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绝的神木园

 LAOSUI110 2020-03-25


随心所欲

行走新疆,少不了的是行走戈壁,更少不了行走绿洲。有荒凉、荒芜死寂一样的戈壁,就会有苍翠、浓绿充满生机的绿洲。从温宿县出发,西北行,穿过近百公里的戈壁滩,一路几乎都是寸草不生的灰,走向西天山的南坡边缘,来到了贴近天山第一高峰——托木尔雪山的脚下,远远看见了雪山的白,突然,一团的绿,也就是这突然间,一片浓荫包裹的绿跳入眼帘,绿洲,一块,一片葱绿色的绿洲,一下子就呈现在面前。接近绿洲,这片绿洲,不是处在地势低洼处,而是生长在一片坡度相对平缓的岗阜上,海拔且在一千七百米左右,面积不算太大,却是整个的郁郁葱葱,整体的浓荫碧绿。树木遮天蔽日盖满了山岗,走近山岗能听到岗上潺潺的流水声,驻足岗边能看到树冠花丛鸟飞蝶舞姿。在这荒凉的大戈壁滩上能看到此样景观,真真有些恍惚,不知是梦境?还是幻觉?这就是西天山一带最驰名的景点——天山神木园,当地也有人称其为“怪树园”。

既然称之为“神木园”、“怪树园”,园中必然有树,树才是这里的灵魂,是这里的精华根本所在。当然,有树,并不稀奇,有古树,也不罕见。天山神木园之所以称之为“神”,不仅仅有栽种着上万棵杂木的树木林,有存活了上千年的古巨树,更有的是形态怪异,巨木粗壮的老树,古树。尘世间风沙雷电的锤炼,沧桑岁月的磨砺使一棵棵古木老树变成了怪木,神树,这些——一棵棵的古树在沧海桑田的岁月中都修练出了轻怪奇巧样的灵性,修练成了精奇灵动般的神韵。因而才会有这“神木之说”。有人说:“神木园归来不看树”。其实到神木园,你看的不仅仅是树的“奇”,树的“怪”,更多的是对世界自然万物的一种感悟。

神木园不仅仅是座怪树园,其实它也是伊斯兰传经圣人的神圣墓地,是维吾尔族人的“库尔米什阿塔木麻扎”,这里实际上是在高出地面几十米的土丘墓葬群的前花园。神木园后邻的近山地就是一座座的大冢丘,陵墓边,树林旁就是伊斯兰讲经堂,是历史上伊斯兰教集会和朝拜的圣地。每当春夏之交,远近的伊斯兰教徒信众都会来此朝拜,高峰日人数逾万,自然奇观与宗教朝圣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步入神木园,沿窄窄的木栈道行,园区内树木种类极多,树木凌乱之繁杂,让人眼花缭乱,叫人数不胜数。树木种类杨柳榆木居多,白蜡,核桃,杏树也有。但不知什么原因,都使它们的生长形态发生了怪异的变化。你看那些粗壮硕大的老树,尤其是那些苍劲朽朴的古木,呈现出灵异般的怪: 老木枝干,古树身躯,有的曲折回环,贴地前伸;有的迂回盘旋,长天后仰;有的匍匐于地,犹如苍龙之状;有的躬身向天,又有火凤之姿;有的躯干壮硕稳固,枝条随风起舞;有的树头与根部相连,分不清哪是根,哪是枝;有株古木倒地后,又从根部生出新枝,笔直向上,长成新的参天大树;还有棵斜长的老树,根部早已腐朽,而树冠依然生机勃勃。园林中最高大的一棵杨树,据资料介绍高达九十多米,胸径也在六米以上,几个人合围都难搂抱。在神木园,最多的就是一些不守“树规”的树,最怪的也是那些不想长成树的树,它们似乎都有种想长成别的什么的想法。这就是“怪”和“神”的园。

踏着木板小径,我们看到自然生长而成的巨型根雕“天下第一犁”,钻一钻根根巨木横卧形成的扇扇门户,一道道天门蟠根错节,穿过低矮狭窄的南天门,攀上开阔逍遥的通天门,一步之跨就是豁然开朗通天道,千年前的一棵山柳,历经风雨,倒地而生,柔韧,盘旋,扭曲,挣扎的难以形容。它衍生了四根粗大树干,在风的作用下,呈现一道弧形的拱门,而其地下枝干又形成了一道人生苦槛,躬身迈过,天门之外又是一重天,景外有景,天外有天。

拾级而上,一路观赏。一丛怀抱幼苗的母亲树,横卧眼前。下行,一棵倒卧地上五十余年的千年古木,通体泛白,古朴苍劲;粗木横陈,枝杈肆意。最神奇之处是五处枝杆自然相连,天然形成一圈圈银白之连环。天山第一峰托木尔雪山脚下,神木园就是以这棵千年古木的形神为意,特取名之为天山神木园。天山精灵之树,原来如此。

园区林中还有不下十几眼的清泉,水涌四季,自成清溪,环丘而行,顺坡而流,泉水清冽甘甜,饮之清心醒目,洗之清爽提神,为之园中一绝。其中最具圣名的就是“圣水泉”,圣水流芳、寂寞山泉,从春到秋,宛若匹练。一汪清泉在绿洲顶部,涓涓细流,滋润着整块绿洲,也滋润伊斯兰教徒们的心,伊斯兰教徒视其为“圣水”,据说有祛病强身的功效。许多穆斯林愿在身后葬于此,绿洲侧畔库米尔什阿塔木麻扎。

神木园,怪树园,奇景再现,也是个回忆。




                  依2017年新疆行日志

                   2020年3月家中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