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风险告知牌
2020-03-26 | 阅:  转:  |  分享 
  
气瓶装卸搬运作业风险告知牌风险点名称气瓶装卸搬运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装卸车或搬运过程中未安装瓶帽、防震圈,剧烈撞击易发生爆炸;气瓶瓶阀损坏会
造成瓶内气体压力迅速释放飞出伤人。3、气瓶未检验或超期充装。4、气瓶泄露触及人体会造成冻伤;5、装卸中装卸人员配合不当行走不稳导致
气瓶掉落易砸伤6、氧气瓶、氢气阀损坏漏气易燃烧爆炸。人员大量吸入易造成中毒。7、氧气瓶与其他可燃气体气瓶混装。风险点编号01风险等
级较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装卸气瓶应轻装轻卸.避免气瓶相互碰撞或与其他坚硬的物体碰撞,不应用抛、滚、滑、摔、碰等方式装卸气瓶。近距
离搬运气瓶,凹形底气瓶及带圆型底座气瓶可采用徒手倾斜滚动的方式搬运。用人工将气瓶向高处举放或需把气瓶从高处放落地面时,应两人同时操
作,轻举轻放.不应在举放时抛、扔或在放落时滑、摔。不应使用翻斗车或铲车搬运气瓶,叉车搬运时应将气瓶装入集装格或集装蓝内。用机械起重
设备吊运散装气瓶时,应将气瓶装入集装格或集装蓝中,并妥善加以固定。不应使用链绳、钢丝绳捆绑或钩吊瓶帽等方式吊运气瓶。装卸气瓶时应配
备好瓶帽,注意保护气瓶阀门,防止撞坏。卸车时,要在气瓶落地点铺上橡皮垫;应逐个卸车,不应多个气瓶连续溜放。装卸作业时,不应将阀门对
准人身体,气瓶应直立转动,不准脱手滚瓶或传接,气瓶直立放置时应稳妥牢靠。气瓶搬运到目的地后,放置气瓶的地面应平整,放置时气瓶应稳妥
可靠,防止倾倒或滚动。运输车辆应安装防火罩。装卸氧气气瓶时,工作服、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不应沾有油脂。禁止与可燃气瓶混装混放。制
定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应急预案。8、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9、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并演练。管控层级
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报告
启动应急预案,以便及时得到进一步的处理。联系电话液氧卸车作业风险告知牌风险点名称液氧卸车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
述1、车辆误操作,冲撞人员及设备设施。2、人员未穿戴防静电工作服等防护用品。3、未连接接地线导出静电4、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5、液位
计、压力表、阀门故障,阀门、法兰泄漏。6、冲装软管有油脂或损坏。7、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8、充装人
员、司运人员未实施监控。卸车过程中移动车辆检修车辆使用手机对讲机。风险点编号02风险等级较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引导车辆到指定
位置停泊。有滑动可能的应加防滑块。车辆应安装防火罩。1、检查汽车槽车随车必带的证件和资料:汽车槽车使用证、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
车槽车准驾证、押运员证、汽车槽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位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运行检查记录、汽车槽车装卸记录。2、安全附件
、消防设施检查项目:安全阀、爆破片装置、液位计、压力表、装卸阀门、车用灭火器、导静电接地装置齐全。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充装
:①汽车槽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的。②汽车槽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③汽车槽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规定的。④防护用具、服装、专
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车携带的。⑤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槽车,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单或证明文件,已投入使用的不
能判明上次充装介质的。⑥余压不符合规定的。⑦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的。4、卸车前罐车应连接接地线。5、罐车与储罐压力正常后卸
车6、冲装软管质量符合要求,有防止油脂污染措施和水压试验资料。7、只能从顶部充装或从底部进行充装,不允许同时进行充装。8、卸车前检
查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法兰。9、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禁止卸车。10、充装人员、
司运人员应适时监控不得离开现场,不得移动车辆、检修车辆、使用手机对讲机。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
(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液氧贮槽在使用中安全阀失灵或冻结,槽内压力又超过工作压力时,应进行人工放空。在放空液氧波及的范
围内应无明火。操作人员皮肤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若冻伤严重,要马上送医
院治疗。当液氧贮槽附近发生火灾,环境温度升高,有可能加速槽内液体汽化时,可向贮槽外外壳喷洒冷却水降温。联系电话
液氧充装作业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液氧充装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充装前未检测气瓶或超期充装。2、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接地损坏
。3、人员无证操作。未经过教育培训。4、未穿戴防静电工作服5、人员大量吸入易造成氧气中毒。气瓶漏气造成冻伤6、气体混装(气瓶颜色名
称与瓶内气体种类不同)7、气瓶倾倒损坏瓶阀,引起漏气着火爆炸。8、未安装瓶帽、防震圈,无防倒措施9、气瓶瓶阀损坏会造成瓶内气体压力
迅速释放易飞出伤人。10、气瓶未分类存放风险点编号03风险等级较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充氧前必须检查确认氧气瓶经过充装前检查合
格。禁止可燃气体气瓶进入车间。2、充装前必须对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接地确认是否完好,灵敏可靠。3、开启瓶阀应缓慢操作,瓶内有无异
常音响。4、瓶内气体压力达到充装压力的三分之一以前,应逐只检查瓶体温度是否大致一样,瓶阀密封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5、
严格控制气瓶的充装压力,确保气瓶在最高使用温度60℃时瓶内气体压力不超过气瓶水压试验压力的0.8倍。汇流排充装压力达到10Mpa以
后,禁止再插入空瓶充气。6、氧气瓶内压力在规定范围内。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良好。氧气瓶充装后完好未出现鼓泡、变形或泄漏等严重缺
陷。氧气瓶体温度无异常的升高迹象。7、氧气瓶的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安装瓶帽、防震圈,设防倒措施直立存放。严禁与可燃气体,
油脂等相抵触的气体混放。气瓶禁止沾染油脂。8、氧气充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
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1、液氧泵充氧,当汇流排出现结露或结霜时,
应立即停止充氧,检查蒸发器。2、充装台汇流排充装时发生燃爆,应立即停运液氧泵和汇流排进出口阀门,用CO2或干粉灭火器灭
火。3、充装时,充装的氧气瓶发生燃烧,处理方法与上同。联系电话液氧储罐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液氧储罐主要危险
因素描述1、管道、阀门、法兰泄漏、腐蚀变形。2、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到期未检验或损坏异常。3、接地装置失效或不符合标准要求4、罐
体损伤,围栏损坏或缺失、地基不稳。5、泵体漏油或工作中液氧泄漏。6、焊缝及绝缘保护层损坏;7、管道吊架腐蚀;法兰间跨接线损坏或缺失
。8、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使用非防爆设备。风险点编号04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储罐管道双阀门控制。一备一用。靠近储
罐罐体阀门常开。每天检查是否泄漏,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失灵。2、安全阀悬挂“禁止关闭”标志牌。3、每班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显示
是否正常;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在检验周期内。每半年对压力表校验一次。每年对安全阀校验一次。4、设置单独的导除静电设施和防雷击装置。导
除静电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0?,防雷击装置最大冲击电阻不得大于30?,每年测定一次。5、罐体油漆保持完好。地基完好,罐体无倾
斜。隔离围栏牢固可靠,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每年进行真空度检测,定期检验6、液氧泵电机外壳设置漏电保护接地设施,开机前检查接地线无断裂
、脱落。7、管道、阀门、法兰无泄漏无腐蚀变形。焊缝及绝缘保护层完好;管道吊架无腐蚀支承完好,管架、基础完好情况;法兰间跨接线玩好。
8、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1、液
氧泵充氧,当汇流排出现结露或结霜时,应立即停止充氧,检查蒸发器。2、充装台汇流排充装时发生燃爆,应立即停运液氧泵和汇流排进出
口阀门,用CO2或干粉灭火器灭火。3、充装时,充装的氧气瓶发生燃烧,处理方法与上同。联系电话氧气瓶风
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氧气瓶主要危险因素描述气瓶产权单位、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不符合有关规定。2、瓶身明显损伤。3、
沾染油脂。4、安全附件损坏。5、气瓶无防倒措施6、消防器材损坏或缺失。风险点编号05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气瓶产权单位、
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符合有关规定。瓶身无明显损伤。3、无油脂。4、安全附件齐全完好。安装瓶帽、防震圈。5、氧气瓶的
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6、气瓶储存点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在醒目处挂防火、禁油等警示牌。7、存放在阴凉通风处禁止暴晒。8、禁
止与可燃气瓶混放。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1、操作人员皮肤
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若冻伤严重,要马上送医院治疗。2、当气瓶附近发生
火灾,环境温度升高,可向气瓶外壳喷洒冷却水降温。联系电话二氧化碳卸车作业风险告知牌风险点名称二氧化碳卸车作业
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车辆误操作,冲撞人员及设备设施。2、对罐车的各安全附件有缺陷或故障,或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3、罐车与
储罐压力异常。4、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故障,阀门、法兰泄漏。5、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6、作业人员为
佩戴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7、卸车过程中操作人员、驾驶员、押运员离开现场监护缺失。8、违反卸车操作规程。风险点编号06风险等级一般风
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引导车辆到指定位置停泊。有滑动可能的应加防滑块。1、检查汽车槽车随车必带的证件和资料:汽车槽车使用证、机动车
驾驶执照和汽车槽车准驾证、押运员证、汽车槽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位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运行检查记录、汽车槽车装卸记录。
2、安全附件、消防设施检查项目:安全阀、爆破片装置、液位计、压力表、装卸阀门、车用灭火器、导静电接地装置齐全。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
的,不得充装:①汽车槽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的。②汽车槽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③汽车槽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规定的。④防护用
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车携带的。⑤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槽车,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单或证明文件,已
投入使用的不能判明上次充装介质的。⑥余压不符合规定的。⑦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的。4、冲装软管质量符合要求。5、罐车与储罐压
力正常后卸车6、卸车前检查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法兰。7、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禁
止卸车。8、充装人员、司运人员应适时监控不得离开现场,不得移动车辆、检修车辆、使用手机对讲机9、作业人员佩戴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1
0、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车间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
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
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
二氧化碳充装作业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二氧化碳充装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充装前未检测气瓶或超期充装。2、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
接地损坏。3、人员无证操作。未经过教育培训。4、人员大量吸入易造成中毒窒息。气瓶漏气造成冻伤5、气体混装(气瓶颜色名称与瓶内气体种
类不同)6、未安装瓶帽、防震圈,无防倒措施,气瓶倾倒损坏瓶阀,引起漏气爆炸。7、气瓶未分类存放风险点编号07风险等级一般风险主要风
险控制措施1、充装前必须检查确认气瓶经过充装前检查合格。2、充装前必须对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接地确认是否完好,灵敏可靠。3、开启
瓶阀应缓慢操作,瓶内应有无异常音响。4、瓶内气体压力达到充装压力的三分之一以前,应逐只检查瓶体温度是否大致一样,瓶阀密封是否良好。
发现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5、严格控制气瓶的充装压力,确保气瓶在最高使用温度60℃时瓶内气体压力不超过气瓶水压试验压力的0.8倍。汇
流排充装压力达到10Mpa以后,禁止再插入空瓶充气。6、气瓶内压力在规定范围内。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良好。气瓶充装后完好未出现
鼓泡、变形或泄漏等严重缺陷。瓶体温度无异常的升高迹象。7、气瓶的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安装瓶帽、防震圈,设防倒措施直立存放。
8、充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车间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
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
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
,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二氧化碳储罐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二氧化碳储罐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管道、阀门、
法兰泄漏、腐蚀变形。2、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到期未检验或损坏异常。3、接地装置失效或不符合标准要求4、罐体损伤,围栏损坏或缺失、
地基不稳。5、泵体漏油或工作中泄漏。6、焊缝及绝缘保护层损坏;7、管道吊架腐蚀;法兰间跨接线损坏或缺失。8、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
使用非防爆设备。风险点编号08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储罐管道双阀门控制。一备一用。靠近储罐罐体阀门常开。每天检查是否
泄漏,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失灵。工程技术措施:严格按规定安装,设置温度、压力监控、安全阀等。设置安全泄压系统及联锁保护系统。2、有安
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按规定涂色标识,设警示标识、危害因素告知牌。3、每
班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显示是否正常;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在检验周期内。每半年对压力表校验一次。每年对安全阀校验一次。4、设置单
独的导除静电设施和防雷击装置,每年测定一次。5、罐体油漆保持完好。地基完好,罐体无倾斜。隔离围栏牢固可靠,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每年进
行真空度检测,定期检验6、液体泵电机外壳设置漏电保护接地设施,开机前检查接地线无断裂、脱落。7、管道、阀门、法兰无泄漏无腐蚀变形。
焊缝及绝缘保护层完好;管道吊架无腐蚀支承完好,管架、基础完好情况;法兰间跨接线玩好。8、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管控层级公司级主
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
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
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二氧化碳气瓶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二氧化碳
气瓶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气瓶产权单位、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不符合有关规定。2、瓶身损伤。3、安全附件损坏。4、气瓶
无防倒措施5、消防器材损坏或缺失。6、遇热、容器内牙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风险点编号09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气瓶产权单
位、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符合有关规定。瓶身无明显损伤。3、搬运时轻装轻卸。4、安全附件齐全完好。安装瓶帽、防震圈。
5、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6、气瓶储存点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在醒目处挂防火等警
示牌。7、存放在阴凉通风处禁止暴晒。8、禁止与可燃气瓶混放。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
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
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
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液氮卸车作业风险告知牌风险点名称液氮卸车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车辆误操作,冲撞人员及
设备设施。2、对罐车的各安全附件有缺陷或故障,或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3、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4、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故障
,阀门、法兰泄漏。5、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6、作业人员为佩戴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7、卸车过程中操作
人员、驾驶员、押运员离开现场监护缺失。8、违反卸车操作规程。风险点编号10风险等级一般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引导车辆到指定位置停
泊。有滑动可能的应加防滑块。1、检查汽车槽车随车必带的证件和资料:汽车槽车使用证、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槽车准驾证、押运员证、汽车槽
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位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运行检查记录、汽车槽车装卸记录。2、安全附件、消防设施检查项目:安全阀、爆
破片装置、液位计、压力表、装卸阀门、车用灭火器、导静电接地装置齐全。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充装:①汽车槽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
过有效期的。②汽车槽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③汽车槽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规定的。④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车携
带的。⑤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槽车,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单或证明文件,已投入使用的不能判明上次充装介质的。⑥余压不
符合规定的。⑦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的。4、冲装软管质量符合要求。5、罐车与储罐压力正常后卸车6、卸车前检查液位计、压力表、
阀门、法兰。7、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禁止卸车。8、充装人员、司运人员应适时监控不
得离开现场,不得移动车辆、检修车辆、使用手机对讲机9、作业人员佩戴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10、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车间级主
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
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
。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液氮充装作业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液氮充
装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充装前未检测气瓶或超期充装。2、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接地损坏。3、人员无证操作。未经过教育培训。4、人
员大量吸入易造成中毒窒息。气瓶漏气造成冻伤5、气体混装(气瓶颜色名称与瓶内气体种类不同)6、未安装瓶帽、防震圈,无防倒措施,气瓶倾
倒损坏瓶阀,引起漏气爆炸。7、气瓶未分类存放风险点编号11风险等级一般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充装前必须检查确认气瓶经过充装前检查
合格。2、充装前必须对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接地确认是否完好,灵敏可靠。3、开启瓶阀应缓慢操作,瓶内应有无异常音响。4、瓶内气体压
力达到充装压力的三分之一以前,应逐只检查瓶体温度是否大致一样,瓶阀密封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5、严格控制气瓶的充装压力
,确保气瓶在最高使用温度60℃时瓶内气体压力不超过气瓶水压试验压力的0.8倍。汇流排充装压力达到10Mpa以后,禁止再插入空瓶充气
。6、气瓶内压力在规定范围内。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良好。气瓶充装后完好未出现鼓泡、变形或泄漏等严重缺陷。瓶体温度无异常的升高迹
象。7、气瓶的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安装瓶帽、防震圈,设防倒措施直立存放。8、充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
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车间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
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
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
液氮储罐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液氮储罐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管道、阀门、法兰泄漏、腐蚀变形。2、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到期未检验或
损坏异常。3、接地装置失效或不符合标准要求4、罐体损伤,围栏损坏或缺失、地基不稳。5、泵体漏油或工作中泄漏。6、焊缝及绝缘保护层损
坏;7、管道吊架腐蚀;法兰间跨接线损坏或缺失。8、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使用非防爆设备。风险点编号12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
措施1、储罐管道双阀门控制。一备一用。靠近储罐罐体阀门常开。每天检查是否泄漏,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失灵。工程技术措施:严格按规定安装
,设置温度、压力监控、安全阀等。设置安全泄压系统及联锁保护系统。2、有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
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按规定涂色标识,设警示标识、危害因素告知牌。3、每班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显示是否正常;每月第一周检查是
否在检验周期内。每半年对压力表校验一次。每年对安全阀校验一次。4、设置单独的导除静电设施和防雷击装置,每年测定一次。5、罐体油漆保
持完好。地基完好,罐体无倾斜。隔离围栏牢固可靠,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每年进行真空度检测,定期检验6、液体泵电机外壳设置漏电保护接地设
施,开机前检查接地线无断裂、脱落。7、管道、阀门、法兰无泄漏无腐蚀变形。焊缝及绝缘保护层完好;管道吊架无腐蚀支承完好,管架、基础完
好情况;法兰间跨接线玩好。8、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
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
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
联系电话液氮气瓶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氮气瓶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气瓶产权单位、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
册编号不符合有关规定。2、瓶身损伤。3、安全附件损坏。4、气瓶无防倒措施5、消防器材损坏或缺失。6、遇热、容器内牙增大有开裂和爆炸
危险。风险点编号13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气瓶产权单位、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符合有关规定。瓶身无明显损伤
。3、搬运时轻装轻卸。4、安全附件齐全完好。安装瓶帽、防震圈。5、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
一方向。6、气瓶储存点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在醒目处挂防火等警示牌。7、存放在阴凉通风处禁止暴晒。8、禁止与可燃气瓶混放。管控层级
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
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
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液氩卸车作业风险告知牌风
险点名称液氩卸车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车辆误操作,冲撞人员及设备设施。2、对罐车的各安全附件有缺陷或故障,或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
异常情况。3、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4、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故障,阀门、法兰泄漏。5、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
不良;6、作业人员为佩戴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7、卸车过程中操作人员、驾驶员、押运员离开现场监护缺失。8、违反卸车操作规程。风险点编
号14风险等级一般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引导车辆到指定位置停泊。有滑动可能的应加防滑块。1、检查汽车槽车随车必带的证件和资料:汽
车槽车使用证、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槽车准驾证、押运员证、汽车槽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位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运行检查记录
、汽车槽车装卸记录。2、安全附件、消防设施检查项目:安全阀、爆破片装置、液位计、压力表、装卸阀门、车用灭火器、导静电接地装置齐全。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充装:①汽车槽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的。②汽车槽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③汽车槽车漆色或标志不
符合规定的。④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车携带的。⑤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槽车,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
报告单或证明文件,已投入使用的不能判明上次充装介质的。⑥余压不符合规定的。⑦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的。4、冲装软管质量符合要
求。5、罐车与储罐压力正常后卸车6、卸车前检查液位计、压力表、阀门、法兰。7、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
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禁止卸车。8、充装人员、司运人员应适时监控不得离开现场,不得移动车辆、检修车辆、使用手机对讲机9、作业人员佩戴戴
防护手套和防护镜。10、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车间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
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
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
液氩充装作业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液氩充装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充装前未检测气瓶或超期充装。2、压力表,安
全阀,防静电接地损坏。3、人员无证操作。未经过教育培训。4、人员大量吸入易造成中毒窒息。气瓶漏气造成冻伤5、气体混装(气瓶颜色名称
与瓶内气体种类不同)6、未安装瓶帽、防震圈,无防倒措施,气瓶倾倒损坏瓶阀,引起漏气爆炸。7、气瓶未分类存放风险点编号15风险等级一
般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充装前必须检查确认气瓶经过充装前检查合格。2、充装前必须对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接地确认是否完好,灵敏可
靠。3、开启瓶阀应缓慢操作,瓶内应有无异常音响。4、瓶内气体压力达到充装压力的三分之一以前,应逐只检查瓶体温度是否大致一样,瓶阀密
封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5、严格控制气瓶的充装压力,确保气瓶在最高使用温度60℃时瓶内气体压力不超过气瓶水压试验压力的
0.8倍。汇流排充装压力达到10Mpa以后,禁止再插入空瓶充气。6、气瓶内压力在规定范围内。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良好。气瓶充装
后完好未出现鼓泡、变形或泄漏等严重缺陷。瓶体温度无异常的升高迹象。7、气瓶的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安装瓶帽、防震圈,设防倒措
施直立存放。8、充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车间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
、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
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
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液氩储罐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液氩储罐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管道、阀
门、法兰泄漏、腐蚀变形。2、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到期未检验或损坏异常。3、接地装置失效或不符合标准要求4、罐体损伤,围栏损坏或缺
失、地基不稳。5、泵体漏油或工作中泄漏。6、焊缝及绝缘保护层损坏;7、管道吊架腐蚀;法兰间跨接线损坏或缺失。8、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
品或使用非防爆设备。风险点编号16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储罐管道双阀门控制。一备一用。靠近储罐罐体阀门常开。每天检查
是否泄漏,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失灵。工程技术措施:严格按规定安装,设置温度、压力监控、安全阀等。设置安全泄压系统及联锁保护系统。2、
有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按规定涂色标识,设警示标识、危害因素告知牌。3
、每班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显示是否正常;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在检验周期内。每半年对压力表校验一次。每年对安全阀校验一次。4、设
置单独的导除静电设施和防雷击装置,每年测定一次。5、罐体油漆保持完好。地基完好,罐体无倾斜。隔离围栏牢固可靠,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每
年进行真空度检测,定期检验6、液体泵电机外壳设置漏电保护接地设施,开机前检查接地线无断裂、脱落。7、管道、阀门、法兰无泄漏无腐蚀变
形。焊缝及绝缘保护层完好;管道吊架无腐蚀支承完好,管架、基础完好情况;法兰间跨接线玩好。8、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管控层级公司
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
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
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液氩气瓶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氩气瓶主
要危险因素描述1、气瓶产权单位、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不符合有关规定。2、瓶身损伤。3、安全附件损坏。4、气瓶无防倒
措施5、消防器材损坏或缺失。6、遇热、容器内牙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风险点编号17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气瓶产权单位、气
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符合有关规定。瓶身无明显损伤。3、搬运时轻装轻卸。4、安全附件齐全完好。安装瓶帽、防震圈。5、气
瓶的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6、气瓶储存点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在醒目处挂防火等警
示牌。7、存放在阴凉通风处禁止暴晒。8、禁止与可燃气瓶混放。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
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
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
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氢气卸车作业风险告知牌风险点名称氢气罐车卸车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车辆误操作,冲撞人
员及设备设施。2、对罐车的各安全附件有缺陷或故障,或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3、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4、液位计、压力表、阀门
故障,阀门、法兰泄漏。5、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6、作业人员为佩戴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7、卸车过程中
操作人员、驾驶员、押运员离开现场监护缺失。8、违反卸车操作规程。风险点编号18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引导车辆到指定位
置停泊。有滑动可能的应加防滑块。1、检查汽车槽车随车必带的证件和资料:汽车槽车使用证、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槽车准驾证、押运员证、汽
车槽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液位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运行检查记录、汽车槽车装卸记录。2、安全附件、消防设施检查项目:安全阀
、爆破片装置、液位计、压力表、装卸阀门、车用灭火器、导静电接地装置齐全。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充装:①汽车槽车使用证或准运证
已超过有效期的。②汽车槽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③汽车槽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规定的。④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
车携带的。⑤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槽车,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单或证明文件,已投入使用的不能判明上次充装介质的。⑥余
压不符合规定的。⑦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的。4、冲装软管质量符合要求。5、罐车与储罐压力正常后卸车6、卸车前检查液位计、压力
表、阀门、法兰。7、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附近有检修作业;夜间照明不良;罐车与储罐压力异常禁止卸车。8、充装人员、司运人员应适时监
控不得离开现场,不得移动车辆、检修车辆、使用手机对讲机9、作业人员佩戴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镜。10、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公司
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
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
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氢气充装作业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氢
气充装作业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充装前未检测气瓶或超期充装。2、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接地损坏。3、人员无证操作。未经过教育培训。4
、人员大量吸入易造成中毒窒息。气瓶漏气造成冻伤5、气体混装(气瓶颜色名称与瓶内气体种类不同)6、未安装瓶帽、防震圈,无防倒措施,气
瓶倾倒损坏瓶阀,引起漏气爆炸。7、气瓶未分类存放风险点编号19风险等级较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充装前必须检查确认气瓶经过充装前
检查合格。2、充装前必须对压力表,安全阀,防静电接地确认是否完好,灵敏可靠。3、开启瓶阀应缓慢操作,瓶内应有无异常音响。4、瓶内气
体压力达到充装压力的三分之一以前,应逐只检查瓶体温度是否大致一样,瓶阀密封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5、严格控制气瓶的充装
压力,确保气瓶在最高使用温度60℃时瓶内气体压力不超过气瓶水压试验压力的0.8倍。汇流排充装压力达到10Mpa以后,禁止再插入空瓶
充气。6、氧气瓶内压力在规定范围内。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良好。氧气瓶充装后完好未出现鼓泡、变形或泄漏等严重缺陷。氧气瓶体温度无
异常的升高迹象。7、气瓶的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安装瓶帽、防震圈,设防倒措施直立存放。8、充装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核合格
后持证上岗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
: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
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
氢气储罐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氢气储罐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管道、阀门、法兰泄漏、腐蚀变形。2、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
到期未检验或损坏异常。3、接地装置失效或不符合标准要求4、罐体损伤,围栏损坏或缺失、地基不稳。5、泵体漏油或工作中液氧泄漏。6、焊
缝及绝缘保护层损坏;7、管道吊架腐蚀;法兰间跨接线损坏或缺失。8、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使用非防爆设备。风险点编号20风险等级重大
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1、储罐管道双阀门控制。一备一用。靠近储罐罐体阀门常开。每天检查是否泄漏,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失灵。工程技术措施:严格按规定安装,设置温度、压力监控、安全阀等。设置安全泄压系统及联锁保护系统。2、有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按规定涂色标识,设警示标识、危害因素告知牌。3、每班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显示是否正常;每月第一周检查是否在检验周期内。每半年对压力表校验一次。每年对安全阀校验一次。4、设置单独的导除静电设施和防雷击装置,每年测定一次。5、罐体油漆保持完好。地基完好,罐体无倾斜。隔离围栏牢固可靠,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每年进行真空度检测,定期检验6、液氧泵电机外壳设置漏电保护接地设施,开机前检查接地线无断裂、脱落。7、管道、阀门、法兰无泄漏无腐蚀变形。焊缝及绝缘保护层完好;管道吊架无腐蚀支承完好,管架、基础完好情况;法兰间跨接线玩好。8、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氢气气瓶风险点告知卡风险点名称氢气瓶主要危险因素描述1、气瓶产权单位、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不符合有关规定。2、瓶身损伤。3、安全附件损坏。4、气瓶无防倒措施5、消防器材损坏或缺失。6、遇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风险点编号21风险等级重大风险主要风险控制措施气瓶产权单位、气瓶原始钢印、气瓶检验钢印、注册编号符合有关规定。瓶身无明显损伤。3、搬运时轻装轻卸。4、安全附件齐全完好。安装瓶帽、防震圈。5、空瓶、实瓶应分开放置整齐。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6、气瓶储存点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并在醒目处挂防火等警示牌。7、存放在阴凉通风处禁止暴晒。8、禁止与可燃气瓶混放。管控层级公司级主要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其他伤害(冻伤)管控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中毒:将伤员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保持其呼吸通畅,严重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冻伤:把冻伤部位浸泡在约42℃的温水中,若出现水疱或血疱等,及时拨打120或送医院。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发生事故,立即报告。迅速抢救受伤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电话5
献花(0)
+1
(本文系河洛安全原创)