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水木学者”系列专访—— 芮少石:扎根祖国大地做研究

 阿里山图书馆 2020-03-24

芮少石,江苏宜兴人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49月至2019年7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学科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固体力学和金属结构完整性问题专家施惠基教授,长期专注于各类先进金属结构材料的失效机理分析和损伤评估方法研究,获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称号。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日本三菱重工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密切的合作研究,在力学和材料学领域主流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同时长期担任班党支部书记,多次获得清华大学研究生综合类和社工类奖学金。2019入选清华大学第二批水木学者计划,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

从小立志把科学作为毕生追求

芮少石的故乡江苏宜兴是中国著名的教授之乡,当地自古以来就有耕读的传统尊师重教的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宜兴一共走出了30位两院院士,近百位大学校长,一万多名教授,这其中就包括像周培源院士、蒋南翔校长、朱邦芬院士这样的清华老学长。受到他们的影响,芮少石从小对科学和科学家有着特别的敬仰,并始终把科学当成毕生追求,把这些前辈当作人生楷模。

进入北京科技大学后,他很快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并把金属结构材料的失效问题确立为后来始终如一的研究方向。经过本科四年的刻苦学习,由于学业成绩优异,芮少石争取到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出于从小对清华的向往和信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国内继续学业,进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学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在清华攻读博士学位的日子里

来到清华以后,芮少石遇到了自己学术生涯的引路人,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的施惠基教授。施老师是著名的固体力学和金属结构完整性问题专家,长期专注于两机(航空发动机和重型燃气轮机)中镍基单晶涡轮叶片的失效问题研究,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为我国在本领域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金属结构材料的失效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一些在重大的工业和军事装备中承受结构载荷的金属部件,由于材料本身的内在缺陷和外部恶劣的服役环境(比如循环载荷、高温高压、氧化腐蚀等等),在服役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断裂与破坏的现象。这其中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要数循环载荷导致的疲劳失效和高温高压引起的蠕变失效。中国国产的航空发动机寿命之所以长期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其镍基单晶涡轮叶片的疲劳和蠕变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在清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芮少石始终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高质量完成课程学习并免试通过航天航空学院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同时,他还协助导师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力学和材料学领域主流SCI期刊上,得到项目合作方的高度评价。

扎根祖国大地做好自己的研究

201828月,受清华大学博士生短期访学基金的资助,芮少石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和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系C. Cem Tasan教授的指导下,他完成了自己博士课题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相关成果发表在力学领域的顶级刊物JMPS(固体力学与物理学学报)上。Tasan教授非常重视芮少石在这半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博士毕业之后能够重新回麻省理工学院,在自己的指导下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这个邀请对于芮少石来说无疑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内心萌生出国做博士后研究的想法,并且为此放弃了许多毕业季的招聘机会 

2018年初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习期间摄于主楼“大圆顶”前

然而赴美签证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就在芮少石格外沮丧的时候,清华大学2019年启动的“水木学者”计划他重新点亮了希望。“水木学者”计划最大的亮点就是给与国内高校毕业的博士和海外回国的博士以同样的机会,真正沉下心来做研究的人获得支持。很快,在博士导师的推荐和支持下,芮少石迅速地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机械工程系都东教授领导的团队达成开展博士后研究的意向,并成功获得了“水木学者”计划的支持。

在新团队和新平台上扬帆起航

当谈到自己为何选择加盟都东教授领导的机械工程系重大装备成形制造团队这个平台时,芮少石表示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成形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团队能源装备焊接与电磁强化技术方向的负责人蔡志鹏研究员。蔡老师在芮少石出国受挫、科研生涯面临迷惘和不确定的时候找到了他。经过和蔡老师的多次的交流探讨,芮少石发现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团队未来规划的学科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自己的专长可以为团队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而团队的舞台也恰好可以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个高起点的平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在蔡老师、都老师的全力支持下,结合团队在火电与核电焊接方向的研究重点,芮少石把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服役失效问题确定为自己博士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依托“水木学者”计划的支持,薪资、住房、医疗、社保等诸多后顾之忧迎刃而解,芮少石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获得了全方位的保障,更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2019年底加盟蔡志鹏研究员领导的能源装备焊接与电磁强化技术课题组

2019年底加盟新团队以来,在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芮少石迅速融入研究队伍,找准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逐步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基金的申请,并协助团队教师指导研究生。在谈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时,芮少石充满了信心,他坚信在水木学者计划的资助和新团队的支持下,自己一定能继续在清华园这片热土上做好研究,并在未来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清华人常说,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只有扎根祖国的大地做研究,只有把祖国当作自己最大的命运共同体,只有紧紧依靠团队去参与祖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建设与发展,才能实现一个清华学者的真正生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