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花蛇舌草图片【来源】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的全草。主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切段。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与作用【性能概要】味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本品苦寒清热解毒,甘寒清利湿热。用于肠痈、火毒疮疖、咽喉肿痛,及热淋小便不利、尿赤涩痛等症,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作用;用于毒蛇咬伤,亦有解毒功效。 【白花蛇舌草的配伍应用】1.用于肠痈,多与红藤、败酱草、牡丹皮配伍。用于火毒疮疖、毒蛇咬伤,可单用本品大剂量内服外敷,亦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等配伍使用。用于咽喉肿痛,可与桔梗、甘草、玄参等配伍。 【白花蛇舌草的用量用法】内服:15~60克。外用:适量。 【白花蛇舌草的本草摘要】《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泡疮,蛇癞疮。” 【白花蛇舌草的现代研究】成分:含三十一烷、豆甾醇、乌索酸、齐墩果酸、β-谷固醇、黄酮苷,及白花蛇舌草素等。 临床报道:①治疗阑尾炎,其鲜品1两(干品5钱),水煎分2次服。治疗19例均愈。(重症用量增至2~3两,并配以补液和禁食)。②用于肝炎,以三草汤(白花蛇舌草31.25克、夏枯草31.25克、甘草15.625克,制成糖浆剂服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72例,有效率为100%,平均住院天数25.3天。对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毒蛇咬伤、顽固性外阴湿疹、恶性淋巴瘤及癌症发热,均有一定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