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谨慎乐观、看淡涨跌

 妖城主 2020-03-26

昨天晚上的全球股市表现,用市场的一个段子说:刚出了ICU又去了KTV。

美股暴涨11%,中国基金报公众号称此为“史诗级涨停”。说实话,最近一段时间市场的大涨大跌,投资者应该都习惯了。正可谓“风不平、浪不静,心还不安稳”?

这频频刷新投资者三观的涨跌记录注定将载入史册。而这段不平凡的历程,也应该启迪我们去思考。

……

一、看淡涨跌,是衡量投资者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市场,谨慎乐观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谨慎,是敬畏市场。永远不要低估市场先生的疯狂程度。因此,适度的分散是要的;买入价格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是应该的。

此外,不加杠杆才能保证长久地留在市场里,关于杠杆,它就是用一个确定的成本,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赌对了,皆大欢喜;赌错了呢?而市场先生时不时的疯癫,很有可能让你等不到黎明的到来。

乐观,是相信未来。我们说,只有留在这个市场里,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希望。

而悲观的人,看不到未来,也等不到牛市,他们更倾向于短视,快进快出、试图火中取栗,大部分没有取到栗,反而灼伤了手。

二、不预测,只应对。

首先PO张图。


这是一个小伙伴的留言。说实话,以前看到这样的留言,我会回复:长期看好,短期依然有下跌的可能。

但是,这样的回答自己都觉得苍白。即使你在文中无数次地说,不要预测市场短期涨跌,依然有人在猜,是继续调整,还是反弹?是反弹了,还是反转了?

预测未来是人类的天性,更是投资者的习惯思维,因为,投资就是投未来,但是,所谓做大概率的事,是从长远来看,而非短期视角。

而之前说的那些“盯住估值、无问西东”“分批买入、熨平情绪”无非是希望大家能够不为短期涨跌所扰动,从而做出冲动交易。

那么,到底如何面对下跌?面对此灵魂拷问。你如何作答?此时,你不妨停下阅读,想想自己的应对策略?之前散见于文中,这里再简单作结。

1.严格控制买入成本。

这点非常重要。100倍市盈率追进去,跌下来,你问我怎么办?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永远不会这么做。

在投资的道路上,没有一种机会是不可错过的。而那些错过的机会本不属于你,因此,不要因错过某些机会而惋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等到属于你的机会来临时,抓住它就好了。

这即是大家常说的,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2.做好仓位分布和动态管理。

提前做好交易计划,设计好仓位配比,并严格执行。不要到了卖点,看涨势喜人,又下不去手;

到了买点,看到市场各种负面消息,又不敢入手。计划没有完美,每次计划执行完毕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加以完善。

3.适当的资产配置。

投资品种相当于我们的武器库。要打赢这场战,尽量熟悉各种兵器的用法。例如,2015年,在大盘的疯狂时候,很多人看到分级A的机会,又有多少人因为分级B的下折而损失惨重;

2005年—2007年,多少人靠着折价的封闭式基金大赚一笔。如果你不懂分级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投资逻辑,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抓不住。

熟悉的兵器越多,机会也就越多。如果有一定的基础,还是建议去扩展自己的能力圈,海外股市、黄金、国内的可转债、债券等都值得去好好研究。投资啊,且得修行。

三、关于左侧和右侧。

近期的大跌,相信不少投资者的子弹已经打得差不多了。是等到市场企稳了,再买入,还是现在越跌越买?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左侧和右侧的问题。

关于左侧和右侧,市场上总是争论不休,我之前说过,任何一个投资策略都不是完美无缺,经济本身它就是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讲求一个精准。而左侧和右侧各有其优缺点。

左侧交易,一般是在具备投资价值的时候介入,此时,往往处于下跌的通道中,而行情有一定的惯性,买入之后继续下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宣扬能精准抄底的,不是傻就是坏。

股神也只是长期做大概率的事。以下是老巴抄底达美航空。因此,右侧投资者往往嘲笑,左侧交易者买在了半山腰。


卖出也同样,卖出之后大概率还会上涨,因为你卖掉的一般是近期属于上升通道的。

右侧则刚好相反,右侧买入的往往是短期表现好的,他们的买入标准是趋势成立,而同时,卖出的理由是趋势变坏。

然而什么叫趋势确立,站上某个均线就叫趋势确立吗?突破前期新高?走出某个通道吗?市场先生是不跟你讲道理的。

这次的美股下跌,我们也见识了,市场疯狂起来,连续跌破N个均线招呼都不会打。

左侧的节奏不好把握,右侧的趋势亦难言确定。因此,世上没有完美的策略,合适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投资主要是采用,结合着长线思维和概率思维的左侧交易,到了我的买点,我就会将资金分批,越跌越买。

回想自己之前已经止盈的品种,哪只不是买入—下跌—卖买入—再下跌—……上涨,涨到高估区域—卖出—继续涨……。

无法抄底摸顶,依然不妨碍赚钱不是?何况我们买的是指数基金,只要经济日后慢慢恢复,是一定能涨起来,担心什么呢?

这里还是要提醒下,我建议小伙伴们养成制定交易计划及做交易记录的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抄底。涨涨跌跌后,如果买入太随意,你可能会发现,并没有达到摊低成本的作用。

That’s all.

大家猜猜今天的两篇文章,哪个是芳姐写的,哪个是芳姐的TA写的?一个纯正的经济学背景(吹,继续吹)和一个曾经是计算机码农转做金融量化的宅男,文风可有差别?

秀一把恩爱,希望小伙伴们家庭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