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轮美奂的茶具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3-25

NO.1

November

08.2018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这是乾隆皇帝对饮茶的评价。

- classical -

蓝地粉彩连年福寿纹茶壶

年代:清乾隆

说明:全器以粉彩描绘纹饰,盖面花纹为四朵转枝莲花,中间各加饰蟠桃,盖纽为珊瑚红所绘盛开莲花一朵,盖纽周围则饰如意纹一周。壶颈绘圈点纹一周,肩饰如意纹,壶腹两面各画莲花一朵,围绕三只口衔四颗蟠桃的蝙蝠,底边莲瓣纹一周,壶流及把手亦饰缠枝莲纹,纹饰分线均描绘金边。壶内外均以蓝彩为地,壶底蓝底中央留白内朱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款

茶具在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是点睛之品,在爱茶之友眼中更是一种艺术。“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鹚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仿雕漆珊瑚红釉银里盖碗

年代:清乾隆

说明:碗及盖内外均包银,外壁于素胎时雕刻成仿雕漆绣球纹锦地纹饰,口沿雕回纹一周,足边莲瓣纹;施透明釉烧成后,再挂珊瑚红釉,二次低温烧成。碗底白瓷地上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

唐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白瓷出现于北齐,唐代的白瓷可与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现了“北白南青”共繁荣的局面。当然,饮茶的兴盛也进一步推动了唐代陶瓷业的发展。陆羽特别推崇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在有唐一代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青瓷史上登峰造极的作品——秘色瓷。当代窑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除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之外,北方的邢窑、曲阳窑、巩县窑,南方的景德镇窑、长沙窑、邛崃窑在当时也大量生产茶具。

粉彩万福长寿红地茶盅

年代:清嘉庆

说明:外壁紫红地饰粉彩,口沿下为如意纹一周,腹壁饰晋莲四朵,其上各绘金彩万字符号,其间加饰蝙蝠口衔盘长结四组;蝙蝠与凿莲之间又以桃实间隔,底边莲瓣纹一周,口足间则加饰金边二道。胎骨略重,器底红彩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楷款

康熙紫珐琅五彩花卉茶杯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除享誉盛名的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外,浙江的越窑、龙泉窑青瓷,福建的建窑同安窑,江西的吉州窑,北方的磁州密均生产陶瓷,这些窑口大量生产不同类型的茶具,千年之后,我们借助这些陶瓷茶具可以领略当时饮茶之盛况。

珐琅彩开光仕女图茶壶

年代:清乾隆

说明:全器以红、蓝描绘锦地花,颈周绘波涛纹,壶腹两面开光,一面画仕女弹琴,一仕女坐观、并拨琴弦,另二幼童在侧围观;另一面绘三仕女围坐几前,二人对奕下棋,一人坐观。盖顶画莲瓣,盖面加饰五蝠,盖沿、底边饰以卷草、莲瓣纹等吉祥纹饰。胎骨略重,珐琅彩上多杂质斑点。壶底料书“乾隆年制”四字二行仿宋体楷款,外加双方框

茶壶在明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在此之前有流、带把的容器皆称之为汤瓶,亦谓偏提,到了明代真正用来泡茶的茶壶才开始出现,壶的使用弥补了盖茶易凉和落尘的不足,也大大简化了饮茶的程序,受到世人的极力推崇。虽然有流有柄,但明代用于泡茶的壶与宋代用来点茶的汤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明代的茶壶,流与壶口基本齐平,使茶水可以保持与壶体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壶流也制成s形,不再如宋代强调的“峻而深”。明代茶壶尚小,以小为贵,因而“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真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似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于他茶,亦无不可”。明代的茶具从材质上来讲,以瓷器和紫砂为主。明代景德镇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国的制瓷中心转移到景德镇,烧制的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等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改进。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喜饮茶,曾在宫中多次举行茶宴,宴请文武百官,场面宏大,景徳镇瓷窑生产大量茶具来满足宫廷饮茶的需要。宫廷饮茶讲究排场,而民间饮茶则率性随意,茶具也多了几分野逸之气。清代民用陶瓷茶具的造型更加活泼纹饰则更加生动。各地由于饮茶习俗不一,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茶具蒙古族、藏族地区喜欢奶荼酥油茶,其地流行瘿木奶茶碗、鎏金银质茶具。”蒙古族、藏族地区喜欢奶荼酥油茶,其地流行瘿木奶荼碗、鎏金银质茶具。而闽、粤潮汕一带则善烹功夫茶,喝功夫茶则有专门的茶具,就是称之为潮汕四宝”的风炉、玉书煨、孟臣罐若琛瓯。

图片 | 网络

文字 |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