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颗粒度,折射我们情绪的棱镜

 微微光明 2020-03-25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JulietteZhou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完一部很棒的电影后,向朋友推荐的时候,可能会说,“这个片子太精彩了,节奏很紧张,细节处理很好,演员表演也很到位。” 这样笼统的描述,可能无法让朋友感受到影片的魅力。如果换个说法,“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富庶小镇,人们生活祥和。战争的爆发,打乱了人们生活的秩序。主人公是一个勇敢,能灵活变通适应环境,又有点自私的,庄园家的大小姐,通过她的奋斗经历,展现了战争期间的美国社会。” 生动而细节丰富的描述,更能打动人。

上周学习了一个新概念—— “情绪颗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维基百科的定义是,

一个人识别和区分自己或他人具体情绪的能力。

心理学背景

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Lisa Feldman Barrett (1963~ )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在情绪(emotion)的研究中,早先的心理学家们提出可以用效价(valence)— 唤醒(arousal)模型来表示人的情绪反应。

效价,是对愉悦/不愉悦情绪的体验,从一个极端(痛苦)通过中间点到另一个极端(狂喜);唤醒,是对活力或能量的感受,从困倦、放松到警觉、兴奋。情绪就是效价和唤醒两个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激活,以及对这种激活体验的理解。比如痛苦(miserable)就是效价系统的高度激活和唤醒系统的中度激活的体验。

Barrett教授,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人们天生具有不同的效价倾向和唤醒倾向。效价倾向指的是人们能区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能力,唤醒倾向是人们能区分高唤醒和低唤醒的程度。

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情绪颗粒度,情绪颗粒度高的人,能区分同一个象限区域内的不同情绪,并能找到确切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情绪;情绪颗粒度低的人,表达情绪更笼统,或者是因为无法区分同一个象限区域内的不同情绪,或者是能区分但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一个人掌握的描述情绪的词汇多少,会影响他的情绪颗粒度高低。

Barrett教授的实验室,分析整理了大量参与实验的志愿者的情绪记录报告,发现那些拥有高的情绪颗粒度的人,精确识别出具体的情绪后,能够用相应的办法去处理它,因此可以更好的处理情绪。她在2016年3月份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那些拥有更高的情绪颗粒度的人,不仅能更好的识别出他们自己的情绪,我们的实验室还发现,人的大脑会在无意识中,构建出真正的情绪,那些掌握不同情绪概念的人能够创造出更多精细的、独特的情绪,从而促使他采取某些具体的可能行动。

这个发现,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自我发现之旅

前几天看腾讯视频的访谈节目《十三邀》,主持人许知远采访女演员俞飞鸿,说她身上有一种镇静的美和秩序感,俞飞鸿说起自己的童年经历。她是在一个传统的家庭长大的,父主外,母主内,家里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讲规矩,这样的家庭教育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是,很难说“不”,不能自由的表达感情。

看到这里,一道光照进我的心里。自己的童年,家庭环境其实很宽松,父母很开明,对我的管束很少,除了日常生活起居的照料,其他都是任由我自己发展。但是从初中开始,“好学生”的标签,就成了无形中我对自己的高度约束。

学习成绩要好,对学习没有帮助的事情少做,好学生的言行应该是这样的,老师、别的同学和家长会怎样看我。

这个强大的心智模式,贯穿了我的整个中学时代,规范着我的思想和行为。进入大学后,好学生模式甚至发展为学霸模式,整个大学生活高度自动化,已经分不清自己是享受学习的过程,还是享受别人的赞美。

后来毕业的时候,阴差阳错得到了一个拿全奖去法国读研究生的机会。于是这样一个中规中矩的我,突然间进入了一个自由、新鲜,还有点散漫的世界,冲击的能量相当大。这段留学经历,在我的好学生模式外,又引入了一个独立自由的维度。

虽然自己的职业经历很平稳,十年在同一个行业、同一家公司,但是期间也是经历了各种挣扎和波澜。工作头几年接触的以TED为代表的美国硅谷文化,又给我增加了一个黑客维度,做一件事情,经常会找到一个出其不意的非常规角度,打破规则。

偏学术和好学生的思维模式,使我更习惯于从书本中学习概念、理论,以理性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世界。这么多年的长时间内化和行动,让我忽视感性的体验,情绪颗粒度很低,比如阅读诗歌,很难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和优美意境,还有听歌,更会被旋律吸引,而忽略歌词的意境。

先生是设计师,结婚共同生活以后,会很好奇的观察他的各种敏感反应和需求,也慢慢的尝试去理解和体会他的视角。童年记忆是他的一座巨大宝库,他说起童年的美好经历、苦恼,可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成为他设计和写作的丰富素材库。

以前,我们的共识是,他是偏感性的,而我是理性的。他的感性,给生活增添了很多趣味。了解到情绪颗粒度的概念后,才理解,他的颗粒度非常高,对事物和情感有很敏锐的体会,并能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而颗粒度比较低的我,对事情缺乏深入的感受,对情感缺乏敏锐的体察,这很可能是我对自己的童年记忆几乎缺失的原因,儿时的记忆非常模糊,几年前发生的一些事情,细节也很少能记起来。

我们这个差异,就像往水里扔石子,在先生那里,一个小小的石子就激起了很大的水花,久久不能平静。而我的心就像平静的大海,扔进一大块石头,表面泛起了微波,又迅速恢复平静。对于我的体会度,可能需要很大的石头,才能激起强烈的反应。我经常会怀疑自己是否会狂喜和大悲。

情绪的颗粒度,不仅影响自己情绪的觉察,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很大影响。

自己过于理性和大颗粒的情绪反应,在和父母的沟通中,小的摩擦不断,无法达到希望的“和而不同”。

在工作中,很近的几位同事,开始对我的行为很诧异,后来熟悉、了解以后,也接受了这种独特的方式,甚至也会发现有一定的优势,和我沟通,简单、直接就是最好的方式。

对于亲子关系,目前还没有经验,先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在少儿美术培训班教小孩画画的经历,说,有些小孩的颗粒度很高,自尊心强,家长们也要去了解和体谅,对敏感的孩子,需要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和情感需求。

设计中的情绪

说到对情绪的敏锐把握,颗粒度最高的莫过于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了。

有一位美国设计师John Koenig从2006年开始,做了一个项目(网站),叫做悲伤词典(The Dictionary of Obscure Sorrows),起初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些自己写诗能用的词汇,包括从来没有被语言描述过的情感,填补目前语言对于情绪表达的“空洞”,后来词汇量变得越来越大,网站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现在网站已经有8000多个词汇了。

每一个单词,都有一段语言描述,在YouTube的频道上还有视频演绎。看了大家的一些评论,这些词汇真的很贴切的描述出了他们所经历过的,但是无法表达和理解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的处理问题。大家有兴趣不妨也去查查这个词典。

1979年,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提出了可供性这个概念,指的是环境提供给人(或动物)的价值和行动可能性,比如椅子,可以让人坐下。

到了1989年,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诺曼发展了可供性的概念,认为可供性是能被人(或动物)感知到的环境的价值和行动的可能性,增加了主观感知这个因素,对交互设计和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计师需要思考,什么样的设计能更好的“邀请”用户使用,更容易被用户感知到产品的使用性。

这个思考过程,是需要极高的情绪颗粒度去体会和把握的,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日本年轻的设计师三泽遥,通过她的一个“水下空间”(waterspace)项目,让大家感受一下设计师的细腻和敏感,不过这里的用户是动物。

常规的装饰鱼缸的想象力,不过是用几块石头、一些水草。那么不妨来看看三泽遥为小虾设计的水下空间,从白色沙粒铺满的底部,长出了一颗迷宫似的大树,为小虾们提供了嬉戏的空间,每个树枝顶端托着一个小小的圆形平台,又为小虾们提供了休息片刻的场所。

下面这个鱼缸,又为小鱼创造了一个魔幻的嬉戏空间——一个来去自如,高出水平面的“空中天堂”。

今年年初和先生在日本旅行,这种无微不至的设计师关怀,几乎体现在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从城际间的长途电车上,座位是有加热的,而且座位的排布也很有讲究,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四个座位两两相对的,是考虑到一家三口或四口出行的交流需求,两个座位联排的,可以是情侣座,或者是一位家长带着小孩的出行的,两个座位相对的,也是考虑到交流的需求,或者是同事商务出行,或者是情侣、夫妇,或者是一位家长带着小孩的出行。

在女士卫生间,有补妆区域,宽敞明亮,还有放包的平台,卫生隔间内,进门的左手角落有面向母亲的婴儿座椅架, 坐便圈是加热的,为了避免尴尬,智能马桶圈还有能发出流水声的“音姬”功能。

不禁让我们感慨,敏锐、细腻的日本设计师深度参与公共设施的设计,为缓解民众公共生活的压力和紧张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行动

Barrett教授在文章中谈到:

情绪颗粒度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你可以通过学习新的情绪概念来提高它。情绪概念就像生活的工具,你的工具箱越大、工具越多,大脑就能更灵活的预见并指导你的行动,从而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阅读大师们的优秀文学作品,借由他们的智慧和洞见,拓宽自己的感知体验,学习新的情绪概念,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人性,了解世界,从而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不正是学习的美妙意义吗?


参考资料:

  • 题图,CC0协议,www.pixabay.com,作者Hans。
  • 三泽遥在日本设计中心的主页,可以进一步了解她的更多作品,http://misawa.
  • Barrett教授2016年3月纽约时报的文章链接,Are You in Despair? That’s Good,https://ww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sqi=2&ved=0ahUKEwiOwsex3OfRAhWJjLwKHahtDmkQFggaMAA&url=https%3A%2F%2Fwww.nytimes.com%2F2016%2F06%2F05%2Fopinion%2Fsunday%2Fare-you-in-despair-thats-good.html&usg=AFQjCNFcA_4dwYdkAhB3vNPO_9Efinr9-Q&sig2=bHQGqjxMSDllOc5_1JIyrw&bvm=bv.145822982,d.dGc&cad=rja

  • 悲伤词典的Youtube链接,https://www./user/obscuresorrow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