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yadi1568 2020-03-25

要问起我国的名著,小学生都能背的上来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四部历史名著也被一遍遍的翻拍,《西游记》更是央视频道假期必放的电视剧,看得出大家对这四部名著的喜爱。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很多人也听说过,建国之前是有六部名著的,那么你们知道剩下的两部分是什么吗?为什么被删减了吗?

在清末民初时,当时民间比较流行的长篇小说统称为“六大名著”,当时处于百废待兴的初期,为了提高文艺工作和事业的进步,国家出版社要出版一批高品质、高质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机缘巧合下,国家出版社要求人民出版社只能出版四部文学名著,所以当时斟酌再三,忍痛割爱删掉了其中的两本。这两本书就是《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中印象很深刻的是书生和狐狸喝酒的故事,两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当夜把酒言歌,狐狸更是为书生指明了一条生财之道。

人说狐狸性狡猾,果真聪慧,竟知奇货可居经商之道,也善观天象农时。不过也亏得书生计计依从,始得长久之财。这真可谓是人生得一知己,胜过万千泛泛之交。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果真是如此。一见如故者少,相见恨晚者寡。人这一辈子难得遇到与自己投缘的人,需珍而重之。我特别喜欢故事里的这一对酒友,都是至情至性之人,却也憨态可掬。

郭沫若先生更是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人情世故半通,功名利禄浮云

翻开《儒林外史》,一篇篇嬉笑怒骂的文章让人忍不住笑到喷饭。比如“范进中举”的经典一幕,就不知笑喷了几代人。

这本书一直以来都是以讽刺小说的标签著称。还记得选入初中课本的名篇《范进中举》,当时读来,实在难以领会其中讽刺的意味,如今再回味,才惊觉:

时代在变,历史发展的规律却总是相似。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范进,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知识分子。人到中年,仍旧是一贫如洗,事业毫无起色;爱情,也就是娶了一个普通的屠夫的女儿。中举之后,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中举前,他是一介穷书生,备受讥讽嘲笑,清贫压仰;

中举后,众生仰慕,举世皆亲。功利的世界上,原来是古今一辙。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鲁迅对《儒林外史》评价:“变化多而趣味浓,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季羡林说:“吴敬梓惜墨如金,从不作冗长的描述。书中人物众多,各有特性,作者只讲一个小故事,或用短短几句话,活脱脱一个人就仿佛站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两本书看完,人情世故起码半通;看懂,可以小小纵横于世俗社会。

无论是儒林轶事,还是古代奇幻,每一部,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一遍遍品味研读。不管时代发生什么变化,历史呈现在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上,却总是会惊人的相似。

建国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被删掉的两本深入人心

古人言:读史使人明智。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历史会给我们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