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总会在旅行攻略里看到塞尔维亚的名字。 第一个与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景色美炸!物价低廉! 空护照也能畅游欧洲!西方世界里的一股清流! 简直不去不是中国人了! 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 但塞尔维亚也有着另一个令人伤感的名字:南斯拉夫。 这四个字,涉及到一段复杂的历史,也牵扯到一段与中国的心结。 疫情的缘故,仅感染55人就拉响全国警报,并公开向中国求助的塞尔维亚。 再次把大众的记忆拉回了遥远的1999。 嘿,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你在哪里? 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 这位欧洲老铁,江湖没有回头路,你还好吗? 一、欧洲的孤儿:塞尔维亚 从南斯拉夫到塞尔维亚的历史,就是一段触目惊心的分裂史。 最开始的南斯拉夫,容纳着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宝藏。 而巴尔干半岛,则是一个位于欧亚非十字路口的火药桶,不仅控制着地中海、黑海和通往印度洋的门户,还自带丰富的自然资源。 因为凌乱又多元的地理环境,这里虽然饱经战争和动荡,却在民族的大熔炉里碰撞出了灿烂的艺术和体育。 曾经的南斯拉夫男篮,是当年美国梦之队都不敢轻视的对手 但如果一个国家说着三种官方语言,有着五个主体民族,盛行着四种宗教。 这种情况下的统一,完全就是侥幸的奇迹啊。 于是,1980年民族矛盾激化,南斯拉夫分裂为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6个国家。 还记得2006年的世界杯吗? 由于塞尔维亚与黑山分裂,塞黑队员踢了一半,发现自己祖国没了。 然而更可悲的是,如果国家被分裂,根本不会止于两块三块,而是无止境的四块、五块、十块、十五块,甚至更多。 2008年,就连科索沃也正式从塞尔维亚独立出去,并得到107个国家的承认。 但中国始终不承认科索伦的独立,就像塞尔维亚也不承认台湾 曾在一条战壕里并肩作战的队友,明明在地理位置上还紧密相连,却在各自独立后都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货币。 从此,南斯拉夫从地图上彻底消失。 是复杂的宗教信仰,难以进行国家民族的统一? 还是老牌资本主义大国施压,不得不被肢解成碎片? 这个问题太复杂,估计只有历史能够回答我们了。 二、与中国老铁的激情燃烧岁月 有句话说:“如果欧洲真的有团结,你的名字就不叫塞尔维亚。” 既然欧盟的援助只存在童话中,那就让中国用行动创造神话吧。 毕竟,塞尔维亚人对中国是有恩情的。 2002年,中国男足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踢进世界杯决赛圈,当时的主教练就是塞尔维亚人:维利博尔·米卢蒂诺维奇。 我保守估计,这事儿未来一百年估计都没人能做到了。 同样,中国对于塞尔维亚来讲,也是铁打的革命友情。 当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我们的中国勇士在可以被接走时毅然选择留下,同塞尔维亚人民坚守在一起。 中国记者邵云环、朱颖和许杏虎当场牺牲,被永久纪念 疫情当前,面对塞尔维亚的困境,中国不仅第一时间支援了物资和团队。 就连中国网友也表示要亲自帮它们“振作经济”。 很多人说,没有永恒的友情,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我举双手双脚赞同,但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 塞尔维亚作为一众资本主义国家中夹缝生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本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帮助对方,也是在帮助自己。 再说了,多一个崇拜我们的小兄弟,也不错啊! 塞尔维亚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斯图代尼察修道院 三、如今的塞尔维亚,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有粉丝问我,塞尔维亚55人确诊,就开始全民警戒,怎么如此小心翼翼呢? 一是因为在280人的检测中就查出了55人确诊,看的不是数量,是比例。 二是因为塞尔维亚真的输不起,欧洲对于医疗物资的拦截太夸张,一向被欧洲其他国家排挤的塞尔维亚,一旦全国疯狂爆发,这个本来就没有戏份的小国就真的离下线不远了。 当自己说要去塞尔维亚时,外国人的反应 要知道,塞尔维亚直到90年代都还是一个极其发达的国家呢。 从60年代开始,南斯拉夫的经济飞速发展,在铁托的领导下,很快就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发达的国家,远超苏联。 铁托,南斯拉夫革命家、政治家,执政35年的总理 他们人人享有免费教育和医疗,还有可观的退休金。 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平均每8人中就有一辆汽车。 国家拥有宽阔的高速公路,一栋栋小别墅拔地而起,城市里到处都是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 而截至2017年8月,塞尔维亚的月人均工资是4350元。 再后面发生的事你们也知道了,可怜的塞尔维亚,足足经历了151次战争。 也就是说,居住在此的每一代人都至少经历过一次战乱。 不过,塞尔维亚人正是在这种磨砺中,锻造出了豪爽正直的品格。 塞尔维亚流行着一句俗语:只要桌上还有肉没吃完,就不能放下刀叉。 这里的人们气吞山河,每年平均要吃掉100公斤的肉。 大口吃肉,自然也要大口喝酒喽。 塞尔维亚还有着1000多年的葡萄栽培史,这里的酒吧多达5000余家, 数量远超酒店和餐厅。 贝尔格莱德啤酒节,塞尔维亚最大的啤酒节 除此之外,塞尔维亚还特别朴实,啥啥都便宜。 国内贵到飞起的车厘子,这里5块钱一盒。 咬上一口直击灵魂的黑松露牛排,100元出头。 鲜花1.5元一束,面包6块钱一袋,星级酒店200元就能住。 花最少的钱,体验多种民族的不同文化,还能和周边的波黑和黑山也团体免签。 这样的“福利”,直接让2017年中国赴塞尔维亚的游客数增长了181%。 美丽多元的诺维萨德 大家爱来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出于友好。 塞尔维亚人见到中国人,热情程度一点不亚于巴基斯坦的老铁。 有些人远远看见中国游客,就会大声的喊你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我们的这位老朋友,也太可爱了! 塞尔维亚人普遍很高,在全世界面前为国民哭泣的总理,就是个两米大高个 作为南斯拉夫的主要继承者,塞尔维亚是中国最铁杆的支持者。 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让塞尔维亚看清楚了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只有我们,顶住压力声援,谴责美国的侵略行为。 而我们也为此付出了鲜血。 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美军轰炸! 三名记者不幸罹难,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最后,希望我们永远记得遍体鳞伤的南斯拉夫。 也始终支持远方的朋友塞尔维亚。 有了相互的扶持,我们就都不再是一座孤岛! 江湖很大,没人会认输。 舞刀弄枪,一点都不酷。 难得知己,牵肠挂肚。 来吧,热上一壶好酒。 恩恩怨怨,继续江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