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二字的原意乃“相思”

 宇闻休闲书苑 2020-03-26

刘玉文

苹果,现在是常见的水果。经常吃苹果,但不一定知道“苹果”这二字的原始含义。

我国内陆栽培苹果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回的,当时取名叫作“柰”或“林檎”,俗称“花红”、“沙果”或“树果子”。日本至今仍将苹果写作“林檎”。当一个新品种的林檎传入

,为了和原来的品种相区别,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苹果。

苹果”一词,据专家考证,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佛光大辞典》释“频婆,为梵语和巴利语bimba音译,原意‘镜子、身影、红色果实’。印度有频婆树,乔木类,果实为鲜红色,意译‘相思树’”。唐释惠琳《一切经音义》卷一0云:“频婆果,此译云相思也”。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五果类三十二》:“频婆,此云相思果,色丹且润”“丹者,赤也。洁者,净也。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显明赤者”。 “频婆果”在佛经中还常用来形容口唇之美,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八一“世尊唇色润丹晖,如频婆果”。由此可知“频婆”一词主要是译指频婆树的果实,意为“相思”。

元朝后期,中国绵苹果的一个新的品种由西域传入内陆,时人根据它“色丹而润”的特征,便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命名。“频婆果”,被简称为“平坡”、“平波”、“苹婆”,后来简称为“苹果”。《本草纲目》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是不够准确的。

元顺帝时人熊梦祥在《析津志》“物产”门“果之品”中,首列葡萄,次列为“频波”。在“岁纪”门中,将频波列为8月的“时果”。

“苹果”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明朝。明万历年间人王象晋《群芳谱.果谱》中有“苹果”条云“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绵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数尤佳。”

清康熙时,汪灏奉敕对王象晋的《群芳谱》进行增补,撰成《广群芳谱》首引《采兰杂志》“苹果”条“燕地有频波,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波,华言相思也”;次引《学圃余疏》(明代成书):“北地之频波果,即花红一种之变也,吴地素无,近亦有移植之者,载北土以来,亦能花能果,形味俱减,然犹是奇物。”

明末史玄《旧京遗事》:“京师果茹诸物,其品多于南方,而枣、梨、杏、桃、苹波诸果,犹以甘香脆美取胜于他品”。

明隆庆、万历间人士,名臣张居正的儿子张懋修在其《墨卿谈乘》卷十一中云“燕地诸果之佳者,称频波,大者如瓯,其色初碧,后半赤乃熟,核如林檎,味甘脆轻浮。按古果部无此,宋人果品亦无之,或以为元人方得此种于外远之夷,此亦或然。…….《翻译名义》云:‘频波此云相思’是亦夷音耳,燕中名果之义,或亦取于此乎?然未闻西番称此果也。”

明王世祯《弇州山人四部稿》卷一五六《说部.宛委余编一》:“频波今为北土所珍,而古不经见,惟〈楞严〉诸经有之。或云元时通中国始盛耳。”

苹果,到明中后期,由北京一带发展到其他地方,记载较多的是山东,例如《五杂俎.物部三》:“各种佳果……青州之苹波。”

《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中,嘉靖《青州府志》卷七“物产”有“苹婆”;嘉靖《夏津县志》卷二“食货志.物产”有“苹婆”;嘉靖《临朐县志》卷一“风土志.物产”中有“苹婆果”;嘉靖《淄川县志》卷二“封疆志.物产”中也记载“苹婆”……..

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均无“苹果”专条,同时在“柰”条下记柰的别名苹婆,将二者混为一谈。

据《清圣祖御制文集》第四集卷三0《康熙几暇格物篇》载,康熙皇帝亲自考察研究一番后总结道:“柰有数种…..小而赤者曰柰子。大而赤者曰槟子。白而点红者或纯白圆而大者曰苹婆果。半红白,脆有津者曰花红。绵而沙者曰沙果。”

清末民初徐珂辑《清稗类钞.植物类》“苹果”条云“苹果,为落叶乔木,…….北方产果之区,首推芝罘(今烟台)。芝罘苹果国中最佳,实美国种也。美国教士倪费取美果之佳者,植之于芝罘,仍不失为良种,……人以其种之来自美国旧金山,故号之曰‘金山苹果’。”

“苹果”与“频婆”,两果原非同一物,其名称混同,但二者形似而实非。与此相仿的还有南方亚热带一种树上长的“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红豆”。   

因为传入中原的这种新品种的“林檎”果与佛经中所述的“色丹且润”的“频婆”果外形相似,气味清馨而可久存,“夜间置于枕边,微有香气”,易使人进入遐思缥缈的境界,于是人们就从佛经那里借来一个美妙的名字——“频婆果”。“频婆果”的读音又演化为“苹果”。所以,“苹果”一名的含义,究其源乃“相思”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