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艺学三百问(六)

 江山携手 2020-03-26

81、茶艺美学中如何理解道法自然?答:茶艺美学强调美到极致是自然。自然的本性是朴素,一切自在无为,淡然无极。一切纯任心性,毫不取巧雕饰,毫不矫揉造作,在自然表露中见真情,在自然忘我中见真性,在追求道法自然中去私除妄,摆脱桎梏,返璞归真,得到审美享受,获得心灵自由。

82、"保合太和"在茶艺中如何理解?答:保合太和即以"中庸"为美,演示茶艺时把握好三个度:动作力度不可太刚亦不可太柔,要刚柔相济;动作速度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要把握韵律;动作幅度不可太大亦不可太小,要抒展自如。一切要和谐适度,恰到好处,圆通融洽,达到中庸太和之美。

 

83、中国茶艺美学的三重境界是什么?答:茶字上边是草字头,下边是木字底,当中是人字,意为人在草木中。草木代表着大自然,即茶字本身就告诉我们中国茶人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一般要经历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三个层次。

84、什么是寄情于山水?答:寄情于山水即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美,去体验茶之美妙。如明代青?道士徐渭提出的品茶十二宜: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淸谈、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多属寄情于山水。

85、何为忘情于山水?答:忘情于山水是指茶人在大自然中品茗乐而忘归。如唐代高僧灵一和尚: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再如元代茶人马臻:竹窗西日晩来明,桂子香中鹤梦清。侍立小童闲不动,蕭萧石鼎煮茶声。都是茶人忘情于山水的绝妙写照。

 86、何为心融于山水?答:心融于山水指茶人在品茶过程中忘了红尘,忘了烦忧,甚至也忘了茶,忘了自己,达到超然无我,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唐代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再如唐代曹松: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

87、日本茶道美学在意境追求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吗?答:有!日本茶道先驱武野绍鸥和日本现代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都值得借鉴。武野绍鸥用一首和歌表达他对美的追求:望不见春花,望不见红叶,海滨小茅屋,笼罩在秋謩。他否定了春花、红叶这些世俗公认的美,推崇寂静幽玄惊心动魄之美。

 88、日本现代茶道创始人千利休对美的追求有何见解?答:他对武野绍鸥的美学理念加以发展,也用一首和歌表达了他的境界:莫等春风来,莫等春花开。雪底有春草,携君山里找。大雪覆盖着大地,白茫茫的一片,看似无一物,但佛家认为"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美在于发现。高!

89、中国茶艺美学表现有哪些基本法则?答:主要有神定气朗、对称与不均齐结合、简素、自然、枯高、脱俗、照应、节奏、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十大基本法则。

 90、何为神定气朗?答:茶道即人道。茶艺以艺示道,一切从人夲出发,强调茶艺之美首先是人的形象美和气质美。这种美不是仅指外观容貌,而是通过内修茶道外习茶艺提升气质修养,做到举止从容,淡定自信,至真至诚,神定气朗。女士人淡如菊,气质如兰;男士虚心如竹,坚毅如松。

91、何为对称与不均齐相结合?答:茶艺美学所讲的对称不仅包括几何学的形体对称,而且包括《周易》中的阴阳对称,如昼夜、开合、顺逆、盈虚、进退等。对称具有稳定感并突出中心位置。不均齐在禅语中称无法,即没有规律,如大理石天然纹理,这种美富有变化,更具情趣,有无限想象空间。

 92、茶艺中何为简素美?答:"简素"禅语意为无杂,艺术表现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周易》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清代郑板桥画竹独步天下,心得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有思。冗繁削尽留淸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茶艺美亦应"冗繁削尽留淸瘦"。

93、茶艺中何为自然美?答:"自然"禅语为"无心"即不受心中欲望的驱使和束缚,一切顺其自然。茶艺强调道法自然有个小故事。梅兰芳谈他之所以能成为京剧大师时说:"过去我演谁我像谁,如今我演谁我是谁"。演谁像谁再像也是刻意模仿,演谁是谁才是达到了毫不造作,纯任自然的境界

94、茶艺中何为枯高美?答:"枯高"禅语称"无位"可以理解为古老,遒劲、苍拙。一株幼松生机勃勃故然很美。但是,一棵千年古松经历了岁月积淀,风雨洗礼,及风霜雷电的的磨炼,舍弃了一切可舍竎的,最后形成傲立苍穹,遒劲顽强,震撼人心的美,这是小松树所不具备的,这就是枯高美。

95、茶艺中何为脱俗美?答:"脱俗"禅语称"无碍",即彻底破除"我执法执"等思想牢笼,不受任何世俗的约束和压抑,大胆地去发现美、展示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池塘生春草、大漠落日圆是大自然给了人许多启示,使茶人在环境营造、茶席布置、插花挂画等方面都能创作出脱俗美。

97、在美学中何为节奏?答:节奏源于宇宙变化和生命运动。音乐家用长短音和强弱音创造节奏,画家用色彩和形象排列表现节奏。茶艺通过刚柔、动静、快慢、开合、顺逆、盈虚、轻重等表现节奏。节奏有激昂和沉静两类。先抑后扬是激昂的节奏,如惊涛拍岸。先扬后抑是沉静的节奏,如闻晨钟。

 

98、在美学中何为调和对比?答:调和是求同,是把性质接近的事物相联系,如红与橙、橙与黄等是调和色;对比是存异,是把性质不同的事物相联系。如红上绿、黄与紫等是对比色。调和使人在变化中感到协调,对比感到醒目活跃。若无调合一切显得杂乱,无对比则单调枯燥。故两者应搭配得当。

 

99、美学中何为多样统一?答: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多样统一的理论基础。三生万物是多样,冲气以为和是统一。该法则既注重美的多样性,又强调"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如紫砂壶"圆不一相,方不一式"多姿多彩而和谐之美即其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