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英缤纷 | 山东出土商周玉器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3-25

石器时代

山东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地区, 它在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 远影响,长期以来受到考古界的重视。著名历史学家张 荫麟先生认为:周代以前,中国历史的主要地盘是在山 东、河南、山西,而旁及河北、陕西的一部分(《中国史 纲》2005年版)。李学勤先生曾大胆地推测“滕州前掌大 墓地的发现”,为考证“相当于作为商朝的都城,后来又 成为奄国这么重要的商代诸侯国的遗存”提供了一个重 要的依据,进而认为:“山东地区在整个夏商周时期都是 极其重要的,山东古文化在整个中国文明史进程中,有 其特殊的地位。”(《中国古代文明十讲》2003年版)山 东地区出土的商周玉器,它的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对于 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玉乃至深厚博大的中国历史文化, 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图1商代中期玉柄形饰济南市历城区大辛庄遗址出土

类型

山东地区出土的商代玉器,其中、晚期尤其是晚期 类型,在玉器种类上基本沿袭了商代用玉制度的特色, 即分为礼玉类、装饰类、用具类和艺术品等等,很多出 土玉器与同时代的同类玉器在形制与风格上几乎如出一 辙(图1)。

在题材的选择上,山东出土的晚商玉器中,肖生类 玉器如龙、虎、牛、羊、兔、鹿等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与具 有神秘色彩和神话意义的饕餮纹佩饰或人兽合体型玉 器一道构成了一个现实主义与浪漫精神融为一体的古代 原生态世界(图2、3)。山东地区世称东夷,“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由于先民充满了对鸟的神往,凝聚了对鸟的 崇敬之心,因此“鸟崇拜”在这里有着更为充分的表现, 鸟形玉器比比皆是,神态各异,灵动飞扬,具有鲜明的个 性(图4)。

图2商代晚期兔形玉佩滕州市前掌大墓地出土

图4商代晚期鸟形玉佩青州市苏埠屯出土

西周时,以齐、鲁为代表的邦国玉器在形制上则受到 严格的规范,工艺精湛,题材和器形大致都带有王室用 玉的共性,如龙、凤、人龙合体器和瑣、璧、环等(图5)。 也不乏具有独创精神的艺术精品,由滕州庄里西和济阳 刘台子出土的西周玉器可见一斑(图6、7)。东周尤其是 战国时期,由于楚文化的影响,山东地区出土玉器在形 制以及纹饰等风格上,具有浓郁的楚器特点。螭、虎、 龙、凤等楚玉题材被大量应用,活泼生动,华美精绝,与 长江中游一带出土的楚国玉器遥相呼应,成为东周玉器 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8)。

材质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显 现,尤其在原始宗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玉 材攫取的热情越来越高。殷商时形成一个髙潮,王纪妇 好,一墓而出土玉器755件,足以说明问题。商代至西周 山东玉器主流用玉,仍不出该时代的用玉范围;而某些 非主流用玉显然带有自身的地方特色,具体表现为:一、 和田玉占有较大比例并常作为精致的礼玉或佩饰被采 用;二、闪石类岫玉仍被普遍使用;三、南阳玉及蛇纹石 类岫玉占有一定的比例;四、一些产地及性状不甚明了 的地方性杂玉,也在该地区的出土玉器中见到(图9、10、 11、12)。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周特别是战国时期的山东出土玉器中,那种色泽呈黄色或淡黄或黄绿色的玉材仍被经 经常采用(图13)。这与通常认为“战国时期广泛地使用 和田玉”的说法似乎相悖。这类色泽淡黄或黄绿色的玉 器,不排除有出自昆仑山脉的玉材,但从玉表与质地判 断,更似闪石类岫玉,也不排除为蛇纹石类岫玉。这些玉材商与西周之前每每被采用,我们也可在出土的北方新 石器时代玉器中见到。可以认为,山东地区东周玉器的用 玉,与北方新石器时期以来的用玉不无关联。

图6西周早期夔龙佩滕州市庄里西出土 

图8战国龙形玉佩曲阜市鲁国故城战国墓出土

玉表与沁痕

由于地质地貌等外部环境差异,不似其他地区出土 的斑驳陆离、锈蚀遍布的同时代出土玉器,其玉表大多 光滑莹润,即使有些玉器受沁而出现了玉色的变化(也 称质变),但光亮润滑的特点依然明显(图2、14)。并且, 有些质量上佳的闪石类玉器,更是沁浅或光洁如新(图 15)。《前掌大墓地》出土玉器的报告中,曾经对滕州官 桥所出土的362件玉器的形状作过大致的描述,称出土时“玉表光滑”的玉器近200件,占玉器总数的54%。毋庸 讳言,这种由特殊地质条件所形成的“光滑”的玉表形 态,同样也是春秋战国及至更后时期的山东出土玉器的 一大外貌特色。

同样,该地区出土商周玉器沁痕的特征,虽然同样 千变万化,但也特点鲜明。质变、钙化与边缘性沁蚀,这 些与其他地区基本相似的共性,在这类玉器中为数不 少。而具有地区特色的沁痕,则以黑、白、褐三色居多: 一、黑色沁。呈块状或线状或片状的黑色沁痕,在整个商 周时期较为普遍(图16)。某些地区的出土玉器(如曲阜 鲁国故城),黑色沁痕几乎成了主要特征(图17)。二、白 色泌。或呈雾状覆盖于玉表,或一侧边缘沁入玉里几成钙化(图18)。三、褐色沁,即浓、淡不一的“糖紀、”,是一种受水土中三价铁离子渗透影响而改变玉质性状的表现(图19、20),这种沁痕在该地区出土玉器中多有所见。

山东地区商周玉器的这种玉表与沁痕特色,曾经困 惑了鉴赏和收藏界很长一段时间,最为重要的原因是: 传统概念中出土古玉那种“灰皮”或“皮壳”的古旧表象 特征,在这类玉器中普遍都淡化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 是光滑与纯净,即便是一些看似沁痕很重的玉器,也因 为玉表光滑而缺乏老气横秋的样子,因此很难凭经验判 别是非。

图19商代晚期兽面形玉饰 滕州市前掌大墓地出土上有褐色沁

工艺

玉器工艺的进步与其时国家的繁荣和诸侯的强盛 是成正比的。盘庚迁殷前,山东西部一度曾为商代王畿,武王灭商后,为周之赏封重地。山东地区商周时代 玉器,其品位、数量与工艺水平,同样应该是该辉煌时 代的反映。

以商代晚期不同地区典型的出土玉器为例。安阳殷 墟与滕州前掌大两个墓地,在年代上比较接近,因此无 论是玉器形制还是风格特征都几近一致。虽然殷墟出 土玉器在数量上远远超出前掌大,并且也出现过一些非 常精美和震撼人心的玉器,但前掌大出土玉器中相当一 部分怪谲、灵动、神秘的艺术珍品,也毫不逊色。如其 中一件玉钺,器形独特,构思奇巧,以龙形饰于钺背,庄 重威严,为玉钺中绝无仅有的珍品(图20)。而不少玉器 在玉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美上,较之殷墟等地的出土玉 器似乎稍胜一筹(图3、21)。前掌大出土的商代晚期玉 器工艺中,那种典型的商代玉器硬朗的曲线(即通常所

称“折铁线”),较同期其他玉器更少了歧出与毛刺的痕 迹,流畅自如,工艺高超。

山东出土西周玉器从构图、纹饰到铊刻、碾琢、打磨 等,皆精巧娴熟,成为一个时代的典范(图22)。而东周 玉器工艺的进步则主要表现在造型上更具创意,线条装饰、镂空与立体圆雕技艺更有进步(图23)。

曾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的山东,是我 们了解和认识精深博大的中华文明的一个窗口。通过对 山东地区“玉英缤纷”的商周玉器的了解,对提升古代玉 器的鉴赏和辨识能力是有意义的。 

图21商代晚期牛形玉佩 滕州市前掌大墓地出土

图23战国玉马曲阜市鲁国故城战国墓出土

图22西周玉人形饰 济阳县刘台子墓出土

图片 | 网络

文字 |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