满配置好的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将填好基质的穴盘放置0.5天-1天后用于扦插;

(3)扦插时先用刀片插入栽培基质中,然后拔出刀片,将蟹爪兰种片的下端插入因刀片插入而留下的缝隙中,蟹爪兰种片插入土中的部分应占整节种片长度的2/3,每个扦插孔中均匀的插入4个种片,最佳扦插温度为15℃-25℃;

(4)整个穴盘插满后,将穴盘放在苗床上,在摆放扦插种苗的苗床上挂上黄色黏虫板,并拉起遮阳网进行遮光;

(5)扦插后10天内不浇水,10天后浇第一次水;第一次浇水之后基质湿度应保持在60%-80%;

(6)扦插40天后开始每两周施肥一次,施肥EC值控制在1.0-1.5之间;

(7)种片顶端开始抽生新的茎节,扦插种片上方第一级新茎节完全成熟后即可出圃销售或者上盆。

本发明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各种茎节长度、大小的蟹爪兰均采用单茎节扦插法。

本发明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为体积比为12:5:1的进口泥炭、椰糠和河沙配置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穴盘为54cm*28cm*5cm的50孔穴盘;填满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时,将基质均匀的填在穴盘中,不采取任何按压,将高出穴盘顶端突起部分的基质用条形铁板将其刮平。

本发明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填好基质的穴盘放于无风避光的阴凉处放置。

本发明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黄色黏虫板为25cm*25cm的黏虫板,悬挂后的黏虫板下沿距离扦插种苗20cm最佳,每两张黄色黏虫板之间的最佳间隔距离为4m。

本发明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0%。

本发明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中,第一次浇水后的浇水频率根据天气情况和穴盘中基质的干湿程度而定。

本发明中,蟹爪兰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扦插繁殖,春季扦插的蟹爪兰种苗,一般5月底开始出售或者上盆,秋季扦插的蟹爪兰种苗一般10月底开始出售或者上盆,一般将每穴种苗移栽到的花盆里进行蟹爪兰小型盆花的生产。

同现有技术相比(以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151779.1和中国发明专利CN201010566840.6为例),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

(1)同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151779.1(下称文献1)相比,二者的插穗规格和扦插深度不同:

现有技术中(文献1),插穗选择是至少2个茎节(如图3),插穗插入深度至少1/2;本发明专利的扦穗是单个成熟茎节,插穗插入深度至少2/3。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反复摸索研究发现,采用单茎节扦插(如图2)且最多留茎节长度的1/3在空气中,可以减少叶片蒸腾作用,由于蟹爪兰生根需要至少20天以上,在此期间叶片蒸腾作用全依靠茎节内水分,如果暴露在外面的茎节较多,蒸腾量大,待生根时茎节失水严重,萌发新茎节的数量少,且生长势弱。改良后茎节大部分躲在基质中,暴露的茎节面积较小,蒸腾量少,生根后,茎节仍很饱满,萌发新茎节的能力较强,数量多,生长势强,优势非常明显。

另外,现有技术中(文献1)外部茎节较长还未形成根团的情况下,浇水易造成茎节倒伏不直立,影响整体株型。本发明专利中,茎节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较少,浇水影响不大。

(2)本发明创造性的采用刀片辅助扦插,可以避免因茎节直接用来扦插而造成的茎节底部损伤,从而引起腐烂,增加成活风险。

(3)本发明对整个繁殖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如增加了挂粘虫板,拉遮阳网,并对施肥、浇水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技术参数的改进,所培育的蟹爪兰整体品质大大提高。

(4)现有技术中(文献1)用20%的椰砖和80%的品士进行配比,扦插时用水喷湿基质。本发明采用的基质为蟹爪兰专用基质即体积比为12:5:1的进口泥炭、椰糠和河沙配置而成,使用前晾置0.5-1天后再用于扦插。本发明基质配置后晾置0.5-1天可以防止基质过湿,现有技术中扦插前喷湿基质,但扦插时基质过湿会造成茎节腐烂,因为现有技术中茎节暴露较多所以对基质湿度要求较高,但是湿度过大又容易造成茎节腐烂。相比下,本发明的工艺改进更具创新性。

(5)现有技术中(文献2)的温度控制在20℃-28℃,湿度控制在40%-60%,50%的遮阳网遮光。而本发明对扦插细节和栽培技术关键环节进行了改进,如浇水、施肥、防虫等,其中也包括对环境的规定,但是本发明方法的气温为15℃-25℃,该温度正是春季和秋季的昼夜温差两端范围,现有技术中(文献2)的20℃-28℃,如果是自然环境温度应为夏初季节。本发明的基质湿度60%-80%,现有技术中(文献2)是空气湿度40%-60%,空气湿度受天气影响较大,不易控制,因此本发明操作性更强。本发明所采用的遮阳网的折光率不同,无论温度还是遮光,本发明均是通过对春秋扦插时大量对比试验分析后所作出的选择。现有技术中(文献2)的扦插温度较高、遮光较少,茎节容易失水,空气湿度又较低,不利于生长。本发明在研究过程中在3月-7月一直进行扦插生产,发现5、6月份扦插的茎节成活率明显低于3、4月份扦插的茎节,生长势弱,考虑高温容易引发病害,光照强度过大,温度较高均不利于生根和萌蘖。因此,本发明在温度、湿度、遮光等诸多方面对蟹爪兰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创新。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繁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扦插方法的效果照片;

图3为采用现有技术的扦插方法的效果照片;

图4和图5为采用本发明方法的繁殖过程的照片;

图6为采用本发明繁殖方法成熟后的蟹爪兰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用做种苗进行扦插繁殖的单茎节成熟蟹爪兰种片放于方盘内;各种茎节长度、大小的蟹爪兰均采用单茎节扦插法;

(2)将穴盘填满配置好的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将填好基质的穴盘在无风避光的阴凉处放置0.5天-1天后用于扦插;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为体积比为12:5:1的进口泥炭、椰糠和河沙配置而成;

其中,穴盘为54cm*28cm*5cm的50孔穴盘;填满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时,将基质均匀的填在穴盘中,不采取任何按压,将高出穴盘顶端突起部分的基质用条形铁板将其刮平。

(3)扦插时先用刀片插入栽培基质中,然后拔出刀片,将蟹爪兰种片的下端插入因刀片插入而留下的缝隙中,蟹爪兰种片插入土中的部分应占整节种片长度的2/3,每个扦插孔中均匀的插入4个种片,最佳扦插温度为15℃-25℃;

(4)整个穴盘插满后,将穴盘放在苗床上,在摆放扦插种苗的苗床上挂上黄色黏虫板,并拉起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进行遮光;黄色黏虫板为25cm*25cm的黏虫板,悬挂后的黏虫板下沿距离扦插种苗20cm最佳,每两张黄色黏虫板之间的最佳间隔距离为4m;

(5)扦插后10天内不浇水,10天后浇第一次水;第一次浇水之后基质湿度应保持在60%-80%;第一次浇水后的浇水频率根据天气情况和穴盘中基质的干湿程度而定;

(6)扦插40天后开始每两周施肥一次,施肥EC值控制在1.0-1.5之间;

(7)种片顶端开始抽生新的茎节,扦插种片上方第一级新茎节完全成熟后即可出圃销售或者上盆。

实施例2

如图1-2、图4-6所示,选用蟹爪兰6个品种共6000个单茎节的种片,3月10日制备好扦插基质,准备好穴盘,开始进行扦插处理,每个茎节无论大小插入基质中的部分占到整个茎节长度的2/3。每个孔里扦插4片,每个品种扦插5盘。扦插后将穴盘摆放在宽为1.79米的苗床上,拉起折光率70%的遮阳网,挂起25cm*25cm的黄色粘虫板,黏虫板悬挂后下沿距离扦插种苗20cm,每隔4m挂一张。扦插时通过温室环境调控将温度控制在15℃-25℃。扦插10天后开始浇水,40天后开始施肥,施肥EC值控制在1.0-1.5之间,生长期间基质湿度应保持在60%-80%。种片顶端开始抽生新的茎节,扦插种片上方第一级新茎节完全成熟后即可出圃销售或者上盆。

蟹爪兰6个品种共扦插了30盘,进行生根种苗的栽培处理,共繁殖种苗1500穴,管理完全一致(如表1所示)。

不同蟹爪兰品种生根种苗的繁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用做种苗进行扦插繁殖的单茎节成熟蟹爪兰种片放于方盘内;

(2)将穴盘填满配置好的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将填好基质的穴盘放置0.5天-1天后用于扦插;

(3)扦插时先用刀片插入栽培基质中,然后拔出刀片,将蟹爪兰种片的下端插入因刀片插入而留下的缝隙中,蟹爪兰种片插入土中的部分应占整节种片长度的2/3,每个扦插孔中均匀的插入4个种片,最佳扦插温度为15℃-25℃;

(4)整个穴盘插满后,将穴盘放在苗床上,在摆放扦插种苗的苗床上挂上黄色黏虫板,并拉起遮阳网进行遮光;

(5)扦插后10天内不浇水,10天后浇第一次水;第一次浇水之后基质湿度应保持在60%-80%;

(6)扦插40天后开始每两周施肥一次,施肥EC值控制在1.0-1.5之间;

(7)种片顶端开始抽生新的茎节,扦插种片上方第一级新茎节完全成熟后即可出圃销售或者上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各种茎节长度、大小的蟹爪兰均采用单茎节扦插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为体积比为12:5:1的进口泥炭、椰糠和河沙配置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穴盘为54cm*28cm*5cm的50孔穴盘;填满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时,将基质均匀的填在穴盘中,不采取任何按压,将高出穴盘顶端突起部分的基质用条形铁板将其刮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填好基质的穴盘放于无风避光的阴凉处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黄色黏虫板为25cm*25cm的黏虫板,悬挂后的黏虫板下沿距离扦插种苗20cm最佳,每两张黄色黏虫板之间的最佳间隔距离为4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遮阳网的遮光率为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第一次浇水后的浇水频率根据天气情况和穴盘中基质的干湿程度而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蟹爪兰生根种苗的繁殖方法,即:(1)将用做种苗进行扦插繁殖的单茎节成熟蟹爪兰种片放于方盘内。(2)将穴盘填满刚刚配置好的蟹爪兰专用栽培基质。将填好基质的穴盘放置0.5天‑1天后用于扦插。(3)扦插时先用刀片插入栽培基质中,然后拔出刀片,将蟹爪兰种片的下端插入因刀片插入而留下的缝隙中,蟹爪兰种片插入土中的部分应占整节种片长度的2/3,每个扦插孔中均匀的插入4个种片。(4)整个穴盘插满后,将穴盘放在苗床上,在摆放扦插种苗的苗床上挂上黄色黏虫板,并遮光。(5)扦插后10天内不浇水,10天后浇第一次水。(6)扦插40天后开始每两周施肥一次。(7)扦插种片上方第一级新茎节完全成熟后即可出圃销售或者上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