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是一个地理位置特殊的国家,其城市低于海平面。国土总面积41864平方千米,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与德国、比利时接壤。由于城市低于海平面,因此经常饱受海水侵袭。 而且荷兰还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超过407.5人/平方千米。因此荷兰一直在寻找扩大国土面积的方法,以缓解用地紧张。 此前在荷兰,就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傲人的话——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这个小小的国家,其很大一部分土地都是荷兰人从“大海的手中”抢来的。他们用先进的科技抽出海量海水,靠着围海造地技术,为荷兰赢得了相当于国土面积1/5的千万顷土地。 十三世纪以来,荷兰共围垦约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围海造田也许已经不再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规划师们提出了大胆的构想——在浮桥之上建造一座浮动的城市。 “再生岛”上的能源将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岛上还将开辟农业用地,以帮助未来“岛民”实现食物自给自足。 而除了前面提出的利用“大太平洋垃圾带”中漂浮的4.4万吨垃圾建造一座“再生岛”外,荷兰人始终都没有停止探索“与水共存”的道路,各种颠覆人想象的水上建筑层出不穷。在最近,荷兰海事研究所(MARIN)宣布,其测试了一个关于大型浮动岛屿的创新概念,以确保海上工作空间。该岛包括87个大的浮动三角形,它们彼此之间具有灵活性连接,并且可以形成一个在横截面上可达1至5公里的弹性浮岛。 项目经理兼概念开发者Olaf Waals表示:“随着海平面上升,城市人满为患,海上活动增多,围海造田也许已经不再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一个符合荷兰海事传统的创新方案是浮动港口和城市。” 具体而言,这个漂浮的大岛提供了面向未来的海上生活和工作空间: ·开发、生产、储存和维护可持续能源(海上风能、潮汐能、波能和浮式太阳能电池板); ·在基础设施薄弱的沿海地区装卸货物; ·种植食物,如海藻和鱼; ·靠近水域的建筑物和娱乐设施。 MARIN的测试包括主要的技术和生态挑战,旨在解决如何开发一个坚固和安全的结构以抵御风和潮流;如何组织交通和运输以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而最近提出的浮动大型岛屿是由87个大的浮动三角形组成,且由混凝土和钢铁建成。它们彼此之间具有灵活性连接,并且可以形成一个在横截面上可达1至5公里的弹性浮岛。浮岛将用下锚方式固定在近岸海域。目前该岛正在测试中,以验证浮岛能否抵受极端天气或潮汐影响,以及是否会影响海洋生态等。虽然两座浮动岛屿所采用的基座材料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扩大人们的生存空间所研发的创新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