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

 air1605 2020-03-24

梁山上的三股意识形态

关于宋江起义的说法有很多种,水浒传里的人物和事件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多少是虚构的,很不好判定。只能就书说书,就着书里存在的人和事来谈。但即使书中不存在的,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代表着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或者一类人、一类事,对我们深入认识中国人的特点、思考社会现象、历史变迁同样有帮助。

水浒传中的人物多是些性格明显甚至极端的特殊人,他们是混江湖的,与普通的黑道不同的是,他们的规模更大、组织更有序,拥有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108个头领各有自己的位次,36天罡72地煞,有寨主、副寨主、军师、机密军师,有五虎上将,也有步军头领、马军头领,表面上是人人平等,背后却是等级森严、尊卑有序。

他们聚在一起,有共识驱使。王伦时代为财,“断金亭”就是一种象征,落草为寇、打家劫舍,乱世之中避难,突破传统礼教和法度,只为保命和享乐,主要靠得是金银财宝拉拢人,可以说乱世中人最原始的求生欲和物质丰裕的北宋时代的拜金欲,将他们纠合起来,当然其他的比如兄弟情义、哥们义气、礼义廉耻、孝悌等也发挥作用,但拜金是主导。

晁盖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就转变为义气,晁盖曾反复强调自己重情重义,这从他东溪村骗雷横救刘唐、智取生辰纲后救白胜、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攻打曾头市为刘唐出气等行为中,可以看出,晁盖的人生信条就是纯粹的哥们义气,对金银财宝和官位看的不是那么重,虽然比王伦那拜金主义进步些,但兄弟情义是个非常模糊的东西,不成文、不明确,随意性很大,也不可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作用范围比较小,终究有局限性,所以晁盖难成大气候是必然的。

宋江上梁山后,第一时间绣了一面“替天行道”的大旗,提出了鲜明的政治口号,他对山寨里的人说,“我们哪个人生来就是强盗,都是朝廷奸臣当道、诬陷忠良,才逼得大家上梁山”,此口号一处,可以说是一呼百应。一下子洗白了所有人身上的罪名,不管是杀人放火的、打家劫舍的、开黑店的等等,身上犯下的罪恶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最恰当的理由。

梁山中的好汉,可以说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官府将吏,有市井小民,有和尚道人,有土匪流寇,有文人墨客,有贵族大户,等等;上梁山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的,有向往已久的,有经人介绍拉拢的,有被梁山看中设计陷害的,有跟随主子一同上山的。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当时宋朝的统治是失败的,自己的子民宁可违背法度纲纪也要离开,反映了当时社会确实黑暗到一定程度。他们聚集到一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种力量、一种共识推动着走,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一种意识领域的东西,具体的说应该是他们对朝廷统治的绝望、对社会不公的痛恨,一种对安稳、自由、闲适、幸福生活的追求。

宋江一下子抓住了大多数人的内心,把兄弟义气一下子升华为保国安民,把私人欲望上升到国家民族高度。这也是宋江的高明之处,也是武力值极低的他能做“一把手”统帅全寨的核心原因,他的认识高度确实比其他人要高一个层次。再加上仗义疏财,见人就给钱,为人灵活、善于疏通关系,也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所以能够稳定大局。梁山中能够理解宋江到这个层面的,只有吴用,其他的人基本都是随大流,或者凭直觉。

但宋江的格局终归是小,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忠君爱民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在济州府,那里是孔圣人诞生地。宋江只想做个大官,并不想推翻宋朝腐朽的统治,也不想把底层人民解救于水火之中。他想的是成为大官后,可以凌驾于平民和部分官员之上,那样就算光宗耀祖。

为了达成他的这个目标,他提出了“替天行道”这样的口号,表示自己并不想反叛,落草为寇只是权宜之计,有朝一日皇帝肯启用他们的话,也必然欢天喜地。后来竭尽全力不惜牺牲燕青色诱李师师主动争取招安成功,却又遭到蔡京、高俅排斥而四处征讨辽军和叛军,最终还是被朝廷里排外的奸党设计陷害致死。

方腊在眼界上要比宋江高远些,他能够看到朝廷气数将近,也能组织起一只庞大的反叛力量,并自封为皇帝。如果持续壮大,说不定真能成为朱元璋之类的人物。如果宋江的老家不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济州,而是南方的荆州、江州或是西方的秦晋之地,那宋朝的灭亡可能会加速,汉族被蒙古族统治的历史也许会改写,一种文化传统对社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残忍又神经质的黑旋风

水浒中最让人毛骨悚然、突然抖机灵、起鸡皮疙瘩的情节,好几个都发生在黑旋风李逵身上。一个是张顺抓到非要治宋江于死地的黄文炳之后,绑在柱子上,这个黑大汉当着众人的面,从黄文炳腿上开始,一刀一刀把肉片下来,旁边生一堆火,吃起了烧烤。而且不自己独享,在场的人人有份。吃得差不多了之后,用尖刀抛开黄文炳的胸膛双手掰开,取出心脏与众人做醒酒汤喝。这种做法真可谓令人发指,在场的很多好汉被彻底惊呆了。

“秉公执法”的黄文炳可以说是水浒中死得最惨的一个,比被射成“刺猬”的张顺还要惨上几倍。李逵没把吃人肉当回事,仅书中写到的他除了黄文炳之外,还吃过李鬼的肉,就是那个冒充李逵劫道的那位,假李逵劫了真李逵,靠家有九旬老母的谎言,不仅免了一死,还赚了李逵几两银子。后来撞见李逵在自己家里寻吃的又想下蒙汗药抓住送官,结果被李逵发现砍死了。吃饭的时候只有三升米没菜没肉,看到李鬼的死尸一拍脑袋,“哎呀,我真是个大笨蛋,这不是有肉嘛”,然后从李鬼的腿上割肉下饭吃。

被李逵吃得这两个人,一个是官场中世故圆滑、油腔滑调、诡计多端、多嘴多舌、趋炎附势的老油条,另一个是谎话连篇、骗人感情、恩将仇报、好吃懒做的小混混。可见施公对这两种人,尤其是第一种人的恨是多么的痛彻心扉。就是这样一个毫无理性、神经间歇的杀人狂魔,身上也有人性。他有颗原生态的孝心,对老娘是言听计从,对哥哥李达也算尊敬,就是对半路劫财的李鬼还能动恻隐之心给几两银子,在寿张县做县令时,断案简单粗暴但有效,甚至还有点小智慧。

除了他娘,李逵最听宋江的话,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是一种丧失原则的奴性服从,没有任何判断和思考能力。他曾说“我就是宋江哥哥的影子,这颗头什么时候想要随时拿去”,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就是这样这个杀人魔王,没死在战场上,没死在敌人手里,没死在朝廷奸党手里,却死在了自己平生最崇拜的偶像手中。如果说宋江对朝廷是愚忠,那李逵对宋江就是奴忠,从这个角度看,当时虽然是封建社会,但很多奴隶社会的遗毒,还是被继承下来,底层民众的思想并没有觉醒。

大多数人只是在忙忙碌碌中过生活,哪管是哪朝哪代,谁是统治者。基层的群众都是这样,有好日子过就无造反之心,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就会揭竿而起、群起而攻之。如果生在太平盛世,社会公平公正一些,李逵也许只是田间一个有力气的农夫。而乱世中的权势熏天、欺行霸市、横行乡里的不良现象,偶然与李逵这样的人触碰到,他心中恶的一面便暴露无疑。李逵的惨无人道也不能全怪他这个个体,那黑暗的世道也是有责任的。

忍气吞声的豹子头

上梁山之前逆来顺受,自己的娇妻被人欺负,不敢放声,软弱可欺的性格,与惊人的战斗力形成鲜明对比,实力再强(智商或者武力、本事)又怎样,情商不足、性格缺陷的人也注定悲剧。被发配的路上,董超、薛霸,用沸水给他洗脚,他都能忍,受尽各种侮辱,可能对朝廷还抱有一丝幻想。即使在野猪林,还主动受缚,对别人的阴谋毫无防备之心,自己的娘子被人调戏,又被高俅设计勿入白虎堂,陆谦的恩将仇报,从八十万禁军教头沦为囚徒,被冤枉、被欺骗、被侮辱,这样的窝囊气都能忍。其实林冲谁都没得罪,要说祸根缘起只是在于自己的老婆长得太好看,被高衙内看上,才引发后来一系列的悲剧。被迫休掉妻子,最终林娘子被逼上吊自杀,老丈人也气死了,可以说家破人亡。

但就是这样痛苦的人,总有上天庇佑,怎么都死不了。野猪林里,鲁智深出手相救,火烧草料场时林冲恰好出去喝酒了,半路躲雪进了一座山神庙,又恰好听见了陆谦等人的谈话,这才彻底放弃了抱有的幻想。善良的人走到哪里也被人欺负,就在走投入路上梁上之后,又遭遇王伦的嫉贤妒能、百般刁难。晁盖上山之后,王伦同样极力排斥,但这次林冲没有选择忍耐,而是来了一次大火并。但火并之后,却匪夷所思的将寨主之位让给了晁盖,可见林冲这种懦弱性格的人是担不起“一把手”的。关于招安,林冲内心应该是有矛盾的,一方面他出身体制内,必然不想永远落草,也想再回到体制内;另一方面,对高俅的痛恨,对堕落世道早已绝望,况且与高俅这位高官有不共戴天之仇,即使回去也会继续被刁难。继续受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上级的管辖,想想就窝火,林冲是能忍,但这种忍是有底线的。

被活剐分食的黄通判

王伦、吴用、萧让、金大坚等文人,黄文炳的智商是很高的,这不可置疑,一是在浔阳楼上读到宋江的诗之后,瞬间意识到其中的反叛意识,在梁上的军师吴用设计伪造蔡京回信后,一下就判断出是伪造的信件,还判断出戴总伙同梁山企图半路营救宋江。单从这件事上看,黄文炳的智谋不在吴用之下。

作为朝廷的通判,在北宋时期,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虽然通判是个副职,但可以直达天听,并且对地方长官有监督权,在当时绝对是个高级官吏。

监督监察之责,是黄通判的本分。宋江在公开场所题写反诗,作为囚犯和曾经体制内的人,这绝对是重大的政治错误,向本地长官反映这样的事,是他的分内之责。至于宋江抓到黄文炳之后的诘责,“我与你素无冤仇,为何要百般害我?”就显得滑稽可笑。宋江口口声声说要为国尽忠、替天行道,但将尽职尽责的黄通判现剐火烤,这又作何解释呢?不仅如此,还将黄文炳一家上下四十余口全部杀光。

一肚子坏心眼的教书先生

吴用本是教书育人的先生,表面是仁义君子,内心却是奸猾狡诈之徒,为了让大名鼎鼎的卢俊义上山,不惜使用坑蒙拐骗下三滥的手段,现在假扮算命先生,用“数月之内有血光之灾”的屁话故弄玄虚引卢俊义上钩,又在他家墙壁上提反诗蓄意陷害。本来是有钱有势的大员外,却被陷害成为反贼正法,最终逼上梁山,逼他的不是官府而是吴用。

“智取生辰纲”一节,所谓的“智取”也是吴军师的主意,要钱不要命的赤发鬼刘唐不知道从哪里获取的内部消息后,去找晁盖,机缘巧合凑成晁盖、吴用、刘唐、阮氏三雄和公孙胜所谓“七星”。吴用一个教书先生,不好好的研究学问、教书育人,脑子里想得都是金银珠宝、打家劫舍,出了馊主意,在黄泥岗麻翻杨志一行护镖人员。这次给自己找的理由是“这些都是民脂民膏,本是不义之财,劫了就对了”。这分明是无理也要争三分的狡辩之词。这些不义之财,给蔡太师当生日礼物天理不容,难道供强盗吃喝玩乐就理所当然了吗?事实表明,晁盖一伙劫掠生辰纲之后,并没有把这些财宝用于国计民生,而是自己分了。这些财富并不是晁盖一伙创造的,但是却被他们据为己有,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劫财自贪却成了义举,都讲不通。

再有,在晁盖一伙上梁山遭到王伦回绝后,看到林冲有意火并王伦,便出主意煽风点火、添油加醋,让王伦惨死林冲刀下,同时又将晁盖一伙强宾压主的嫌疑洗的一干二净。那王伦本是一介书生,武力值为零,而且心胸狭窄、胸无点墨,却偏偏占山为王,确实担不起“一把手”的位置,但对上山来投奔他的人,却是很礼遇,拒绝也是比较委婉的,还白送金银,何况考虑到这是一帮闯下通天大祸的罪犯,惹怒了朝廷来剿灭山寨也是很大的威胁,可以说做得并没有错。

以血还血、打抱不平的花和尚

鲁智深原名鲁达,智深是他的法号,绰号花和尚,这个花不是花心的花,而是花绣的花,只因他身上有一身花纹刺绣。原来是一名提辖官,也算是体制中人。人们印象中的鲁提辖是个神力,三拳便把有镇关西之称的郑屠户打死,因大柳树上鸟窝里的鸟打扰他吃酒,一生气把它拔出来了。

鲁达是个痛快爽利的人,喜好打抱不平,听到金翠莲哭哭啼啼的打扰他和史进吃酒便生气,得知其中原委后大发雷霆,并果断采取措施,直奔郑屠户家找茬。鲁达充满对弱者的同情,还能从他对林冲的感情看出。林冲被发配,他不放心,便一路尾随,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一命,并一路护送。

鲁达做事是干脆而不是莽撞,办事干脆直接有效,比如看菜园子的时候,对付那些个泼皮无赖,先给他们点厉害,然后又允许他们可以适当的偷点菜拿去卖,把一帮小弟兄们整的服服帖帖的,最后鲁达因躲避高俅的报复而离开菜园子,那帮小弟兄们为了给他出气,冒着风险,设计让高衙内做不了男人,可见他们对鲁达是真感情。

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鲁达是个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人,小霸王周通要强娶桃花庄刘太公的女儿,正好被他撞见,假装对刘太公说会“会说姻缘,能让那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回心转意”,自己脱的赤条条躺在姑娘的闺房里,那周通黑灯瞎火的摸到了一个毛茸茸的肚皮,先吓个半死,又被鲁达劈头盖脸打了一顿。后来,在桃花山上鲁智深见李忠和周通都是小气、吝啬之徒,就趁其不备,将他们喝酒的金银酒气踏匾拿走了,差点把李忠和周通气死。对付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手段。

关于水浒,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人物。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书中透漏出的对男女不正当关系的痛恨,潘金莲和西门庆、张三和阎婆惜、潘巧云和裴如海、李固和卢俊义之妻等奸夫淫妇,下场都很惨,尤其是潘巧云被割破肚皮,将心肝肠肺挂在老树上,让秃鹰啄食,可谓残忍至极。

比如,梁山集团攻打祝家庄、曾头市、青州、高唐州、大名府,击退童贯、高俅的围剿,再到招安后远征大辽、南灭方腊,大大小小战斗,都有其目的,背后也隐藏着当时深刻的社会背景,比如地主豪强盛行、官府腐败黑暗、军队战斗力弱、国家民族内忧外患等等,这部著作反映的是朝代更替、社会动荡、英雄辈出,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交错相织的特殊历史时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再比如,地煞星中的孙立、吕方、郭盛、焦挺等人的武力值极高,甚至能列入五虎将,神机军师朱武的智谋也不在吴用之下,可见梁山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突出人才也不能得到重用。值得思考的人物,比如,做过梁山老大又不在一百单八将内的晁盖,杀人无数又八十而寿终的天伤星武松,武力值爆表却死于文人之手的卢俊义,功成身退的公孙胜、鲁智深,审时度势的柴进、李俊(后来带着童威童梦到泰国做了国王)……一部水浒传,只名利二字。(文|韩乃栋 图|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