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大猫宁 每次和闺蜜约饭,她总是向我大吐工作上的苦水,这周又加了几天班,熬了几个夜,吃了几顿泡面。 乍一听,她的确是努力的典范,勤劳的楷模,就连她的黑眼圈也比其他人深得多。但是,像这样拼命地工作,却还是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也鲜少得到上司的肯定,难道是她还不够努力吗? 实际上,有太多的人像她一样,任务的截止日期快到了,才开始拼命地加班加点赶工,俗称“拖延症”。 任务刚布置下来的时候她总说还来得及,还有大把的时间,等领导来催了她才开始熬夜赶进度。 光从那段短期的时间切片来看,她似乎真的花了很多的时间,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却始终不如人意,其实,这就是和时间作对的结果。 我们都被“时间不一致”耽误了 美国畅销书作家凯文·克鲁斯通过访问各界精英人士,发现了成功者的共同秘密——优秀的时间管理。 这本书的推荐语里有几条很能吸引我的目光: “如何每天下午5点零负担准时下班?” “7天内提升6倍生产力,让你的8小时>别人的24小时。” 对于经常加班的人而言,一种原因可能是由于确实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另一种原因则可能是工作效率的问题。 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况为:时间不一致。这几乎成了现代都市人的通病,我们的大部分焦虑和痛苦都是拜其所赐。 不要太高估以后的自己 简单来说,“时间不一致”就是高估了以后的自己。 试想一下,大学期间的毕业论文,你是不是将两个月的写作时间浓缩到了两周,甚至是两天。你是否在刷微博的时候将一些电影和语言学习网站加入收藏,以为自己有空的时候会再打开,但再也没有了下文。你的书架上是否屯了很多书,却连一页也没有翻开过。 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被这样的“时间不一致”所耽误了。我们总是认为,以后的自己会很快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于是便不断浓缩实际行动的时间,而拉长完成一个目标的总时长,顺便给自己贴上了努力和辛苦的标签,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要知道,你的潜力并不是通过拖延症激发出来的。 然而拖延症仿佛一个顽疾,怎么甩也甩不掉,每次立下誓言下定决心之后,第二天仍然如此,难道拖延症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别再跟时间作对 拖延症的一大表现是“时间不一致”,你预期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实际完成任务的时间往往会脱节,既然“时间不一致”,那么我们就需要调整错位的时间,给予自己正确的心理暗示,找到可靠的伙伴同行,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①想象穿越:克服现实偏差的时间旅行,所谓“现实偏差”就是指你想象中的自己和现实情况下的自己存在的偏差。 读书期间,我们在每一个悠长假期到来之前进行无限的畅想,它在我们的脑海中被安排得井井有条,读书看报、早睡早起、修身养性、养颜美容……但现实却是不到中午不起床,不到三点不睡觉,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就拿减肥而言,不管我们定下了如何细致周到的健身计划和饮食目标,我们都会被“当下的自己”所打败。 当计划表上的时刻来临,当下的自己仍然无法起身,也许会选择刷刷微博,也许会选择看部电影,也许会选择手边的那包薯片。这一切的发生没有为什么,只是因为这些事件对“当下的自己”而言更加简单、轻松、愉悦。 想象穿越就是以克服现实偏差为目标的一次时间旅行,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因为放弃健身计划而挺着小肚腩的自己,在好看的小裙子面前无可奈何的样子。你可以想象一下,为了满足“当下的自己”多睡十分钟的私欲而摁掉了闹钟,结果错过公交车不得不满头大汗跑到公司的狼狈样子。 这些适时的想象可以帮助你的思维“穿越”到未来,当预见到可能会发生的结果后,你的行动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克服“时间不一致”。 ②奖惩分明:可以评价行动的及时反馈 养过宠物的人都很清楚,要想教会爱宠定时定点上厕所、起立坐下等行为,除了要有信心和耐心以外,及时的奖惩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同样的,作为人类的我们也适用于此类手段,即便这些奖惩是由我们自己控制的。不论奖品是什么,只要能让你完成目标后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就够了,可以是一杯奶茶、一顿火锅,也可以是一支口红、一双AJ;不论惩罚是什么,只要能让你行动失败后感到心痛就可以了。 ③结伴而行:能够互相监督的可靠伙伴 读大学的时候,我每个礼拜五都是没有课的,因此我常常会睡到中午才起来,下午乘上校车再到车上睡上一觉,等到家之后一天似乎就这么结束了。虽然看上去很惬意,但总觉得一周有那么一天是被浪费掉的。 后来,我的学霸朋友看不下去了,她和我约定每周五早上八点要到寝室楼下的空教室练习口译题目,尽管每个早上的起床仍然十分艰难,但在同学的语音电话连环call之下,我还是坚持了几个月的早起学习计划,最后也顺利地通过了口译的口试,心里的满足感也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 为什么有个能够互相监督的可靠伙伴,行动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呢? 因为我们在拖延的时候,只是在打破对自己的既定承诺而已,但是有了伙伴之后,如果放弃行动计划,我们则是对伙伴食言了,后者带来的感觉会比前者糟糕的多。这就是“结伴而行”法则行之有效的原因之一。 所以,有时候别太相信未来的自己。他不是超人,不能一目十行,也不能日行千里。 总之,要想在人群中出类拔萃,既要汗水到位,又不能和时间作对。拖延症不是绝症,时间是副良药,千万要用好。 ▲作者:谷大猫宁,把生活过得扎实,把困难逼到绝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