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珠珠《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唐 杜甫《丽人行》 今天是农历三月三日,也就是传统的“上巳节。这一天为何“水边多丽人”呢? 王珠珠《丽人行》局部 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ji,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n,病),为大絜”。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王珠珠《丽人行》局部 魏晋时代,“上巳节”除了要祓禊之外,还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成为“上巳节”另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 王珠珠《丽人行》局部 王珠珠《丽人行》局部 彭先诚《丽人行》 韩敏(1929-)《丽人行》 颜梅华(1927-) 长安水边多丽人 程十发《丽人行》 此幅《丽人行》很好地体现了程十发古丽清雅的人物画风,画中重点描绘了韩、虢、秦三位夫人上巳节踏青与满树繁花争艳时的豪华场面。 程十发《丽人行》局部 全画重点呈现了杜甫诗歌的前半段内容,即侈靡盛大的郊游场面。对于诗歌后半段内容,画家则以画中人物手中的一只禽鸟点出,可谓举重若轻,点中诗眼,颇见匠心。 陆俨少《丽人行》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局部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面。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作品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傅抱石《丽人行》局部 以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乐府诗《丽人行》为题创作的这幅作品,是傅抱石先生的名作。在技法的运用上,以树木的浓阴衬托人物,在这种高妙的黑白对比中,“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人物突出,而主题更加鲜明。 王美芳、赵国经《丽人行》 王美芳、赵国经的《丽人行》,是典型的现代版《丽人行》。 王美芳、赵国经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艺术设计,按照自己的理想撷取现代社会中的年轻的“三美”(静美、飘逸美、高洁美)女性,化富丽之繁为极度之简,又适度夸张,塑造他们心仪中的东方女性美,塑造他们艺术理想中的现代丽人行。 王美芳、赵国经《丽人行》 王美芳、赵国经《丽人行》局部 王美芳、赵国经《丽人行》局部 苗再新《丽人行》 刘文进《丽人行》 刘文进《丽人行》 画家刘文进的这两幅《丽人行》,为油画作品,但颇具国画神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