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见为实的谬误:我们一张开眼睛就扭曲了这个世界

 君君安安 2020-03-26

来源:景泉Value(ID:LQ-New-value)

人类的眼睛是从亿万年生物进化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如果你抱着眼见为实的态度看待世界,那么你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所有高等动物都是眼见为实。我们的眼睛只不过是动物眼睛的继承,如果你认为眼睛看见的就是真实,那么你的所有见识所有知识只停留在动物般的识辨反应状态,你也仅仅停留在不同物象的鉴别之中,你得到的将更多是知性观念。

我们人类接受信息只有五官,视觉、听觉、嗅觉、胃觉、触觉,此外我们没人任何其他通道抵达外物,我们这五大感官全都是有自身明确的规定性的。

比如我们的视觉占据我们采集外部信息的80%左右。但是视觉是什么,它只是一个感光器管,任何对象如果它不发光、不反光、不折光,它对视觉来说它就不存在,我们视觉通过感光获得的是明亮,要知道光是能量,叫光量子,光并不是明亮。光打在任何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都不会产生明亮的感觉,光刺激视网膜,视网膜把它转化为生物电,通过传入神经进入视中枢,视中枢把这个光能量错觉成明亮,然后我们对对象有一个感光方面的轮廓,明亮本身就是对光子能量的曲解。

而且我们的视觉只看到宇宙光谱中的十万分之一,也就是我们视觉只能看见400纳米到720纳米的波长的光波。这个狭窄区段以外的光波我们一律看不到,400纳米以下是紫外线、X线、伽马射线。720纳米以上的长光波是红外线,这两段意外还有成万倍的光谱一律不在我们人类的视觉范围以内。

而且这个世界是没有颜色的,我们所说的颜色实际上只是对光波波长的错觉,在我们所能看见的320纳米中,我们至少可以把它分辨为150种以上的颜色。可见我们刚一张开眼睛我们就扭曲了这个世界,我们把光量子扭曲为明亮,把光波长错觉为颜色。

而且这个世界是没有声音的,我们所说的声音其实是外界振动波的这个能量通过空气震荡传到外耳耳膜上,外耳耳膜的震荡传导到内耳转化为生物电,通过传入神经进入听中枢,听中枢把这个震荡能量错觉为声音。

也就是说我们刚一接触外部信息我们立即就把它扭曲处理了。我们在接受外部信息的瞬间,所谓外部信息实际上已经就变成主观信息了。我们感知的永远是我们的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

我们的感知不是为求真而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而设定的。

我们为什么要把320纳米光波分辨为150种颜色的错觉,是因为如果我们要直接处理光波,它会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光波是一个延续的无极变量,从400纳米到720纳米它是没有分割的,而我们却要完全把它分辨为不同的色差,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是很难生存的。当一个猴子在秋天的一片黄叶之中要摘取一个微微发红的桃子,你首先要能够看见那个微微发红的桃子,深藏在一片发黄的树叶之中,黄色和红色在波长上只有几纳米或者几十纳米的差度,如果不能把它截然区分为不同的色差,猴子一定会饿死。比如你看到一个五花蛇,如果你现在才开始计算它的波长,那么你的脑子就得像教室那么大都可能来不及处理。而你瞬间把它错觉为不同的色差,你马上就能确认一个分辨关系。这叫做失辩求存。因此,我们只有错觉这个世界我们才能有效维护我们的生存。

再比如我们为什么品尝水果是甜的,不是水果客观上是甜的,而是因为你必须把它内含的能量品尝为舔味这种舒适的感觉。水果中包含葡萄糖,它不是以葡萄单醣的方式存在的,葡萄单醣在植物界存量是非常低的,我们人类获得的能量来自三个方面,葡萄糖也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葡萄糖大多是以双糖形式存在的,也就是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一个糖分子,由于水果中和植物中的甜素—碳水化合物这个人体可以利用的能量多以双糖形式存在,因此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才会把双糖体会为明确的甜味。我们为什么闻大便是臭的,而苍蝇总是不断的在大便上爬动,是因为大便里还是苍蝇可以利用的能量,所以苍蝇闻大便一定是香的。可见这些香臭甜不是物质中天然具备这种味素,而是你从榨取能量的角度在亿万年进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他设定为舒适或不舒适的感觉分类。

在亿万年进化的过程中你如果不把对有机体损害的东西品尝为苦的东西,不久会被自然选择淘汰。只有在感受的设定上把对有机体造成戕害的东西体会成一种不美好的排斥性感受反应,你才能够获得生存资格。

感觉本身是具有规定性的。它是按照有机体保护,寻求能量资源来设定的。而不是按照求真设定的。因此在你接受信息的一瞬间你一定要把它错觉为一个最简洁最俭省生物能量的反应方式来处理信息。因此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的主观世界。

如果说感觉、感知是为求存而设定的,是具有规定性的,那么我们的感知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培根曾经说过,人类所建立的知识超不过四种假象的局限。

第一、物种假象。每个人所说的世界图景一定是你的感知模型,而不是对世界的客观反映。

比如蝙蝠和人类,蝙蝠没有眼睛,它是发出超声波接收超声回波获得世界表象。我们人类是靠视觉感光获得世界表象,如果我们人和蝙蝠同样处在一个黑暗的山洞中,由于蝙蝠总是处在黑暗之地,因此视觉、观光器官对它无效,因此他的感受器最主要的是一个超声回波雷达接受系统。我们人和蝙蝠处在一个黑暗的山洞中,蝙蝠由于获得世界表象的方式是回波,我们人类获得世界表现的方式是感光,那么形成的表象一定是不一样的。尽管两者处在一个山洞是同样的,但你达成的认识形态是不同的。他说明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的感知模型。

第二、洞穴假象。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井底之蛙。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视野或者知识范围是有限的,就像一个深井里的青蛙,它所看见的天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于是它就会认为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局限,因此所有人所说的世界一定是自己那个局限的世界。

第三、市场假象。比如商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叫卖他的产品,用不同的方式注解他的产品,用不同的方式广告他的产品,你然后受这些不同信息的影响和扰乱,然后在这一堆纷乱的自相矛盾的信息中做出选择和判断。

第四、剧场假象。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说的世界一定是自己理念的产物,这就像你去看一个戏或者和一个电影,电影或者戏剧的剧情它是符合逻辑发展的,如果你仅仅追随剧情,你会认为剧情是自然演化的东西,但它实际上在这之前就已经被剧作者给定了一个模型。

我们每个人心里实际上是有一个事先的理念性的剧本的,你在这个理念剧本的基础上张眼看这个世界,于是这个世界就展现为这个理念剧本的逻辑形态。

我们人类的用智几种方法是被我们的先天思维格律规定死的,它是在我们感官素材的基础上经过一个被给定的先天思维格律套死的一个思维模型。

比如在人类用智方式中,其中奎因对归纳法是这样描述的:

这让我们对其他的归纳更为担心,这些归纳所面对的不是他人的言语行为,而是无情的客观世界。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我们的心理性质划分与他人应该有温和的一面,毕竟我们同属人类。因此在词义的学习中,归纳法的普遍可信度是一个预设的事实。然而将归纳法作为探索自然真理的可靠手段,则几乎等于假定我们的性质划分和宇宙的性质划分可以完全匹配。但是为什么我们天生的性质划分能跟自然界中功能相关的分类吻合的那么好,以至于我们的归纳法能够成功呢?为什么我们的性质划分会在自然中有一个特殊的立足点,并且对于未来拥有一种发言权呢?

达尔文进化论给了我们某种鼓舞,加入人类天生的性质划分是一种与基因相关联的特性,那么这种划分已经完成了最成功的归纳,并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占据了支配地位。在归纳中犯有顽固性错误的生物,面临一种可怜、然而却值得赞扬的命运:在复制其种类之前就已死去。

即使如此,我们也很难避免眼见为实的假象。你会不由自主的处理手头有限的信息。好像这些信息就是全部的事实。根据这些信息你构建出最有可能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还不错,它符合你的知性逻辑,你就会去相信它。然而自己所知之甚少的东西才刚刚初露端倪时,我们更容易构建一个连贯的故事。并且与此同时我们仍然认为我们所构建的故事是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之上,这是我们最大限度地忽略了自己的无知。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预测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也许有人能够预测到将来危机会发生,事实上也发生了,但人们并不能预测到是什么能给导致危机的发生。而在事后有些人因为这种预知能力获得了本不应该有的赞赏,然而这种赞赏将会更加给人一种暗示,使人觉得这个世界比事实更可知。

这个错觉让我们更容易认为我们自己了解过去,也可知未来。

因此,认知错觉比视觉更加顽固。

这种错觉在投资领域表现更加直观。对于直观股价每周每日的经常性波动在我们的感知系统内表现为未来的叙事性进程,但是人们对这种价格的经常性波动的容易使得我们产生错觉,这种错觉被默认为价差可得利润。当身边的人跟自己保持同样的想法时,不论这种想法是多么荒唐,人们都能够保持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认为眼见为实就是客观进程的存在。

当股票价格异常波动尤其是向下异常波动时,我们往往把这种波动感知为风险,但是基本的事实是一家企业的价值是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值。然而就在这种情况出现时它被习惯性的忽略了。

我们的投资观受制于眼见为实为事实的原则。因此我们很难调动高端逻辑来进行分析和处理问题。尤其是在面对在知性这一层级方面的风险时尤其如此。因为我们的感知系统是为求存而设定的,而不是为求真而设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