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背景下如何做好国际学生危机管理?

 沉默的牧羊人 2020-03-26

编者按

       2020年初,一场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之一,加之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使其更易成为突发公共事件时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国际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习俗和个人经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对国际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危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认真应对、妥善处理,采取积极的预控措施,建立并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在动态不平衡中重新取得平衡,才能保障国际学生的安全,避免产生负面的国际影响。


      目前,我国学校国际学生的公共危机管理在理念和制度方面可能还有很多有待完善和提升的空间,今天,小编将通过介绍危机管理“PPRR模型”,为学校在疫情背景下开展国际学生危机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今日论点


       在危机管理的PPRR模型中,2P(预防与准备)比2R(反应与恢复)重要,做好2P才能做好2R。如果没有做好2P,2R只能尽人事;相反,做好2P,即使2R没做好,危机的危险损害还能够在控制之下,这是我们常说预防重于治疗的道理。

1

强化学校师生公共危机意识,学校定期开展危机管理教育活动;


2

建立专门的公共危机管理领导小组;


3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4

建立危机指挥系统备用力量,健全后勤保障机制;


5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师生心理关怀。


优秀





案例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武汉高校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在校学生,而对在汉留学生而言,学校和老师是他们最有力的依靠。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3所高校想尽各种办法,为在汉留学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实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并为他们提供防护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使他们能够安全、有序地度过疫期。

武汉大学:

值班备勤,24小时轮班轮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对在校留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进而建立起分块负责、责任到人的防控工作网格,成立5个工作组,分担物资调配、信息采集、应急处置、舆情引导、学生服务等任务。2月13日,学院组建了党员突击队,进一步充实疫情防控中坚力量。

  按照上级部署,学院启动了学生宿舍封闭式管理模式,开展学生宿舍“日巡察”。工作人员值班备勤,24小时轮班轮岗,每日统计上报留校学生身体情况,第一时间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缓解学生因疫情产生的紧张情绪。

  学院为每名留学生派发口罩、洗手液等个人防护用品,后勤师傅每日定时对宿舍公共区域通过喷洒、蒸汽等方式进行全面消毒,为学生提供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在宿舍区配备体温检测装置和发热学生隔离房间,在公共区域增设了洗手液、废弃口罩专用回收容器等,杜绝病毒传播途径。

  1月27日起,学院开展送餐上门服务,一日三餐准时准点,保障供应。学校超市为留学生建起服务群,保证了日常生活用品的充足供应。

  何晓娜是武汉大学电子商务(汉语教学)在读博士生,来自摩洛哥。疫情暴发后,她选择留在武汉大学,还捐款5000元,希望和中国人一起共克时艰。

  她在接受《武汉时报》采访时说到:“中国政府和武汉大学都非常好。老师们很关心我们的安全。武汉大学提供了口罩和一日三餐,学生们采取了所有的预防措施。”

武汉大学工作人员正在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洁

武汉大学留学生正在领取防护用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建起留学生微信群,实行网格化管理

      武汉发生疫情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在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启动“双值班”制,增设留学生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并迅速核实在汉留学生情况,为他们免费发放口罩、体温计等基本防护用品。

  留学生公寓内660个房间全面消毒,厨房、卫生间等公共区域每天消毒、通风,放置消毒液和洗手液,在公寓前台设置体温测试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