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新乡传统葬俗——报丧

 老刘tdrhg 2020-03-26

报丧又称“讣告”、“讣闻”、“报亡”、“报死”等,新乡一带老人去世,忌讳说“死”、“亡”二字。报丧旨在告诉亲友前来参加丧事,同时通告与死者有相冲、相克的人(孕妇等)不要近前。

当地报丧习俗由来已久,经过历代相传形成的报丧习俗,很受当地人的重视。当地报丧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老人去世后(或第二天)鸣铳炮或鞭炮告知亲友邻居,同时要在丧家大门门框上张贴讣告。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新乡传统葬俗——报丧

讣告一般用白纸,上书“某府某某先生(女士)丧事”或“某府某某先生(女士)千古”之类的字样,然后用蓝墨水圈起来,待出殡后要用红笔或墨笔将讣告划掉。讣告上的字数按“生、旺死绝”四字进行推衍,周而复始,最后一个字以套上“生”、“旺”二字为佳,如果碰到“死”、“绝”二字,则要增删字数,使之合套“生”、“旺”二字。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新乡传统葬俗——报丧

如果老人90岁以上死亡,且配偶健在、子孙满堂。门框上贴的讣告要用红纸书写,表示死者是有福的人。旧时的有钱人家,还要在大门上挂两盏白色的大灯笼,上书“某旬寿考”或“某旬寿妣”和“某代其昌”或“某代同堂”。门上讣告一般要写“严父“或”母”字样。若父亲去世,用方形浆纸或白纸书写“严”、“制”角朝上下贴在大门两旁;若母亲去世,则写“慈”、“制”二字贴在大门两旁。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新乡传统葬俗——报丧

现代城镇工作人员死亡,由所在单位发讣告,一方面把讣告邮寄或电告死者的生前友好,或在报纸上刊登讣告。另一方面在单位的大门口张贴的讣告,内容不外是死者的生卒年、病因、主要工作经历和对国家的贡献,向遗体告别或召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等。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新乡传统葬俗——报丧

第二种报丧形式是由族人持丧帖书或口头到亲友家报丧。旧时丧帖书有一定程式,遣词用句和称谓都十分考究,父亲去世,要写“正寝”“严制”,自称“孤子”。母亲去世,则写“内寝”、“慈制”, 自称“哀子”。若父母双亡,自称“孤哀子”。结尾用词要按丧服轻重分别写上“泣血稽颡”、“稽首”、“拉泪”、”拭泪”、“泻泪” 等。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新乡传统葬俗——报丧

分发丧帖书的习俗各地不大相同。报丧者可以进入报丧对象的家门,讲明详细事由,忌讳说“死”字, 一般用“老了”、“过世了” 来代替。并一定要吃些东西,至少要抽根烟、喝杯茶才离去。

父死称“孤子”,母死称“哀子”,新乡传统葬俗——报丧

若是到死者的出嫁女儿家报丧,女儿应立即跟随报丧者一同前往娘家,一定要痛哭一场。母亲亡故,由一名深谙丧礼的叔伯父率所有孝子、孝孙到外祖家报丧,然后再向外祖父、外祖母或母舅等禀告告家母的病因、治疗经过及死亡时间、后事安排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