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量级“搅局者”入场:当保险资管全面ToC

 吕杨鹏 2020-03-25

后资管新规的行业格局远未形成,持牌机构的赛道上又多了一位重要级的搅局者。

3月18日晚,银保监会正式发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

这是一项重新梳理保险资管业务边界的规则。

它对标《资管新规》明确提出针对个人的入场门槛;不仅是对保险资管产品属性的重新定义,更有可能对非银机构的资管生态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洗牌。

这不单是因为持牌的资管业务中多了一名有力的竞争者,更重要的是背靠险资机构的庞大的体量和毛细血管,保险资管的渠道优势将在未来的财富管理战场上被充分发挥。

全面ToC

《办法》发布前,保险资管业务更像是“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人”。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保险资管的近16万亿管理规模中,接近8成的委托资金来源于保险公司自身,而其中非金融系统的委托资金占比不到7%,换算后也只有不足1万亿的体量。

这与保险资管机构诞生之初的行业定位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保险公司更擅长渠道营销和产品设计,在分工上缺乏专业投管能力,为了增厚资产端的收益,必须要将保费收入形成的庞大资产,以表外分工的形式委托给保险资管机构进行打理。

直到2013年,保监会的一则“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的通知,方才启动了保险资管的外部化业务。

自此之后,保险资管可以面向单笔认购资金超过3000万的单一客户,以及单笔资金超过100万,总数不超过200人的多个客户发行产品。

但在“打理保险资产”的主业和相对更高的投资门槛的制约下,保险资管的外部化业务被锁住了手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截至目前,全国的保险资管机构数量只有26家。

根据此次新规,保险资管的业务功能,将与券商、基金、信托看齐,其产品线同样被划分为固收、权益、商品/衍生品和混合四大类;更关键的是在投资门槛上,将固收、混合、权益的投资门槛设定为30万、40万和100万元。

当然,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拥有两年投资经验,并在“三年收入不低于40万元”、“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以及“家庭金融总资产不低于500万”中三选一,就有资格成为保险资管的客户。

对于保险资管而言,这个准入要求已经相当的低。

在私募基金投资门槛维持100万元不变的背景下上,固收、混合产品的起投金额能够做到30万-40万之低,全然是资管新规送给持牌机构们的“最后一道曙光”,如今这道曙光也照射进了保险行业。

这意味着,保险资管业务全面ToC的一切障碍将不复存在,一个可以在个人投资者面前尽其所能展示投资管理能力的保险行业正在加速走来。

稀释的牌照

在海内外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今天,《办法》能够快速落地并与5月1日启动实施,显然是监管者力推资管行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决心。

从这一点似乎可以看出,郭树清始终是国内资管行业制度变迁中最重要的改革者和推动人。

掌舵证监会时期,郭树清率先开启了证券公司、基金专户私募资管业务的大松绑,投资范围得以扩大后,券商、基金子公司的业务四散开花,他们开出更加廉价的通道费用,一度让原本安稳做收牌照红利的信托公司们苦不堪言。

对此行业难免会有吐槽:“郭主席在证监会带领券商、基金抢信托公司的生意,到了银监会又要带领信托、保险抢证券经营机构的牌照。”

大资管时代虽然衍生了后来的产品嵌套狂潮和影子银行大爆发,但无形中仍然推动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全市场资产管理意识觉醒和能力成长。

从更长远的角度回头审视,郭树清打开资管业务限制的一系列动作,并非是为所辖机构的“亲儿子们”给养业务红利,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动资管行业必须接受“更多搅局者入场”这个现实,

从这个角度预测,市场传闻1万元起投的“公募版信托”距离当下的资管行业或许也为期不远。

或许郭树清深深的知道,在金融牌照供给极度稀缺的国内市场,行业要取得充分发展,必须要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

入局的未来

获得ToC发展可能性的保险资管,显然拥有更加巨大的能量。

一方面,管理保险资金所锻炼形成的长期配置策略,可能对国内特有的低风险、低波动偏好投资者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依托于母公司的经纪网络和甲方优势,保险资管显然有着比其他非银机构更强大的渠道募集能力。

最关键的是,保险资管产品已经拥有了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基础设施——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受理所有保险资管产品的发行、登记托管、交易、结算和信息披露。

保交所完全有能力赋予保险资管产品更好的流动性和质押融资能力。如此的赋能属性,就连坐拥强大的Ambers系统的基金业协会也会望尘莫及。

对今天的券商、公募专户和信托公司来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它们本在通道业务和去杠杆周期里,承受着规模持续坍缩与非标坏账处置的转型压力,全行业所强调要回归的主动管理,仍然是一个需要强大资源投入和时间沉淀的长远目标。

而在私募资管领域,面对保险资管这样一位强大搅局者的缓缓驶入,已经成为他们不得不接受的事。

当然,如果能够找到彼此优劣势或策略间的耦合点,竞争关系可以转为竞合,例如保险资管的规模做大后,他们仍然可以扮演MOM或FOF的角色成为券商、基金公募业务的资金来源。

但对整个资管行业来说,许多问题也将更清晰的暴露出来。

主动管理和产品人才的缺口将会成为一个行业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更多的外资机构正在争相涌入,如何设计更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来挽留人才,是更多入局者需要思考的。

在私募资管领域,剩余的35%非标额度留给估值核算的难题并没有就此解除,尽管估值体系已经万事俱备,但在单一债权计划、收益权等非标资产的问题上,如何适应净值化改造仍然是包括保险资管在内等一众机构要解决的事。

除此之外的问题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也许在标准统一的趋势下,整个资管行业的格局并不会变得单调,反而会越发的有趣。

你还可以看:

华夏的ETF事故之谜

为什么说波音是一场公地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