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懒人老崔 2020-03-25

  (明代九边示意图)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生活在清水河县人对于辖区内的明代长城了解多少很难说。

真正到过长城或观赏或旅游或考察也许凤毛麟角。

在韭菜庄乡镜与山西隔墙的长城线上有两座闻名遐迩的砖石敌楼,骑墙而筑,保存甚好。一为空心敌台位于板申沟村南,我们称之为“板申箭牌楼”。另一座为实心敌台位于新村与山西平鲁七墩村南,我们称之为“新村徐氏楼”,山西人却称“七墩楼”。以边墙为界,墙外(即口外)有板申村和新村,墙里(即口里)有七墩村和新墩村。两座楼南北相距约1.5公里,体型高大,巍然耸峙,遥遥相望,腾空耸立,为世人关注。

它修建于何时呢?由谁主修呢?

朱元璋建国后,其手上所修长城与边堡工程的规模是不大的,真正称得上大规模修筑那是隆庆年间及以后。主修的总兵、巡抚不少,其中的戚继光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戚继光早年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倭,北方战事吃紧才调过来。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书法家、诗人。他撰写的两部兵书巜纪效新书》和巜练兵实纪》成为当时及后来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地位,后被收入巜四库全书》。

老戚到了咱们塞外,检阅了驻守部队,巡视了边防要塞。给他的印象军队是将骄兵惰,纪律松驰,兵不习战。于是他招募了一批义乌农民训练成一支强大的“戚家军”。那么边墙防线呢?高度不够,厚度不够,许多地段年久失修破败,这样的城墙城堡用来抵御入侵从属开玩笑。还有就是爬在墙上的小台墩,发挥作用有限,既不能让士兵藏身其中,又无法储备军用物资,而且台与台之间缺少直接联系手段,若蒙古骑兵深入墙下,弯弓搭箭,万弩齐发,长城上的守军就是一群肉靶子。这些小台墩就谈不上辅助作战的意义。

老戚开始了实地考察。

他给隆庆皇帝递上了调研报告。

报告的大致内容是,蓟镇长城长达二千余里,由于年久损毁严重,与其每年翻修毫无收益,倒不如提高城墙,修建高五丈的三层烽火台,每个烽火台中能容纳百人,站在台上视野宽广,烽火台又能储备充足的军粮武器。隆庆批准了戚继光的工程方案。

于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有两面包砖石的墙体(清水河150公里长城未发现两面包砖石的),一面(单侧)包砖石的墙体,其余为未包砖石的墙体。

我想,除了险要地段两侧或单侧包砖石外,较平缓的地方是不包砖石的,只是裸墙。所以明代后期长城全部包砖石或者说被驻在边墙里外老乡拆除了的观点未必是实事求是的。

至于老戚建的空心敌台,《练兵实记》这样记载的:

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四、五十步,或二百步不等为一台。两台相应,左右相救,骑墙而立。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余尺,中间空豁,四面箭窗,上建楼撸,环以垛口,内外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贼。贼矢不能入,敌骑不能近,每台百总一名,专管调度攻打,台头副二名,专管台内军器辎重;两防主客军士三五十名不等。今招到南兵一万,分布各台五名十名不等,常年在台,即以为家。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2019年10月徐氏楼箭牌楼航拍图)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徐氏楼位于山西新墩村北与内蒙新村南海拔1684米处。楼基为厚20∽22厘米锤凿的红砂条石所砌,露于表层16层,基石上青砖砌墙,除去顶部塌陷部分仍有砌砖93层。高出长城十多米,原始状态为高22米的四棱四角方形砖楼。此楼明代处于七墩口险处,至今山西人仍称“七墩楼”。

箭牌楼位于板申沟村南海拔1650米处,有'板申楼”之称。楼高22米,红砂石条筑基,基石露出地表16层,上砌砖。楼分2层,中间厅式格局。四周箭窗,垛口不存,四角柱基,顶部置木建橹铺,供士卒瞭望作战。又有“战楼”之称。

二楼为戚继光主持北边防务时设计修筑的敌楼。

有关二楼的文献记载志书里较难找到。

巜大同府志》对徐氏楼的记述为“徐四岭敌楼”,但此名一直很少被人提及。

徐氏楼箭牌楼石基为紫色,亦称“紫塞楼”。

隆庆议和开关互市,徐四岭敌楼属监控市场动态的“马市楼”。楼东侧疑似马市遗迹,岭南岭北皆有水路水口通蒙境成为蒙古军南下入口。

马市关城(关门)己毁掉了。不难想像明晚清初这里可能是边塞较为繁华的边贸之地。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2019年10月徐氏楼箭牌楼航拍图)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也许我们最感兴趣的是长城背后的故事。

五、六百年前,那些戍边的边墙守军与墩台的墩军,他们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巜练兵实记》说,常年在台,即以为家。

墩台是长城线上最小的作战单位,在墩台上数名墩军彼此照应,除了暸守还要作战,平素便是屯田,身边还有相伴的几只动物,组成一个个负有军事任务的小团体。

《明孝宗实录》载:“边军之苦,莫甚于墩军”。

又记:“十月深秋,见军士奔走风霜之中,面色黧黑,军服不见本色,其家属所住,竞不见烟火”。

明朝实行的是屯田制,士兵为军屯制,“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一个当兵的受田五十亩,政府配以耕牛、农具。士兵守戍边疆,抛头洒血之余,还要种地植树交租,为国家生产粮食。战时为士,无战为农。一年四季不得其闲。

嘉靖年间有位叫徐充的人在《暖姝由笔》一文中对墩军的日常生活有详细记述。

他说,一个墩台里住五至七人(每台守军五人,报事夜不收一人,炊爨一人),三只动物(鸡一,司晨。猫一,狗一,警夜)。还配有固定口粮。天亮放绳梯,让狗先下巡视,确定没有敌人埋伏,军士才下去挑水(纵狗从梯而下,周视无虏,则人然后下汲)。

白天站在窗口瞭望,即使吃饭时也不能擅离。不值勤者无事时,就织网巾,织得好可卖到一二钱银子(闲无事俱习结网巾,价值一二钱)。

边墙外有品字坑,有时鹿跑墙边陷入,墩军出墙外把鹿钓进墙内,大家打牙祭(边墙外濠二重,设栈坑即陷人坑也。鹿间有投其中,军人出墙钓得之)。

至于探查是否有蒙古细作经过,则看墩旁细土上的鞋底印。因为蒙古兵的鞋子与汉人鞋子区别较明显。若有则要量鞋印靠近哪一个墩台来论罪(楼土甚细,虑虏或入打,细作过之时,可验脚迹,以凭查究)。

徐文的描述极具生活化,后人阅之无不动容与感慨。

守台墩军除了战死者外,还有来自自然灾害的伤害。在巜明实录》里多有记载。如“复阴雾,雷雨大作,震倾墩台三面,军士有被伤者”。“雷雹折木,撤城楼瓦,毁子城垣,震死墩军一家三人”。毁物伤人。

北方边塞生活用水用燃料困难,墩军为采薪或取水常遭虏杀。“虏俟守墩军下取水,辄肆戕害”。

此事看视虽小,实则危害其深,足以动摇军心,涣散军队战斗力。

孝宗皇帝根据各地请奏,下旨:“其守墩军,必简精壮者,分为二班,每月一更。若无水之处,则修水窖一所,冬蓄水,夏藏冰,每墩预采半月柴薪于内给用,免致汲水、采薪,为贼所掠”。

于是各地尊照皇帝准奏,对墩台守军的住所和军事基础设施作了进一步的改造提升。

戚继光在《练兵实记》对此有客观记载:

小房一间,隔为二半间,向边外半间,墩军住;向内半间,百总住。炕各一座,米一石,锅灶各一口,水缸一个,碗五个,碟五个,种火牛马粪五担,盐菜之类不拘。以上墩军备之,空心台系充墩者亦备一份。

大铳五个,三眼铳一把,白旗三面,灯笼三盏,以上俱官给。

大木梆二架,每架长五尺,内空六寸,深一尺。要牲响体坚之木,不合式者即行改造。每擂梆必双,庶声合而可远。

旗杆三根,好绳三副。发火草六十个,用房一间覆之,毋令雨湿。火池三座,连草苫盖听用。火绳五条,火镰火石一副。旗杆三根,每根长一丈八尺,要直,每根相去五丈。扯旗绳副,务要新粗,每半年一换。火池每座,方五尺,张口,庶草多火亮。以上俱军采办。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由于边地生活困苦,墩军又得不到及时轮换,军中有钱者花钱贿赂以逃避守戍之苦。那些无钱子弟大多数便伺机逃跑。这种逃跑现象大概从明朝初年就时有发生。

巜明史.兵四》载: 吴起元年十月,至洪武三年十一月,军士逃亡四万七千九百余。几乎丧失了一个集团军。

为了稳定墩军的军心,朝廷想了不少办法。最具人性化的就是让墩军随带妻小赴卫。没有妻小的由政府出面给无妻之士买一个妻子组成家庭。目的是“每墩置墩院,令墩军随带妻小,不但守边,兼亦自防其家,杜脱逃旷离之弊”。

这种政府出钱买军妻被史家称之为“佥妻制度”。

佥妻的目的就是防止军兵逃亡。

墩军在边地远离故土,异地屯田戍边,其苦不言,单就思乡之情会带来军心不稳。所以朝廷要求有妻带妻小,无者政府出面给你分配一个,鼓励允许生儿育女,也允许你把家人或亲属带到边地。分给你田地、住宅,每月配以月粮。 这是多好的从军待遇呀。

佥妻制是不是从根本上杜绝了逃亡事件呢?然也。为什么呢?

腐败!当然那时还没有腐败一说。在卫所当兵的最难忍受的是来自上层的层层盘剥。

巜明孝宗实录卷145》载:“一人之身,既以当军,又以应役,一石之米,既以养家,又以奉将”。一个当兵的除了尽军务,还得应付各级当官的劳役。所得一石米报酬,除了养活自己还得省出些奉伺上司。

够艰难了。到此为止了吗?

远不是这样。《明宣宗实录卷109》载:“有征办则十倍需索,或占为从人,或使纳月前,或纵其买卖,或侵其月粮,或减其冬布…致官士短于衣食,不顾妻子脱身窜逃”。

朝廷只要有“征办'任务,到了基层则以“十倍需索”,由人至物盘剥的“官士短于衣食”,只剩一条道只好“脱身窜逃”。

当社会发展到黑暗,人们无法生存下去时,女人与孩子未必能拴住男人(逃走)的心。何况分配之妻是强制的,基本无感情基础。感情不深牵挂就少,一旦盘剥过剩超出承受范围,墩军的逃跑就显得义无返顾。

男人逃跑之后,被抛弃的妻儿老小会是怎样的后果?其实用不着来分析。

巜议兵志》就有明确记载:“每一军逃,即遗弃所买妻小,(妻小)流落乞丐,冻饿而死”。

没有冻饿而死的,便流落于边地土著人之手,替他们生儿育女,不仅增加了人口,还渐渐兴起了村庄。

希望用家庭情感纽带来束缚住军户,愿望是美好的。但你架不住歪嘴和尚的“官油子'乱念经。他们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胡作非为。军无必进之心,将无自守之志。军队作为国家稳固基石,一旦不稳,必然影响国之安危。

明朝卫所制度后期驰废,逃亡士兵造成兵源奇缺,内不足以镇压草寇,外不足以维护国权。使得朝廷内忧外患,里外受夹,270年的大明江厦轰然倒塌了。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作者简介:刘建国,清水河县人。致力于境内长城与革命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曾在区内外的《内蒙古文物》内蒙古政协《同心》杂志《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发表多篇研究论文。现为内蒙古考古学会会员,内蒙古长城保护学会会员。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作者简介:刘建国

清水河县刘建国作品:大同镇清水河境的两座敌楼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