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8年后才参加公考,笔试面试双第一,我做对了什么?

 zzbjackie 2020-03-24

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吧,我是一名30+的宝妈一名,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企业上班,平时也很少看书,不过我上学的时候成绩还可以,18年6月的时候决定考公务员,那时候孩子3岁了,送去上了幼儿园,我也正好有时间。18年国考之前我一直都在职备考,直到国考打脸后,我就报了培训班,进行系统学习,全职备考。

我参加的考试一共有4场(包括一次事业单位考试):

第一次,18年国考,在职备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严重打脸,两科总分还不到120分。不过也给我留下宝贵的教训,为上岸打下了基础。

第二次,19年成都事业单位,第5名,没有进面。

第三次,19年四川上半年省考,排名第二,不是自己心仪的单位,只是去试一下。

第四次,19年四川下半年省考,是我心仪的岗位,笔试第一,面试第一,同时也是当天全场的第一名,小小的得瑟一下。

算了算,备考时间差不多一年,在职半年,脱产半年。

工作8年后才参加公考,笔试面试双第一,我做对了什么?

我平时空闲时间喜欢刷一下我们公考的社区,发现目前考公的人无非以下几类:

第一类,就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们,他们有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和报名优势,如果铁了心努力一把,很可能一次就成功,当初我们班上就是5个考公务员的,4个都上岸了。

不过,现在的大学生都想先在社会上拼几年,再考公务员。所以,就有了第二类公考人群,那就是非常多的在职考公人员,他们工作几年之后,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但是呢,由于客观条件不足,要兼顾上班和学习,还有许多宝爸宝妈,要照顾孩子,所以他们通常是考了很多次才成功上岸的。

我们备考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时间不够用,压力大,学习方法不对,决心不够,懒惰……基于这几种情况,我想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做法,希望能对备考的大家有用。

工作8年后才参加公考,笔试面试双第一,我做对了什么?

1. 坚定决心很重要!

为什么首先就讲到决心呢?因为很多人考公务员都是不够有决心的,要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要么是家长逼着考。我之前就是这种状态,当时上班除了比较累以外,工资待遇都还不错,就想着考不考得上都无所谓。备考就是两三天听一次网课,空了刷刷题,周末也不想着备考,就想出去玩。而且我看到有些地方120+就上岸了,我心想,随随便便也能考120多分吧。结果现实是啪啪打脸,我才考110多,而且我们岗位第一是140+,听说是全职备考一年了。

在那之后,我就明白了决心的重要性。做任何事情,没有坚定的决心,就不会认真去做,就不可能会做好,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考上公务员,第一步就是要有坚定的决心。

工作8年后才参加公考,笔试面试双第一,我做对了什么?

2. 正确的学习态度

对于离开学校很久的我们来说,应届生一次就上岸的故事,并不适用于我们职场人士。因为时间久了,就算你以前是学霸,在考公的学习方法上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所以我们一定要系统性地学习。拿我自己来说,我之前就是完全没有学习计划,今天学言语,明天学判断,刷题也是东一题西一道,也没有错题总结。上了考场脑子完全不够用,所以我们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吊儿郎当学习,记住4个字:脚踏实地!

工作8年后才参加公考,笔试面试双第一,我做对了什么?

1. 关于做计划

学习是一件讲究方法的事,也是需要规划的事。尤其是对于我们上班族备考的人来说,做一个完整科学的计划非常重要。

首先,来谈一谈如何做计划?我们可以在网上查到每年考试的大概时间,来计算离现在还有多久,是半年,三个月,还是一个月,时间长短不同,计划也不同。

我做的计划是先听课,再练相应模块的题,这一部分是打基础,基础越扎实越好,如果时间充足,可以用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来做这些事情。考前一个月就可以开始练套题了,上午练行测,下午练申论,如果是上班族,就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当天完成的任务,就在后面打一个小钩,并且记录一下刷题的速度,正确率这些信息,方便之后总结。

工作8年后才参加公考,笔试面试双第一,我做对了什么?

在计划表中,我没有给自己规定几点到几点做什么事,因为如果被打扰,就会影响下一步的计划,所以在设置计划表的时候,要给自己留一些弹性时间,并且注意,不要一天安排自己做很多事,大概率是完不成的,而第二天又有新的事,这样堆积起来你就不想做了。

2. 学会做归纳和总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己学习刷题过后,一定要做总结,每天总结,每周总结,每月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学习的状态,错题,思路,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每天总结的错题,隔一段时间又拿出来重做,看还会不会做错。

工作8年后才参加公考,笔试面试双第一,我做对了什么?

我当时是会把错题的解析都自己写一遍,然后总结了自己省份考试常考的考点,以及错误选项常常设置的陷阱,如果你做完题不知道它在考什么,为什么错,那么这道题你就白做了。可以试试这样去总结一下,帮助非常大,了解了考试的出题习惯和考点,就好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80%的题都是一些常规题,只有20%的难题偏题用来拉开差距,这就需要多练题,见得多了就多一种思路。

以上是老淡的一位考友口述的公考经历,相信对大家有所启发吧,对于大多数公考人来说,考试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那些一次就考上的,备考的过程中也是充满挫折的。她说她最感谢的是家人对她的支持,所以,对各位宝爸宝妈们来说,家人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那样或许达成目标会更快一点。在职考公不易,互助才能上岸,关注我,每天分享公考故事,读书写作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