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龚鹏霖 2020-03-25
      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Alberto Campo Baeza),1946年出生于西班牙的瓦拉朵丽,1971年毕业于马德里建筑学院,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做建筑设计的同时,巴埃萨也进行学术研究。他曾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魏玛包豪斯学院、伊利诺伊理工(芝加哥)等著名学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地做过访问学者。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巴埃萨的作品以干净、简洁著称,强调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自然的元素创造出丰富变化的空间。他的作品运用最简单的材质和色彩,搭配简明而巧妙的细节,却往往给人以感官上的震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1年完工的格拉纳达储蓄银行总部(Caja de Granada)。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项目名称:格拉纳达储蓄银行总部(Caja de Granada)
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项目地点:西班牙 格拉纳达
建成时间:2001年
 
 该项目是巴埃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格拉纳达的南郊,矗立着格拉纳达市最重要的银行——格拉纳达储蓄银行总部。设计师在这里建造一个57×57×37米的半立方体的建筑,把它作为新区和城市连接的纽带。这个建筑的基地是倾斜的。为此,建造了一个横跨两条高速公路的超大地基来承载这个建筑。主楼是一个中空的盒子。这个方盒子由3 x 3 x 3米网格配筋的混凝土浇注而成。建筑师的设计主题就是把它当作一个收集光的容器。
 
 南向的两个外立面均匀布置了3米深的格子,具有“遮阳百叶”的功能,他们很好地遮挡了强烈的阳光,又给开放的办公区提供了照明。朝向内庭的立面上是落地的大玻璃。北向的两个面由于没有直射阳光,外立面上的窗都按结构网格以单元形式布置,并贴着外皮。朝向内庭的立面则是满铺的雪花石膏,雪花石膏面上均匀布置正方形的小窗洞。由于北向的两个面可以接收到均衡且连续的光照,这两个面主要给单间办公室使用。建筑的中庭共8层,高30米,四根直径3米高30米的素混凝土圆柱支撑着顶棚。它好像一个“积蓄光的容器”,集聚着从天而降的南面的光。这些光由雪花石膏板反射,增加了开放办公区的亮度。从功能上来讲,这座建筑具有很大的容量,而且它的功能相当灵活,空间简单明了。
 
 简单地说,这个建筑是一个切割体、容器、石头和混凝土的盒子,它把光装在了里面。在这个“积蓄光的容器”里,光和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部分奖项:
2005年石头建筑国际奖——安达卢西亚地方政府办公楼
2004年欧洲最佳建筑奖——格拉纳达储蓄所总部办公楼
2003年杜蓬特贝内迪克特斯奖——德布拉斯住宅
2003年西班牙托鲁加奖(EDUARDO TORROJA Award)——储蓄银行总部,次年又获得欧洲最佳建筑奖。
2002年巴塞罗那煎煮学会奖——BIT中心
2001年迈阿密双年展金奖——德布拉斯住宅
2000年威尼斯双年展一等奖——西班牙馆 
1999年FAD奖——BIT中心
1994年国际建筑三年展特别奖——加斯帕住宅
1993年埃里克·里恩斯奖
1989年国际建筑三年展特别奖——波祖罗的特瑞加诺住宅

作品介绍:
Olnick Spanu别墅(The Olnick Spanu House)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项目名称:Olnick Spanu别墅(The Olnick Spanu House)
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项目地点:美国,纽约
项目面积:900㎡
项目时间:2008年
摄影:Javier Callejas,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事务所公关部
 
Olnick Spanu别墅是麦哈逊河上一道梦幻的风景,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安宁的森林以及雄伟山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为了满足混凝土地基和两面150英尺长的挡土石墙的建造,基地进行了调整和挖掘,建筑没有正向方位布置,而是选择了平行河流的方向。为了增加建筑的通透性,后一排圆柱被置于玻璃盒子内,而前排柱子被隔在室外。
 
住宅的外墙统一使用落地大玻璃,这不光能把风景全部引入室内,而且让整所住宅显得非常透明和轻盈。站在上层大大的平台上和外围的草地上,会让人甚至感觉不到下层的存在。室内设计素净简约,家具大多使用素色,这让室内室外都保持着一种素雅脱俗的感觉,也让这一道风景更加纯净。住宅的下层采用了较暗的材料,相比上层的大方,下层比较内向。不过这也正好让房子跟地形完美结合。
 
四个锅炉为嵌入地板下的六道辐射采暖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水供应。外部平台有一个单独的融冰系统。该空调系统由五个空气处理机组,三个供给楼上的空间,在一楼的天花板和墙壁间有一处线性出风口。下雨时,主人可以欣赏到雨水从架顶落下时形成水帘的场景。自由排下的水会给混凝土实体基座的表面留下痕迹。这种风雨的侵蚀使它最终成为场地上一块真正的岩石。

Moliner住宅(Moliner House)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项目名称:Moliner住宅(Moliner House)
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项目地点:西班牙,萨拉戈萨 
项目面积:216㎡
项目时间:2006-2009年
摄影:Javier Callejas
 
纯白色的房屋,勾起人们强烈的切近自然地欲望;躺在摇椅上,和煦的阳光弥散在空气中,随性地生活,这是一个为诗人建造的房屋,在这里,幻想是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生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里死亡也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这里是阅读、书写与思考的小窝。
 
四周的高墙直指天空,前面是一个静谧的花园,并种植着一些树木,墙壁和地板采用了混凝土。悬浮于中心的盒子占据了明亮的北面,起居室位于一层,最底层是卧房。高墙围护起的图书馆是梦想的实现地,光线透过玻璃摄入室内,诗人可以在这里阅读、写作和思考。

新旧大教堂广场(Between Cathedrals)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2017普利兹克奖推荐候选人之——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项目名称:新旧大教堂广场(Between Cathedrals)
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
项目地点:西班牙,加的斯 
项目时间:2000-2009年
摄影: Javier Callejas
 
 新旧大教堂广场旨在利用这个空场创建一个面向当地海域,同时可以反映加的斯当地悠久历史文化的文化广场,所以最终选定了这个位于新旧天主教堂之间的场地。对于这里的开发首先要覆盖该地域文物保护的工作,之所以选择面向海域,是为了创建一块抬升的公共平台将民众聚集于此,另外,巨大的场地还可以停放车辆。整个广场的设计如同建造一艘巨大的轮船,全白色的设计增强了阳光的反射度,其中的一个角落还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顶棚式结构,人们在此休息可以免受风吹雨淋;铺筑好的行人道则采用了白色大理石。正如巴埃萨表示:我们期望通过这个简单而精致的建筑作品将加的斯地区的历史感进一步彰显,并纪念其悠久的历史文化。


 做为一位为西班牙展团首次赢得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大奖的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讲演会在中国的名声与他的成就不成正比。这位1946年出生于西班牙的瓦拉朵丽的英俊男人不仅在西班牙建筑界占据了一席之地,对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也颇有影响。而且,巴埃萨文笔和口才都相当出色,是一位相当具有明星气质的人物。2007年9月8日,坎波·巴埃萨来到上海,这是他第一次来亚洲。此行是应文筑国际的邀请,在上海和北京演讲。上海演讲会在商城大剧院举行,票价88元。然而可容纳990多人的剧院早就一票难求,现场络绎不绝地有人来领站票。最后会场总共挤进了1500多人。坎波·巴埃萨一上来就用中文“你好”跟观众打招呼。他说,今天也是他的新作阿锡洛·尼朵·贝纳通幼儿园开幕的日子。在那座被坎波·巴埃萨比作阿拉伯公共浴室的幼儿园里,阳光从精密计算的建筑缝隙射进屋内,一天24小时、一年四季,都会在屋内投射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坎波说那是一座让人高兴的建筑。他说,他答应了上海,所以放弃了和那座让人高兴的建筑的约会,来到上海。坎波的一席表白,顿时赢得了现场掌声无数。在1小时不到的演讲中,坎波围绕他的5个作品诠释“重力和光”,他说,建筑最重要的就是运用重力和光,在他看来,光是时间的构造者,引力是空间的构造者。他用章子怡打比方,解释建筑需要融合。 
 与正在当代艺术馆举行的高迪作品展相呼应,同一时间,西班牙建筑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在上海呈现。然而继天才高迪之后,西班牙建筑却渐渐式微,甚至西班牙风格在被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众多风格嫁接、改编中已经模糊,已成为被掩埋的经典。上海市建筑学会的常务理事张俊杰在演讲开场前说道:“当下西班牙最新的建筑资讯和发展状况还没有得到推进和了解。”的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班牙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变革,尤其近十年,西班牙的建筑设计致力于更纯净、更现代和更精致的作品,而坎波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