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海涛品读牛希济《生查子》

 邈思遐想 2020-03-25

原词: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离别时的伤感泪水在古典诗词里似乎一直就是绵延不绝、茫无涯际,至今依旧在我们——这些千百年几千年后的后人心里汩汩流淌。

这些诗词作品里主人公纯真的情感、滚烫的泪水、忠贞的表白,还有作者这穷尽人类情感最细腻最幽微的精神世界的妙笔,无不让我们随着这些先人们的爱情而沉醉其中,呼吸命运与同,愁绪哀愁共生——不经意间我们的表情也已经和他们了无二样!

此刻,我们哪里还是二十一世纪的以高度文明自居的当代人呢?此刻,当代这些西装革履、满身休闲,或身着多彩时装、以透露为美的红男绿女,早已经被古典的爱情美所透露出来的风花雪月、情深意长俘获了!

若此,是要归结于人类不同时期对爱情的一些关键本质——比如,其实古今都有深切的期望、共识呢还是因为古典爱情竟是如此情真意切、深沉厚重、缠绵悱恻,乃至让天地万物动容——自然也可以让很多当代人为之动容倾倒呢?

我们现在就欣赏一下五代十国时期前蜀词人牛希济的这首《生查子》,继续品味中国古典爱情之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在这春天的清晨,山中的烟雾已渐渐被造物主轻轻收取。天空也渐渐露白,那几颗本就稀疏的星星现在自然已更显得少,更显得小。寥若晨星,晨星自然是“稀”、“小”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天人是困的,容易起晚,也常睡懒觉。而这首词里的女子和情郎这一夜好像是在离别的感伤中度过,一夜难眠!而这又是多么正常自然的事情啊!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残月见证了这清晨的别离一幕。这残月此刻好像离女子特别近,好像就在她美丽容颜的一侧,倾洒着最后所有的清辉——使我们可以看见她脸上的两行热泪,乃至通红的眼圈——多么让人怜惜的憔悴!此刻残月——不残——已被人间的爱情激发出最后的最大的能量,其光其辉丝毫不逊于朗月中天!这是牛希济的妙笔,这自然更应该归功于生活的启示,爱情的神奇启示!

多情自古伤离别!别易会难。在有情人之间,在活着的岁月里,还有什么比别离之苦更甚?

类似词作里很少写女子的情郎心情神情如何。我们都知道完全没有必要写。一方面这是以女子的口吻身份——抒情主人公来写作的,女子如此,情郎还不是一样的吗?何况作者往往是男性,以男性身份写女子心理,写到这种极致,男人的心情神情自不必为读者道也!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在爱人之间,情话永远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即使说:无言的沉默,怎一个愁字了得,千言万语堵在胸口——这些自然又都是无穷无尽的心声,语言,比之于顺畅清晰地表达,前者往往更炽热滚烫,更感伤郁积——却难以出口!有声无声,有形无形,都是让人欢喜让人愁,让人可以为之生死——身体或精神都可以的人间至爱!

离别时的或温暖或感伤的情话早已经不知说了多少——昨夜至今,临别前的这几天……可这离愁别绪、无尽牵挂却依旧剪不断理还乱。这就对了!因为你们是至爱的人,你正在分别心上人——这一别不知要多久才能团圆!

古代爱人间的情深意长犹如山高水长,历久弥新,经久不变,总是让人这么陶醉,神往!人啊人!谁拥有了这样的爱情——这样的痴情男女,让人羡煞谁拥有了这样的爱情,请你们珍惜——也请你们为自己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幸福人生在世,社会多有污浊丑陋、乌烟瘴气——往往非人力所能补救,医治祛除;个人事业也常常浮沉坎坷身不由己;此刻,却能够有幸拥有相伴至爱一生不抛弃不放弃的爱情,有谁会否认这是人生莫大幸福呢!

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步一回首的女子仍不忘最后的叮咛,一唱三叹的情话,这最重要最浓缩的两句——她和情郎之间心有灵犀的爱情密语,心灵暗号:不要忘记我今天这身绿罗裙,这样,我的至爱——你走到哪里,看见青青芳草——你都会心生幽幽深情,层层怜惜,想起我今天特意为你才选择穿的衣服,想起我的……

当然,这两句话也许还有些微连女子本人都感到多余的担心:我的爱人,你可不能忘记我,不能忘记我们日月可鉴山海可证的爱情——不管你走多远,走多久……这芳草碧连天——可都是我们爱情的见证——我今天所穿的绿罗裙的颜色……

这一切都只是刻画女子对这份爱情的珍重——重似高山,深似大海,韧如蒲苇,恒如星辰。

“绿罗裙”在这里也不一定是写实。绿罗裙也有典故。据说上古伏羲氏就开始用绿色花草树木的枝条编制裙装送给心上人——心上人会很喜欢,不变心!所以后来“绿罗裙”就有了代表爱情的——寄托,象征定情物爱情信物,爱情忠诚——等种种含义的专有名词。也因此,和这个典故有关的“芳草”也就和爱情有了关系,特别是在特定的语境,有时就有了爱情、爱人之义。

有句熟语:天涯何处无芳草!这自然是对还没有爱情,或者是已失去了爱情而但还没有新的爱情之人的劝慰。当然,也可以是自慰。

注:牛希济,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前蜀人。

望月 宋祖英 - 光辉2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