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種狀況,不適合推拿

 上善若水816dg 2020-03-26

很多人總愛下班後推拿一番,讓一整天積累下來的疲勞或筋骨痠痛能夠紓緩,振奮元氣。

推拿自古以來便大受歡迎,宋代文人張元乾便曾寫過,「養生得趣喜按摩。」明清兩代醫家更發明結合推拿導引動作的「養生十六宜」,作為一般人普遍可行的養生方法。

若要比喻,「推拿像是清除道路上的垃圾,讓往來車輛順暢無阻,」陳潮宗中醫診所副院長凃錦祥從中醫的角度生動描述;壢新醫院中醫科副主任王凱平從現代運動醫學的角度說明,推拿是用各種手法刺激人體皮膚、肌肉、筋膜、關節等處,改善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及緩解肌肉疼痛。

現今在台灣四處可見推拿店家,但這些推拿店家跟醫療診所的推拿又有何不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蔡曜鍵說:「差別在於有無找出病因並治療。」一般而言,坊間的推拿店家,並不會經過專業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對症治療,僅是休閒性的放鬆性質;但醫療診所的推拿是經過醫師對患者身體狀況的評估,才會決定推拿位置與用何種手法治療疾病。

但為何有時到診所就醫,會聽醫師說體虛、月經來等狀況的人,不建議推拿?

蔡曜鍵解釋,因推拿手法會刺激人體部位,是外力施加刺激的治療手法,因此針對特殊疾病、受傷情況或體質的人,可能適得其反、造成傷害。

注意!以下6種狀況不適合推拿

●過飽、過餓、過累或睡不好

在過飽的情況下進行推拿,反而會消化不良造成反胃,因此凃錦祥建議可在飯後1小時推拿,會比較恰當。另一方面,在過餓、過累或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下,都可能會因為血糖過低、元氣不足、精神不佳,於推拿過程中出現類似暈針的「暈推」狀況。

●筋骨脫臼、骨折初期、扭挫傷急性期

16歲的陳同學打籃球,不小心腳踝扭傷,媽媽帶他到住家附近的國術館推拿,沒想到推完後腫脹更嚴重。

蔡曜鍵解釋,筋骨脫臼、骨折初期或扭挫傷的急性期,除筋骨受傷外,周遭的軟組織與經絡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治療上應以包紮、冰敷為優先,若此時推拿,反而會加重紅腫熱痛。

●皮膚外傷、發炎

若皮膚發炎、燙傷、外傷等情況,推拿反而會加重傷勢,使發炎情況更惡化,還可能會因為細菌感染,進一步造成蜂窩性組織炎,應避免患處推拿。另外,若有皰疹等皮膚疾病,也有可能因為推拿擴大感染部位,並不建議推拿。

●生理期或懷孕期間

女性經期或懷孕期間,通常不推薦對骨盆部位按摩,以免過度刺激子宮,造成孕婦身體不適或胎兒受到影響。

●剛開完刀

許多人總認為推拿能夠恢復元氣、消除疲勞,針對一般日常因工作引起的勞累或肌肉痠痛,確實可以有效緩解,但對於某些身體異常產生的病態勞累,推拿反而可能不大適合。剛開刀過後除體虛外,還有開刀傷口尚未完全癒合,因此通常不建議推拿。

●癌症病人

67歲的王太太肺腺癌手術後,體虛無力,到中醫師門診表示想推拿,醫師告知,以她的身體狀況可能沒辦法負擔推拿的力量,建議用針灸搭配服藥改善體弱氣虛等問題。

根據2010及2014年台灣兩份發表在《骨骼與關節手術期刊(JBJS)》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期刊的骨肉瘤臨床或動物研究指出,在患部進行推拿等刺激治療手法,會因外力而使腫瘤擴散並轉移到其他部位,且手術後再次復發的機率高。每位癌症患者狀況不同,建議諮詢醫師意見。

推拿中有這些狀況要立刻反應

不過,如果沒有上述6種狀況,是否就不用擔心了呢?

王凱平說,在推拿過程中還是有需要注意的情況,一般而言,如果出現眩暈、意識狀態改變、手麻、臉部麻木等異常狀態時,就應立即反應。

推拿完後,即使有痠痛感,也應該是感到全身舒暢的感受。若想進一步緩解痠痛感,蔡曜鍵說,在推拿完3天內,可透過加壓法幫助去瘀止痛。方法是透過手指或手掌對痠痛處向下壓5秒後、再放鬆2秒,一分鐘約8次左右,便可經由短暫缺血、回血的原理,達到和緩的效果。但若出現不能忍受的劇痛感,應立即就醫。

推拿等同於按摩嗎?

推拿跟按摩實際上指的是同一件事情,都是以手指、拳、肘等部位,用推、拿、按、摩等各種手法,刺激身體皮膚、肌肉、筋骨等部位,達到氣血運行順暢,調整臟腑功能等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