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日松:漫话中国的“摄影节”

 新用户59354202 2020-03-24

  中国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举办摄影节最多的国家了,每年大大小小怎么也有几十个。大的到国家级,小的到县级、乡级。

  但10年前,中国却只有一个摄影节——就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摄影艺术节”。

  第一次参加摄影节,记得是1992年,在陕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那时我刚到中国摄影家协会工作一年,因为年轻,被抽调到“摄影节办公室”,分给我的工作是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那次摄影节给我的印象很深,组织工作严谨细致,整个摄影节几乎没有任何纰漏,堪称完美。但由于其特殊的背景,自然会打上比较浓厚的“官方色彩”以及鲜明的“沙龙影像”的烙印。

  “摄影节”真正开始兴盛起来,是2000年以后的事了。以“山东一品国际摄影节”为起点,中国摄影界进入了“摄影节时代”。

  “一品摄影节”曾经有一个很好的概念,但可惜只做了一届,由于在整体运作和策略方面的问题,在举办期间就出现了问题,因此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2001年的首届平遥摄影节是中国摄影节走向“国际化”的开端,并且一直坚持下来,至今已举办了8届,在最辉煌阶段,曾被媒体评为“世界三大摄影节之一”。

  这里有四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必须要说一说。他们是:前《人民摄影报》总编司苏实、法国策展人阿兰·朱利安、摄影家高波、时任山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的申维辰。

  司苏实,前《人民摄影报》总编辑,正因为他大胆的想象力和务实的工作,使中国也有了第一个在古老小城举办的,如法国阿尔勒、波佩尼昂一样充满魅力的、高水平的摄影节。

  阿兰,来自法国的策展人,他的国际背景和人脉关系,使平遥摄影节从一开始就达到较高的国际水准,众多国际上重要的策展人、评论家、摄影家光临平遥;而他的国际眼光,也使平遥摄影节从一开始就摆脱了国内摄影节的沙龙和影赛风格,使纪实和当代艺术成为平遥摄影节的主流。

  高波,著名摄影家,早年旅居法国,并成为较早签约国际著名图片社的中国摄影师,也是较早成为横跨传统摄影和当代影像的“视觉艺术家”。他在前几届平遥摄影节担任“艺委会副主任”,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使中国的“新摄影”(观念摄影以及当代艺术)成为每届平遥摄影节重头戏,中国的当代影像(新摄影)正是从平遥走上了国际艺术舞台,并在一个阶段风靡了全世界的艺术展览、博览会以及拍卖会。

  申维辰,时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是平遥国际摄影节实际和真正的主办者和推动者。“政府背景”是中国所有摄影节不可避免的实际情况,平遥也一样,但山西省政府对平遥摄影节的支持力度却是国内其他摄影节无法比拟的,而这个支持的重要来源就是“铁腕”和“开明”的申维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