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水浒传》8:脸厚心黑的宋江

 air1605 2020-03-24

从一个老百姓的立场来看,宋江决不是好人。身为公务员同黑道人士勾结就不说了,他身上的坏毛病也不少。酒是少不了的,色这一方面,宋江虽然掩饰得很好,可决不是不沾。阎婆惜如果没有几分姿色,宋江怎会把她收在房中!不过,当时宋江正在努力博取名声,还不敢太放肆。等到大局已定,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宋江已是百无禁忌。喝了点酒,就在京城名妓李师师的房中捋胳膊挽袖子,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这一次,其实是找错了对象。李师师是徽宗皇帝的相好,见过大世面,在她面前装腔作势,只会惹笑话。跟着去的柴进还是有些水准的,祖上坐过龙椅,在一旁打圆场:“我表兄从来酒后如此,娘子勿笑。”一旁的李逵看不惯这种地痞本色,出手搅局,惊了圣驾,祸闯大了。宋江此时顾不了许多了,自己的性命要紧,丢下李逵溜之大吉。

宋江虽然爱习枪棒,但学的都是花拳绣腿,水货功夫,甚至被穆弘、穆春兄弟和几个小地痞追得走投无路,叫苦不迭,实在大失面子。换了武松、鲁智深、李逵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兴奋加愉快:“买卖来了!”宋江唯一一次展示武功就是杀了自己的情人阎婆惜,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虽然在梁山好汉之中充斥着渔夫菜农、猎户牢子,但是实力派人物还是不少的,像五虎将及武松、鲁智深、李逵等人,无一不是万人敌。形象长得对不起观众的前任小押司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梁山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最大的长处是够厚够黑,为了自己出人头地不惜拿兄弟们当炮灰,这是一众没有心计的江湖好汉做不到的。

受招安之前是在积累原始资本,需要的是笼络人心,这个时期,宋江主要显示出了“皮厚”一面。宋江是个重视结果的,对过程和手段毫不在意。叫兄弟也好,下跪也行,只要入了我的门,以后就由不得你了。他常用的一句口头禅是:“倘蒙将军不弃微贱,就为山寨之主。”不知拿此话蒙了多少人,和刘备的哭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第一次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告诉你:“就当自己家一样。”这话如果当真了,朋友的老婆孩子不只会给你脸色看,多半会把你轰出家门。

晁盖接管梁山时,山寨中当时只有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阮氏兄弟等12人,不久,宋江送去了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吕方、郭盛、石勇9人。大闹江州劫法场之后,李逵、戴宗、张顺,张横,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十一人也上了梁山,他们的入伙介绍人都是宋江。此时,宋江的势力已经盖过了晁盖。宋江上山之后,当时共有40人,除去旧的12人,新人都是亲宋的,无怪乎此时晁盖就要让位了。不过,宋江刚上梁山,尚未站住脚,对梁山的情况还不摸底,何况,也不知道晁盖的让位是真心还是试探,自然不敢答应。只要自己的腿足够粗,梁山老大的位置迟早是自己的,何必急功近利坏了名声!

三打祝家庄,宋江带回了李应、孙立等十二位好汉。等到打青州救孔明时,又带回了武松、鲁智深、杨志、李忠、周通、施恩、曹正等人,坐阵山寨的晁盖此时差不多成了光杆司令。晁盖执意要去攻打曾头市,其实是想借此下山网罗些帮手回来。

虽然宋江已经把晁盖架空,但晁盖毕竟是梁山名义上的一把手,如果他不死,宋江不但做不了老大,将来受招安的大计也难以实现。晁盖的死,对宋江来说是天赐良机,他不但可以荣登帮主宝座,还可以大刀阔斧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晁盖临终前的遗言给宋江设了一道障碍。虽然众兄弟多数支持宋江,但是,好汉是要讲信用的,不能明目张胆地出尔反尔。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宋江一喜一恼。喜的是终于捉住了史文恭,为晁盖报了仇,自己对众兄弟总算有个交代。恼的是手下的众兄弟太不争气,竟然被让一个刚上山的外人实现了晁天王的遗愿。

虽然打赌赢了卢俊义,但明显是不公平竞争,许多兄弟心知肚明,只不过没有人明言而已。为了稳定人心,宋江抛出了一块石碑,不但明确了自己的领导地位,还埋下了受招安的伏笔。梁山好汉对杀人越货很在行,读过书的却不多,对老祖宗陈胜玩过的把戏并不熟悉。

宋江之所以被称为“孝义黑三郎”,不是说他身体黑,而是心黑。为了收服秦明一个人,他策划屠杀了数百良民百姓,晁盖和卢俊义就没有这种魄力。武松、李逵喜欢宋江,愿意做他的铁杆兄弟,原因之一就是宋江能够满足他们杀人的欲望。

招惹了自己的,宋江绝不会手下留情,阎婆惜就是一个例子。宋江虽然没有武松生猛,但从一个弱女子手中抢封信还是没多大难度的,杀死对方完全没有必要。

另一个和宋江有仇的是江州通判黄文炳,为了泄愤,宋江不顾敌我力量悬殊,一定要从重从快为自己报仇。当时,江州城内有上万正规军,而宋江只凭着一百多号人,就敢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和政府叫板,简直不拿弟兄们的生命当回事儿。

黄文炳其实死得很冤枉,一直标榜自己忠君爱国的宋江其实没有理由杀他。宋江的的题诗,赶在雍正、乾隆时早被灭门了。一个囚犯,本身就可能是仇视社会的,取保在外也不安份,说什么:他年若得报雠,血染浔阳江口!”“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一般老百姓哪能说出这种话,完全是陈胜的口气。黄文炳不过是做了一个守法公民应该做的事情,至于他想得到回报,这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想法。换一个角度,假如有人在梁山上写出类似的诗文,宋江能够容忍吗?

受招安之后,宋江开始拿弟兄们的性命做筹码,博取高层的信任。好汉们死了十之七八,总算是平定了四方,可这时候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了。宋江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对政府总是抱有幻想。虽然幻想一次次破灭,却仍然执迷不悟。从这一点看,宋江的见识差远了。比他早生一千多年的田横就知道有过反政府的经历,政府一定会和你秋后算账。当时,刘邦给他开出的价码比北宋政府给宋江开出的高多了,可他仍然选择了自杀。

说到底,宋江还是道行不够,缺乏根底,只适合在社会下层混,爬得太高,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这个圈子不是他这种人玩得转的。招安之后,他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整天闷闷不乐,没有了笑脸,再不像当山大王时那般心情舒畅。遇到智真长老和罗真人两位佛、道大师级的人物,宋江把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希望能够得到高人指点。不过,路还是要自己走的,宋江的背景注定他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

宋江自私的真实面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显示出来。中毒之后,知道自己已是必死无疑,此时,宋江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让自己经营了一生的名声受损。他对李逵太了解了,知道李逵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死讯,必定会再次啸聚山林,同政府为敌。为了自己的名声,他不惜把自己的铁杆粉丝李逵除掉。此时,忠、孝、义都已经没有了,只有功利:一将功成万骨枯,兄弟们的性命都是为自己建立名声服务的。

同宋江相比,晁盖虽然号称托塔天王,心肠却不够黑。即使做出抢劫生辰纲这样的惊天大案,也未伤及人命。到了梁山,做了强盗头子,心肠也不够狠,派人下山打劫,也要定下规矩:“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为救宋江,带了众好汉劫法场、闹江州。看到李逵在江边滥杀无辜,晁盖当即上前制止:“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晁盖在众兄弟中不受追捧,心太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多碍手碍脚,不杀人哪算是好汉。

另一方面,晁盖脸皮薄,个人英雄主义严重,对属下要求太严,这让兄弟们很不舒服。时迁等人路过祝家庄时偷鸡被捉,杨林、石秀二人上梁山搬兵,晁盖当时就要把这两个小偷的同党正法。梁山上的众好汉哪个是个清白的,这种小偷小摸的事情,做过的不在少数。众人见晁盖要树新风,心里都发虚,这个例如果开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刀口就会落到自己的脖子上,因此一起劝住晁盖。

宋江就不同,即使是敌人,也能大度包容。灭了祝家庄之后,遗憾的是“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攻打曾头市,收降了本是仇家的郁保四。樊瑞、项充、李衮本是梁山的对头,可宋江活捉了项、李二人之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添了三个帮手。

晁盖的号召力远不及宋江,只有最初为了抢劫暂时搭伙的公孙胜和刘唐是先找到了他,其他好汉都是冲着宋江才上梁山的。阮氏兄弟当时同晁盖也不相识,是吴用介绍认识晁盖的。想成大事的人要有办法建立团队,把骨干牢牢控制住,晁盖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也就给了擅长人际关系的宋江机会。

听到别人看不起自己,晁盖非要亲自出马和对方比划比划,可是,却不带上最管用的吴用和公孙胜两人,取胜难,逃命也缺了帮手。到了战场上还要亲自操刀上阵,太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了。宋江则不然,到了阵上,习惯性的一句话就是:“谁与我先捉这厮?”自己躲在后面担当总指挥,人身安全有保障。

晁盖嘴上虽然没有抱怨,但心里对宋江却早已不满,否则,当初宋江上山之时,他已经想要让出位置,怎么会在临终前改变初衷?梁山集团能够飞速扩张,宋江居功至伟,晁盖应顺理成章将领导权交给他。如果换一个人做老大,权力斗争是少不了的,这对梁山集团的健康发展不利,可晁盖为什么还这么做呢?

他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既然自己已是必死之人,那就什么都不在乎了。我看穿你宋江的真面目了,现在不想把基业交给你。如果宋江是个守信用的好汉,自然不会篡改遗嘱,也就顶替不了晁盖的位置。如果宋江不按遗嘱办事,那正好可以让众兄弟看清他的真面目,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大家别再跟他混了,我就是你们的榜样。

可惜,梁山上能够理解晁盖深意的人并不多。李俊、燕青虽然领悟了晁天王的意思,但却身不由己,无法脱离梁山的势力范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寻找机会解放自己。

另一位有希望登顶梁山最高位置的好汉是卢员外。以武功来论,卢员工不但打遍梁山无敌手,更是全书的第一高手。身为五虎上将的秦明根本不是史文恭的对手,只能抵挡二十个回合,而卢员外一刀就把史文恭搠下马来,生擒活捉了。征辽时,辽国狼主御弟耶律得重的四个儿子宗云、宗电、宗雷、宗霖都是勇将,两军初次交战,四人同时出战,与关胜、呼延灼、徐宁、索超两员五虎将、两员八骠将斗得难解难分,而卢俊义单枪匹马力敌四个番将,不但未落下风,还了结了一个,剩下的三人吓得临阵脱逃。

不过,卢俊员外自小出身于世家,祖上是大富豪,享惯了清福,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高太尉虽然做了梁山的俘虏,但仍是宋江招安计划的关键人物。不同他搞好关系,即使招安成功,也没有好果子吃。可是,卢俊义却傻乎乎地让燕青把高太尉在众好汉面前摔了个四脚朝天,大丢面子。高俅这样小肚鸡肠的人,怎能不耿耿于怀?恐怕当时就已经想着日后如何收拾你了。宋江就不同,内部兄弟收拾得服服帖帖,对外,即使低级官员,宋江也是礼敬有加。

宋江的让位不过是走过场,演出一场戏而已。以宋江在梁山上的人脉来说,哪有可能让别人来做领袖!幸好,卢俊义还没有蠢到真以为会当上一把手。否则,晁天王就是他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