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枣强古王善友村董子后裔徙山东考略

 荷香月暖 2020-03-24
摘自:https://new.qq.com/omn/20190413/20190413A01TJ8.html

一族数支出棘津 业迁齐鲁几百年——古王善友村董子后裔徙山东考略


 作为一名董氏后裔,我对董氏家族的起源、变迁、繁衍的历史,有一种特殊的天然情怀。近几年,几乎寻遍了山东各县与董氏家族有着历史渊源的多个地方,参加了多次有关董氏家族的学术研究活动,同时阅读了大量与董氏家族相关的资料,对董氏家族的历史及迁徙有了一定了解,对其中一些断谱少续、谬记讹传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得出初步结论,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所得结论不一定正确,试图以抛砖引玉作为研究交流,敬请方家匡正。现就对枣强古王善友村董子后裔徙山东考略大胆的说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枣强县旧县村董子祠

  一、王寿村董姓为董仲舒次子董符起之嫡传后裔

  枣强,古称棘津 ,千年古县,历尽沧桑,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置县,因枣木强盛而得名。清凉江、索泸河平行纵贯全境,千年流淌。清凉江畔有一个千年古村——王寿村。现这里居住着一个三千人口的大家族——董氏家族。

  王寿村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汉初年,该村董氏先祖可追记到西汉大儒董仲舒。据明代万历年间枣强县志记载,王善友是董仲舒的儒林挚友,因生活清寒,受董仲舒之邀,寄居于董氏庄园西寓。董仲舒名之为王善友村。

  董仲舒的次子董符起,早年就读于董氏庄园家塾,后移居王善友处砥砺磨练,王善友对董符起悉心教诲,董符起对王善友尽心侍奉,使其安享晚年,愉悦而终。数年后,董仲舒携长子徙河间、赴长安、治江都,廷陈三策,敦化文明……。董符起则往来奔波于董氏庄园,毕生居住在王善友村,世代繁衍,家族兴盛,村落规模不断扩大。王寿村,即汉代名王善友村,如今划分为两个行政村――前王寿村和后王寿村。

  然而自汉至明,几经更替,天灾人祸不胜枚举――兵燹频仍,水旱接连,虫瘟不断。家庙、祖茔、屋舍、族谱……遭受着无情的摧残,特别是在金、元两代,董氏族谱遭致两次毁坏,前代渊源因以失传。据该村《董氏家谱》记载:“金天会四年,河水涨溢,淹没城郭,官民庐舍族谱沦落,遂致世系难考……元至正四年至十年,水旱灾害持续六年,人免于患,而谱书再次中断”。由此可知,王寿村的谱书于1126年遭致水灾,在1344年再次被水冲毁,古村风貌也荡然无存,但《董氏家谱》自董志先一代得以再次重修。

  二、 明代永乐年间王寿村董氏六位先祖的迁徙及背景

  元末明初,山东作为主战场,经历了元末农民起义、明代北伐之役、靖难之役三次战争,加之灾荒连年,瘟疫泛滥,造成山东人口锐减,田地荒芜。为巩固统治,恢复生产,明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先后于洪武、永乐两个时期,下旨向山东等地实施大规摸移民。董仲舒次子董符起的后裔累世耕读传承,至董志先一代,恰值明代永乐移民时期。他的六个儿子亦不乏其列,被卷入枣强大移民的洪流中。

  据王寿村《董氏族谱》记载:“始祖讳志先,生八子: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八人。叙起吾祖士敬,住后王善友村,士明住前王善友村,三支士能迁山东济阳县董家道口,四支士安迁章丘县康家庄,五支士诚迁寿光县弥河,六支士新、七支士廉、八支士宽同迁章丘县张家林”。“太始祖董志先有两房夫人,原配陈氏生长子董士明、次子董士敬、三子董士能、四子董士安、五子董士诚;继配朱氏生六子董士新、七子董士廉、八子董士宽。”这说明,王寿村董氏家族于永乐二年向山东迁发五人:董士安、董士诚、董士新、董士廉、董士宽;永乐四年,董士能又迁往山东。至此,董氏家族六位先祖背井离乡,天各一方。原籍只留下董士明、董士敬兄弟二人。

  据寿光丹河《董氏世谱》记载;“吾三支讳士能公原住枣强县张家庄,于永乐四年初迁济阳董家道口,含辛茹苦惨淡经营至永乐十三年,留鼐、鼎固守基业,亲携雪、林、会选迁仓颉圣地寿光定居丹河,至今已成旺族……”现该支后裔分布情况如下:寿光市:纪台镇(张家庙、凤凰庄子、任家庄)、田马镇(田马村、南夏、北夏、圈子、孟家桥、步家桥、宋家庄、毕家庄、阁后张、北屯、西庞、葛家、娄家庄)、洛城乡(任马村、查芦村、刘家尧、阎家庄子)、稻田镇(西丹河、北慈、北董、德盛张)、安丘市的儒家林、平度市的高羊山庄、潍坊市的望庄、青州市的冀家庄子、济南市的槐荫区等。留居济阳的两支其后裔迁徙地应为阳信、无棣、利津等地。其中,部分后裔迁至山东的平原县及河北的清河、南宫一带。该支现有人口已达万余人。

  董士安于明永乐二年迁至山东章丘康家庄,两房夫人,卒于康家庄葬于董氏祖茔,生四子,原配赵氏生二子:勤、宗,继配姜氏生二子:鉴、茂。据《董氏世系图序》载:鉴、茂墓在康家庄董氏祖茔,茂后迁岳家寨。勤、宗墓在高唐寨村,高唐寨村原名董高唐寨村,现属章丘市黄河乡管辖,距康家庄只有八里之遥,该村存有清代中期修置的巨大董氏家谱。据该支后裔董武生老人讲,传说康家庄村西原有一座董氏祠堂,在祠堂的后面筑有三个巨大的土坟,坟中无任何葬物,可能是留居康家庄的一支所建,祠堂作为本支祭祀所用,三个土坟为纪念其他三位老祖所筑。

  董子石像

  董士安后裔大多迁至京津地区,弃农经商者大有人在,始建于道光年间(1830年)地处繁华的北京前门大街北口谦祥益丝绸总店,就是该支后裔董连元帮助一代儒商孟毓溪(章丘旧军镇人也是枣强移民后裔)所创,并任该店掌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到顶峰,现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支系其中一部分人沿着鲁中向南一路迁徙,在莱芜、泰安和临沂等地能找到他们的足迹。2016年10月枣强县移民文化研究会赴山东高青调研时,带回一张董氏墓志铭拓片,墓志铭文载:“诰授武德骑尉讳连城,字完璞,系出汉中大夫仲舒董子之裔,先世居冀州枣强县王善友村,明永乐间有讳世安者,迁居章邑之西北康家庄,世家十三世传武德骑尉……。鉴于对家族动态的高度观注,通过多方联系,经康家庄董氏宗亲董恒坡、董传舰确认,该墓志铭是先祖墓中之物,文革时期祖茔被掘,墓志铭弃至村中数年,后被文物爱好者收藏。应康家庄董氏宗亲请求,我积极于枣强县移民研究会沟通,最终联系到山东高青术青博物馆的王术青馆长,经积极协商,最终将墓志铭请回故里。经考证该墓志铭中诰封称谓为董连城经商孝税所获。

  董士诚是董志先与原配夫人陈氏所生五子中最小的一位,于明永乐二年随陈夫人一同落籍于山东青州益都董家庄,也是当时迁徙距离王善友村最远的一位。从董家庄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及规模可以看出,当时陈夫人和小儿子董士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陈夫人卒于董家庄,并葬于董家庄董氏坟茔。董士诚生育二子:长子董珍(字仑峰)、次子董珖(字少峰),董珖后来改过两次名谓,分别是董华、董理。

  董珍二世五门、三世十一门、四世十八门……这个庞大的家族目前留在董家庄的只有长门一支极其微小的一个小分支。董珖三世三门、四世五门、五世八门……董珖迁至寿光市前留镇王里村后,自行将权威性家谱进行了改动,将二世遗漏。三世只有三支,且将名讳“江”、“淮”、“河”改为“清溪”、“双溪”、“次溪”……现王里村也仅仅存有董珖一支微小部分的后裔。

  现王里村的族谱用一块红布裹着,盛放在特制木盒内,抽拉处订有两个铁钉。此谱2002年重修后,只有在2007年9月本支后裔董孝忠和2013年《董思恭传》的作者董敬斋两人打开看过。尔后又加了封条,且看家谱前,还被要求先洗手下跪,行大礼后方可阅览。

  通观青州潭坊镇董家庄与寿光前留镇王里村家谱,只有六世后才形成本支较为完整的世系派衍(董家庄六世为文、王里村六世为思)为何六世以前董士诚次子董珖家谱出现如此紊乱现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经分析恐怕与其家族发生某种动荡有关。

  董士诚的两个儿子为何分居?董珖为何选择王里村?到现在仍是个迷。董珍、董珖五世“得”字辈就有十七门之多,而董家庄与王里村只留下两支,其余十五门后裔迁徙到何处?家谱中也没有注明。绝大部分族裔下落不明。经多次考证得知,现高青县马家村、桓台县贾庄的董姓是董珖的后代,族谱中很少记载一代人口中的政治背景。这也许与族人传说的董士诚后裔私自铸币、违反王法、纷纷逃亡有关。

  董士新、董士廉、董士宽,于明永乐二年与生母朱氏同迁山东章丘张家林。二夫人朱氏卒于张家林,葬于张家林董氏祖茔。张家林的《董氏世谱》记载:董士新生二子:长子董敏、次子董俊,一人练武,一人习文。且长子董敏仕至指挥同知,诰封怀远将军。所以在该支谱书中有始祖志先、二世祖士新赠怀远将军的称谓;董士廉生一子董钊,至五世已分四支:董玉、董能、董九皋、董九龄;董士宽生一子董佩,至五世无考。

  张家林是章丘的古村重镇,人口三千余,现董姓在该村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总数在二千五百人以上,偌大的董氏族群同居一庄,在我族生息繁衍中为之甚少。清代中叶,董氏后裔董在广为方便交通联系,出巨资在张家林西修建石桥一座,被誉为“狮子桥”:桥栏上由十六只雌雄狮子,这些狮子有的仰天长啸、有的与子嬉戏,栩栩如生,桥身完全用大石堆砌而成,可与河北省的赵州桥媲美。现为该村的标志性建筑,被章丘市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朝乾隆年间,张家林董氏后裔董运修一代名医,曾为山东籍朝廷大员李化龙之母治愈脑瘤,痊愈后李化龙便赏官帽一顶,另赠豪宅一处、顶床一张,在当时被传为佳话。由此种种足见董氏家族当时之鼎盛。迁居张家林的董氏后裔,大多长期居住于此,至于周边地区肯定有他们的后代,像明水的小楼村董姓便是其后裔的二次迁徙。

  枣强县大原书院

  三、留居王寿村董氏后裔的后续迁徙

  从王寿村董氏族谱的记载中我们获悉,仅前王寿村始祖董士明支系从八世(明朝嘉清年间)至十五世(清朝乾隆年间)又有多位董氏先祖陆续迁往山东。如一门董福九世孙董天喜徙山东;二门董贵十三世董世荣徙山东;三门董广十三世董有尚徙山东郓城;三门三支董武十二世董尽忠徙山东郓城;十三世董有杰徙山东腾县。尽管如此,被遗漏登记者还是大有人在,迁徙至汶上县的董氏先祖董宗便是很好的例证。

  汶上县属山东省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在这里居住着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7)从王寿村迁徙来的董士明始祖后裔,他们在家谱序言中写道:“自始系出广川,汉儒仲舒学不窥园,诗书继世,嗣裔象贤,历代蕃衍瓜瓞绵绵,萃族而处,环居祠钦,自明景泰天灾,我鼻祖宗与兄讳宣同焉其行来汶南,兄至齐高,我祖再徒多前名存为李尹村……。”经查证核对,他们是前王寿三门三支董震的后代,董震生六子:宗、宁、崇、宗山、宪 、宝。宗是长子,谱序告诉我们他还有一个叫董宣的哥哥一块迁徒来到汶上。为此笔者查阅了前、后王寿两村现存的董氏族谱四、五世祖的名讳,遗憾的是还是没有找到董宣其人,这可能是迁徒后无继,没有记载的缘故。可以肯定的是董宣应该是后王寿始祖董士敬的第五世孙,和董宗同辈(堂兄),按当时迁徙规定,同宗兄弟只能分开立家。这一族群寻找自己的祖源长达几百年之久,他们甚至来到了距离王寿村咫尺之遥的董故庄,没有进一步走访,终成撼事百年。

  这一具体事例说明:家谱的记载存有不完整性。前王寿族谱中只记载了八世至十五世。各个世系中都有可能有迁徙的族裔存在,只是族谱没有记载罢了,许多迁徙先祖的名讳也就这样被遗漏了。

  枣强县董子公园

  四、溎河董氏先祖董士贤与阳信渊源

  谈及寿光溎河董氏先祖董士贤,族内各支系大多有这样的传说“董士廉是董志先七子首迁山东章丘张家林,又迁阳信最后迁至山东寿光溎河改名董世贤”。尤其在寿光、青州更是家欲户晓、人人皆知。但这个传说确系误传――“世贤”非“士廉”。

  关于溎河董氏渊源,2009年10月宗亲董孝忠就曾撰文,举多项例证做过质疑,2014年3月在章丘宗亲董凤增的帮助下,获得了章丘张家林的董氏族谱(士新、士廉、士宽三位始祖整体族谱),越发感到传说有误。2014年赴山东参加“齐鲁大地亲情行”活动后,习阅宗亲昔日质疑并加以考证,得出如下结论。

  1、 传说缘由;两支不同支系的董姓连宗连谱。阳信—济阳不足百里,当时又只有董世贤与董士能这两位董姓,都是董仲舒的后裔,不能排除有同姓结拜之因。他们生活在同一区域同一时代,又同时分别由阳信、济阳迁徙至寿光,士贤二世鼒(小鼎应该是连宗连谱后起的);士能二世鼐(大鼎)、鼎(标准鼎),其名讳如亲兄弟。就这样延续了二十余代,六百余年。两人迁寿光后,又与相邻青州的董士诚确立了“三河”董氏兄弟的概念,这也是六百年前的事实 ,貌似亲兄弟,族人意识根深蒂固。其结果造成:“董士廉志先七子,首迁张家林,再迁阳信、后迁寿光溎河改名董士贤”。更为甚者其后裔十二世孙董思恭为其始祖董世贤撰写墓碑记中写道:“按族谱有洪武年间,始祖兄弟三人,自阳信迁至青贤郡分处三河。长讳士贤居溎河、次讳士能居丹河、俱属寿光,三讳士诚居益都洱(弥)河东岸。按阳信族谱系出广川,未知孰是。”碑文留存至今。董思恭为当朝进士,官居四品曾被誉为“寿邑名贤”,其影响力极大,族裔更加深信无疑。

  2、 调研考证实据:前王善友村董氏谱书明确记载:“考吾祖茔在后王善友村西北二里许,墓虽存而名俱失传。故族谱方自士明、士敬、士能、士安、士诚、士新、士廉、士宽八公叙起。……六支士新、七支士廉、八支士宽同迁章丘张家林,各世其居,宗谱传焉”。家谱中明确记载了士廉的迁徙地----“章丘张家林”,并对八兄弟的长幼也做了排序。而寿光“三河董氏三兄弟”却称士廉为长,士能为次,士诚为季,与谱书记载相悖。宗亲董孝忠将阳信李观伟先生提供的阳信《董氏族谱》传阅给我,世谱介绍:“阳信始祖董福有三子,仲安、仲宽、仲文;其二世祖仲安;三世祖颜良字世贤……”。寿光溎河董氏家谱派衍世系为:“始祖董世贤;二世祖鼒;三世祖廷贵、庭王;四世祖文祥、文岱、文学、文和;五世“君”字辈有十四门之多。可以看出董世贤在阳信和寿光有两个不同的支系。章丘宗亲董凤增提供的张家林《董氏族谱》记载:“始祖志先;二世祖士新、士连、士宽;三世祖(后为士连后裔)钊;四世祖钎、岩;五世祖玉、能、九皋、九龄……”。综观以上三份《董氏族谱》可见董世贤其人先居阳信,后迁寿光根本就没有到过张家林。而章丘张家林董士廉从王善友迁居章丘后,一直居住在此,根本就没有到过阳信。通过对比可以断定,两位名字近似相同的先祖原来就不是同一个人。董世贤后人的自述:董世贤阳信世系的第四代、董福的第七代董琦,明嘉靖年间高居朝廷四品大员,在其家谱序言中写到:“按故城、广川皆景州治,汉董子出广川,琦先世居故城,同郡同姓,然同族或否无所考也……”。这说明董琦对祖籍已阐述的非常明白----即故城,然而对自己的族源尚不明确,故而提出质疑。董琦的后人董任远在顺治丑年(1661)在京廷试时,曾咨询故城学者卢培元,得知:“董子故里跨有三州县之地,即景州、故城、枣强也……;则我先世为广川后人无疑矣……”。这说明董任远已对自己的族源有了明确的认知----即董仲舒的后代。

  3、 关于阳信董氏渊源,笔者有幸结识了阳信研究董琦、董邦政的李观伟先生,他提供的阳信董氏家谱卷首记载:“始迁祖是宋庆历年间的棣州司户参军,名字失考,董琦在修谱的时候,以祖莹可靠的年代最远的一世董福认定为一世”。原来这一支董姓是宦游至阳信的,该支系书香聿振、多士从云,出了董琦、董邦政,甚至后来的董思恭等多位名人。另董思恭为丹河始祖董士能撰写的碑文载:“我祖居丹浒,相传与阳信董氏系直隶枣强县籍,迄今十余代矣。”原来他们也是王善友村的董姓族裔,不过是迁故城后去阳信的,和王善友村董氏始祖董志先的胞弟董志鸿一样 ,当时他们的迁徙的地方仅仅是近在咫尺的故城县三郎。在现存王寿村《董氏族谱》的名人历中,注有董琦、董邦政、董思恭的名讳,有时族人还感到疑惑,原来阳信的董姓和王寿村的董姓属于不同支系的大宗范畴,现在我们可以说,阳信的董姓源于枣强王善友村。

  以上例证足以证明,董世贤和我门“士”字辈为同辈兄弟。当时在祖籍、族源不明的状况下和我门三支连宗连谱,加之三河兄弟的确立,流传至今,才造成如此结果,仅此而已。现在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董世贤上祖阳信人,是董仲安之子。与王善友村董姓非为同支、确为同源,和我们是血脉相承的董子后裔。

  董仲舒讲学堂遗址

  五、 “迁发二十四丁”的传说及历史依据

  山东垦利县董集村建于清代的董氏家谱写道:“……二世祖挟母迁

  于枣强传至八世,山左居民廖落,奉旨迁发二十四丁,现考明讳13人,即林公、檩公、木公、楨公、祥公、文公、礼公、米公、叉公、东公、仕成公、世沾公、世奎公、其他无考。沿大清河而居,后黄河夺大清河入海,随成黄泛区,宾州、阳信、乐安、新城、平原、利津、凡隶籍山左者皆我同宗一本,但其世次不可考也。我祖林公在现村驻地落户。”董集村现有人口1400余人,百分八十以上为董姓。

  沧州盐山董氏家谱记载如下:“董之先祖系出豢龙氏,传至汉武帝时,仲舒翁为江都王相,遂家江左。及怀愍大乱被虏至密云县,传至梦麟族仕金为平原尉,没于官,力不能归,遂葬于城南七里,二世祖挟母以迁枣强,传至八世,山左居民廖落,奉旨迁发二十四丁,不数年,祖礼、祖负耒而来,文祖回奉始祖祀,而理祖卜居青城,固吾本若滨州,若阳信、若乐安、若新城、若平原、若利津,但隶籍山左而自枣强来者,皆吾同宗一本也,然其世次不可考矣”。

  两份董氏谱序同时提到的先祖董梦麟生于金代,宦游至平原为平原尉,死于任上,凭当时的条件无法回故乡王善友埋葬,遂即葬在了平原县城南七里。其二世挟母回到了枣强。这两份谱序的记载使王寿村董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金代,其渊源又向上推了近三百年。传至八世按年代推算正值明永乐年间,原来这两份谱序中提到迁徒山东的董氏先祖,及王寿村董志先的六个儿子,都是在明永乐年间从王寿村迁到山东各地的。王寿村的董氏族谱于金 、元曾两次惨遭水患而丢失,王寿村现存家谱只记载了其始祖董志先一支的迁徒情况,这两份谱序较全面的体现了金、元时期王寿村董氏的家族动态,王善友村“迁发二十四丁”决非空穴来风,在以记载家谱的史料上屡屡出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说明在这一时期王善友村大多董氏族裔移徙他乡了。

  关于“迁发二十四丁”族内众说不一,其主要原因是各支系谱书残言断章,缺乏具体实据,但毋容置疑,种种迹像表明,在这一时期王寿村已经成为枣强董子后裔迁徒、移居的轴心。他们从故乡迁出又返回故乡,再从故乡迁出。这一族裔迁徙的文化现象,在迁徙史上十分罕见。充分体现了王寿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和他们对故乡的眷恋,及“迁发二十四丁”历史的真实存在。本文涉及迁徙的董氏祖先也并非二十四人,好在本次调研有了较大突破,期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董氏先祖的迁徙过程更加详尽。

  岁月风化,饱经历史沧桑,经过六百余年的繁衍生息,粗略计算单文中所及王寿村董子后裔在山东的人数可达十万余众,如今在辽阔的齐鲁大地上,每一个角落都有董子后裔的身影,他们承传着先祖的遗风,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大家庭中,创造了无数奇迹,为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观王寿村董氏先祖的迁徙之路,无不充满荆棘与艰辛。迁徙之初看到的只有荒凉的土地、废墟的房舍,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造家园、开荒种田。像一粒粒飘落到他乡异地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扎下了生存的根须,将熟悉的故乡埋在心底,魂牵梦萦的故乡最终变成了永恒的记忆!

  董子祠外景

  六、 明清时代部分山东籍王善友村董氏后裔名人录

  董琦(公元1471-1546)祖籍王善友村(今枣强县唐林乡王寿村),其上祖为宋庆历年间的棣州司户参军,生于山东阳信县大董家村,字天粹,号东楼。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历任山西省高平县令、户部主事、本司员外郎、陕西按司佥事、山西按察佥事、河南存政使司右参议等职,官居四品。

  董琦秉性耿直,不畏权贵,一生历尽坎坷,执政期间,曾多次受到诬奏,四次被革职,二次做牢,面对挫折,不颓唐、不更撤、节操刚贞 。被太使称其“政、学、两善,明于法之用,不失径之体”。

  董琦自幼手不释卷,博鉴群书,少年立志“视天下事无不可为”。做官后“干国事如家中,视百姓如己子”其治学理政节度,对后人影响极深。年逾五旬,辞官归田,在本村私立东楼书院教书育才,20年非公事不进官府,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6)寿终,享年75岁。

  董邦政(公元1500-1581)祖籍王善友村(今枣强县唐林乡王寿村)生于山东省阳信县大董家村的显宦家庭,其父董琦。

  少年时董邦政“天资英敏,为文不落蹊径”在县学里考试,屡屡拔得头筹。然而造化弄人,学兼文武的董邦政没有走上读书做官的坦途。直到1549年才被推荐赴京“省试”,拔为贡生。次年被任命为六合县知县。1553年董邦政因政绩突出,特别是在剿匪方面卓有成效,被升为苏松海防道 佥 事,在任期间,正是苏松及上游地区倭患最严重的时候,经过他亲自指挥的几次大规模行动,倭患得以平息。时任总督直隶,浙江、福建军务的胡宗宪在予朝廷的奏报中称:以往松江沿海一带,如柘林、浦东等处,每为贼巢屯住,据今报,目下并无一贼、民颇安生,此实将士用命所至。”1559年董邦政被提升为山西按察司佥事分巡冀北道,官至四品,后遭奸臣陷害被革职。一直期望能够“ 忠君庇民”的董邦政,在报国无门之后,隐居阳信的私人园林“长春园”于1581年病终,享年81岁。

  董敏:明代,仕至指挥同知,诰封怀远将军,官居从三品.

  董蟾秋:清代,文林郎,陕西安定知县.

  董长春:清代,乙卯科进士,任云南恩乐县署镇沅直隶州事,敕授征仕郎.

  董思恭(公元1692-1788)祖籍王善友村(今枣强县唐林乡王寿村),生于山东省寿光溎河村字作肃、桂川,号雨亭。“幼家贫,曾枵(空)腹读书”。

  曾读于松林书院,为康熙时山东学政黄叔琳之得意门生。康熙丁酉(公元1717年)解元、辛丑(公元1721)年进士,同年参加朝政,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诰授中宪大夫。后出任河南许州知州,历官湖南常州、沅州知府、粮储道。董思恭为官清廉、爱民若子、恪尽职守、夙夜在公、政绩显赫。传世作品著有《晦庵文稿》等,寿光文庙大城殿戟门西侧乡贤祠有祀。丁丑(公元1757年)六十五岁,仕回寿光溎河,戊申(1788年)仙逝,寿高96岁。

  现寿光博物馆收藏有6轴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圣旨,皆是敕封或诰封董思恭及亲属爵位的,圣旨易相皆完好。择其一而录如下:

  奉天诰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秘苑储才妙选,必先吉士;大廷锡类殊荣,爰逮儒臣。尔翰林院庶吉士董思恭,器资醇雅,学识通明。释褐登朝,试职文章之府;分藜寓直,摛华翰墨之林。兹以覃恩,授尔为征仕朗,锡之敕命,於戏!入官筮仕,早为正国之光;稽古增荣,勿替天家之泽。

  制曰: 丕绩奏于中朝,端赖闲家之助,宠章颁乎庆典,宜分齐体之荣。尔翰林院庶吉士董思恭之妻杨氏,早习女仪,克修妇职,鸡鸣交儆,即砥节于素丝,蚕绩执劳,用邀思于紫綍。兹以覃思,封尔为孺人,於戏!巾袿彰和顺之凤,鸾书诞贲,廷陛焕褒嘉之命,象服茂膺。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陕西董氏寻根续谱sxdsxgx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