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天童老僧 2020-03-26

这次说一下国产相机的历史,在当今世界数码相机领域,日系相机占有绝对的统治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是佳能尼康索尼富士松下的等,其次价格高昂又小众的徕卡哈苏等,而最近几年复苏的胶片摄影,玩家大多使用上世纪日本德国的胶片相机,哈苏胶片相机更是被周杰伦一首《说好别哭》mv带火成为神一般的存在,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凤凰海鸥长城珠江这些名字,也有人会说,这不是“凤凰自行车、海鸥手表”吗?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老一辈的人则会告诉你,这些都是当时喜闻乐见的国产相机品牌,相信很多人都会质疑,居然还有国产相机?这一切都要从1933年开始说起,东北就是在这一年被日寇沦陷的,民国的工业水品也是烂的一塌糊涂,一位叫郑崇兰的电影摄影师在上海开了照相馆后,感觉当时的国内的摄影器材只能靠进口,在愤慨之余他挺身而出,于是他开始着手研制国产照相机以及摄影机,并在1935年建立了“维纳斯”照相器材厂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但是因为抗战的缘故相机研制计划一直处于搁浅状态,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在昆仑影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郑崇兰的照相器材厂扩建为维纳斯电影器材厂,不过也是个小作坊。经过十个月的努力,在1947年终于制造出名为“维纳斯仙乐牌120箱式相机”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这可是我国相机历史上迈出相当质量的一个脚步,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可商业量产的相机、同年6月,郑崇兰先生在当时进口的美国米切尔摄影机基础上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35mm摄影机,并使用这台摄影机拍出了反向强烈,广受好评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直到新中国成立,维纳斯电影器材厂并入了上海机械厂,之后又并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不过这都是后话了。郑崇兰先生成为上海机械厂的副厂长,开发出多款电影摄影机和放映设备,为我国的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谓是国产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先驱。在朝鲜战争结束后,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新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产相机随之正式登场。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首先是北京大来精机厂在1955年成功仿制出12台苏联旁轴相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35mm旁轴相机,随后大来精机厂在1956年扩建为大来照相机厂,并在徕卡2型和理光双镜照相机的基础上仿制出大来135旁轴相机和大来120双镜相机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到了1957年,大来照相机厂由公私合营变为国营企业正式更名为北京照相机厂,员工从7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国产相机的产能终于得到了提升,相机名字由大来改为长虹,并且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用一年时间生产出7600多台长虹双镜相机,到了1959年,又把长虹牌双镜相机改名为天坛牌,一直生产到1961年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在大来照相机厂建立的同一年,同样的1956年4月,天津照相机厂成立,为了给建党35周年献礼,当时的厂长抱着极大的热情以玛米亚6型为仿制对象,带领十几名员工克服重重困难,短短54天内就试制出两台样机,并命名为“七一”相机,这就是我国首款折叠式120旁轴相机,除了镜头玻璃是进口材料,其余机身都是由工人亲手自制的,在短短54天内就制作出两台相机,实在是非常厉害。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不过由于产能实在有限,七一相机只生产了40多台。然后天津照相机厂又仿制德国相机,研制出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更容易生产的幸福1型相机,由于造型很像当时的自行车灯,所以又被称为车灯式照相机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又在同一年,沈阳照相机厂也建立了,和当时大来一样,仿制理光双镜照相机制造出沈阳牌双镜照相机,总体上和大来双镜相机不相上下,不过在之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沈阳照相机厂倒闭了。工厂内的设备被运到了铁岭并成立铁岭光学仪器厂,生产的双镜相机又改名为铁岭牌双镜相机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时间来到第二年,在苏联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西安市西北光学仪器厂建立,仿制出苏联旁轴相机,这时重庆市也想制造照相机,于是在西北光学仪器厂的帮助下,又对苏联相机进行一番研究,也仿制出来名叫“长江”牌相机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又过了一年,看到“长江”牌相机后,西北光学仪器厂心想“不行啊,你都套上牌了,我也得取个名”,于是把仿制斯米娜相机制造出的旁轴相机,加上了“华山”的名字,华山牌就这样成立了。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时间再跳回1957年,上海看到了徕卡相机长的不错,开始仿制徕卡相机,到了11月就制作出了样机,直接从试制小组扩建为上海照相机厂,次年3月直接开始生产上海58-1型旁轴相机,不光是看到徕卡不错,看到禄来的双镜相机感觉也很好,制造出58-1型双镜相机。又看到美能达SR-1也不错,也马上开始仿制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时间再次来到1958年,全国开始了大跃进运动,以北京天津上海照相机厂为首的国营化生产,让其他地方的能工巧匠们不甘落后,纷纷在这一年建立起相机厂,在国外相机基础上仿制出相机,光是型号在数量上就数不胜数,例如“蓝天,友谊,孔雀,劳动”等等简易型120相机,到了1959年大跃进运动进行到了巅峰时期,各地相机厂陆续取得新的突破,天津照相机厂推出美观的幸福2型相机,上海照相机二分厂研制出“上海201”型中画幅折叠相机,西北光学仪器厂则推出“长乐”拍双镜相机。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而我国的35mm单反相机也开始出现,而这台相机是南京电影机械厂在苏联泽尼特相机基础上研制出的,名字为“紫金山”相机。随后天津照相机厂则是参考了泽尼特和康泰时s研制出“晨光牌”单反相机,康泰时s不光给天津照相机厂送去温暖,还给长春光学精密机械所送去阳光,直接让他们制造出了超越康泰时S的“天池”牌单反,网上有句话说的好“叫你模仿没有叫你超越”说的就他。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另一方面35mm旁轴相机也在发展,杭州的“西湖”牌相机,徐州的“青年”牌旁轴相机,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国产相机的发展在先试后制的状态下一点点前进。1960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相机交流会标志着我国传统相机行业的初步建立,然而在这一年“中苏”交恶,加上出现的三年困难时期,数量繁多的相机厂在这个阶段不是倒闭就是转产,只剩下几家大型相机厂还在苦苦坚持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而“坚持才是胜利”,首先走出困境的是上海照相机厂,经过调整,上海照相机厂首先完善生产制度,然后对试制相机结合当时低迷的经济市场进行必要的工艺改造,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最终能够批量生产出一系列人们可接受售价的相机,这就是当时的上海4型双反相机,上海203型折叠中画幅相机也是当时最好的相机,以及上海DF型35mm相机,这些相机的出现填补了当时国内相机市场的空白,在盈利的同时,上海照相机厂的生产模式也得到推广,带动了国内相机行业的复苏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在1964年,国内提出不能以地名做相机品牌名的规定后,上海照相机厂就把生产的相机命名为家喻户晓的“海鸥”照相机,尤其是“海鸥4型”照相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称霸国内的相机市场,同年的天津照相机厂推出了“东方s1”35mm旁轴相机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时间来到1969年,国内工业部对全国水平较高的相机厂下达的任务是仿制国外高端相机,于是国内相机工厂就开始了,首先看到了禄来3.5,研制出的相机是“珠江7型”高级中画幅双镜相机,代表当时仿制巅峰的是仿制了徕卡的“红旗20”35mm旁轴相机,被誉为中国人的徕卡。还有一个仿高级相机的产品是上海相机厂的“东风”中画幅相机,而它的仿制对象可就有来头了,是哈苏500C。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以上提到的三款相机都因为高昂的价格成本而无法批量生产,“红旗20”只生产了200多台,“东风”相机则生产不足100台。实际上无论是“红旗”还是“东风”的性能都与正版的徕卡和哈苏有一定的差距,但足以能证明我国的相机制造水平在当时的确是不落后的。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从1972年到1979年,全国各地的相机厂在独立研制或者联合开发的基础上,诞生了各式各样的双镜旁轴单反相机,型号名字五花八门。在这之间1978年上市的“珠江s201”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35mm相机,拥有专业的性能和丰富的镜头配件,以及国产135单反中唯一可以更换取景器的功能,可以说是当时国产单反相机中的“老大”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在1983年,江西光学仪器总厂经过批准从苏州白洋照相机厂取得了“凤凰”商标的使用权,之前的“海鸥203”相机也更名为“凤凰203”,作为优秀国产相机“二鸟”中的凤凰开始展翅翱翔。这时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带有测光闪光功能的国产35mm相机进入黄金期,中画幅相机却慢慢被市场淘汰,原因无他,因为35mm彩照开始流行起来,而中画幅相机在当时拍彩照如同白日做梦,原因很简单“太贵了”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在1985年的时候,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国产中画幅相机停产,然而这一时期进入国内的35mm外国相机品牌也开始影响国内的市场,不过市场上的相机品牌还是以人们耳熟能详的“海鸥,青岛,凤凰”等国产相机为主,而且出口到国外的国产相机无论是造型还是质量都给国外的消费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国内各大相机厂可怕的仿制能力引起了日本相机企业的重视,而这时国内相机厂商之间的交流合作变得越来越少,慢慢变成竞争状态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进入90年代,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和眼光也在提高,大量的外国相机品牌不断进入国内,这些国外相机功能先进,造型新颖,给国内相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生存,国内的相机厂纷纷开始和国外相机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生产,同时也想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理想很美满,实现很残酷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国内绝大多数相机厂家在停止了研发国产相机,引进国外先进的流水线生产设备后,生产的大多数产品只有傻瓜相机,真正的核心技术半点也没有掌握,就这样,国内的相机厂家和国外相机产品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曾经关系紧密,交流合作频繁的国内相机工业体系也分崩离析,最后也只有坚持研发高质量国产相机的“海鸥,凤凰”两只大鸟存活下来。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而在数码时代到来的初期,1988年8月,海鸥研制出我国的第一台数码相机“海鸥DC-33”,虽然它只有30万像素,最大640x480的分辨率,不过好歹也是我国数码相机的开端,然而真正进入数码相机时代,国产相机的问题就不是以往传统胶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而是核心技术的问题,也就是数码相机的核心——感光元件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在进入新千年时,国产数码相机有过一段非常热闹的时期,除了海鸥以外,明基方正海尔等不以相机起家的公司都来数码相机市场分一杯羹,但都是不足一英寸的小底卡片机为主,像素都在100万水平,那时的进口相机也是这个水平,国产相机还可以和进口货平起平坐。但是到了2003年,进口数码相机的像素就上升到800万,我国的数码相机像素却只有300万,而且佳能康泰时已经推出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国内相机厂商在这方面则是一片空白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到了2005年功能更强价格更低的日系数码相机完全占领了国内的相机市场,在迷茫中各自为战的国产数码相机纷纷阵亡,而换了日本产感光芯片高价低配的爱国者相机,在耗光了国内消费者的热情后,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在消失了十年之久后,2014年海鸥突然传出了复出的消息,并发布了几款全新的数码相机,一时间让不少老摄影迷为之振奋,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些所谓全新的数码产品,尤其是海鸥CF100和松下LX很像,就连参数都一模一样,最后发现,海鸥所谓的复出只是干着贴牌松下卡片机销售的埋汰事儿,这让之前为此高兴的老摄影迷心如死灰,于是他们对这次海鸥相机的失败复出调侃道“海鸥,玩个鸟”

国产相机的历史:从起步到“入土”,一共分为三步

​说到这里,回到标题的问题上,一共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模仿,看得出当时我们真的很用心,第二步是拿到了与国外先进的流水线技术后,却大力制造傻瓜相机,到了最后一步还干出贴牌的烂事,一共三步,走的稳稳当当,直接入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