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手中的伏特加

 Oumuamua 2020-03-24

1941年冬,莫斯科。

德军已经在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里冻了好几天,元首的豪言壮语,也不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就在这个时候,不要命的苏联人又端着波波沙发起了冲锋。

面对苏军排山倒海的气势,德军在战壕里吓得站都站不起来(也可能是冻的):该死,这群俄罗斯人还是人吗?实际上,喝了高浓度伏特加酒的苏军,确实已经不是一般人了,他们已经被战斗之神附体,化身成为真正的战斗民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至少消耗了2.5亿升伏特加。苏联人直言不讳:他们之所以能打败德国人,是因为有两样武器,一个是波波沙,另一个就是伏特加。面对冰天雪地,伏特加可以为苏军士兵保持身体热量;面对食物短缺,伏特加可以充饥抗饿;面对德军的凶残,伏特加让苏军士兵无畏无惧。

在寒冬中痛饮酒精,仿佛能带给苏联战士无尽的勇气,瞬间变身战斗民族。为什么莫斯科没有眼泪?因为神奇的斯拉夫民族只相信手中的Vodka(伏特加)。

早在17世纪,伏特加就成为了俄国军人的重要军需品。18世纪,俄国彼得大帝专门颁布法令,称“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有妻子胆敢把正在喝酒的男人强行带走,将会被处以鞭刑”,换句话说就是,“在俄罗斯这块土地上,喝酒中的男人,神圣不可侵犯”。

斯大林本身就钟爱伏特加,在二战中,伏特加也成为了犒赏将士们的最佳礼物。至今在俄罗斯的军校里,还保留着用超大酒杯满饮伏特加,才能毕业的传统。

其实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看来,喝伏特加和白酒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伏特加的原料可以是淀粉类原料,如小麦、黑麦、土豆,也可以是水果。二战期间物资奇缺,但漫山遍野的野果到处都是,这就成为了伏特加能够大量生产的保证。与白酒需要长时间发酵不同,伏特加的发酵只需要2~4天,然后就会用蒸馏机进行二十多重过滤,彻底清除杂质后,才造就了味道纯正、清澄透明的伏特加酒。

虎哥对伏特加酒的感受是,看着像水,喝着也像水。不香不辣,不烈不醇,但入口柔顺,没有复杂的味道,这种液体顺着食道慢慢滑向胃里,引起一丝丝抽搐, 一团团温暖才渐渐展开。然而,就是这如水一般的伏特加酒,冲垮了德军号称战无不胜的装甲军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